(通讯员 杨铃铃张奕铃 黄丽华)为深入了解桂林市红色文化传播,2024年1月1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红色文化浸润人心”调研团队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救亡日报社旧址等地展开实地调研。通过走访红色文化展馆、采访当地青少年、查阅文献资料等多种方式,了解了桂林当地的红色文化的基本情况(利用情况、红色宣讲、红旅基地),再通过对桂林市乐群小学学生和各地青少年的采访,聚焦现阶段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挑战及发展机遇等问题。
抗战时期的广西桂林市具有特殊地位和关键作用,桂林市还被誉为抗战时期的文化之都,是全国文化抗战的传播辐射中心之一,据团队成员了解,1938~1944间,作为西南抗战大后方之一的桂林,书店、书局林立,先后开设的各类大小书店、出版社达220余家,发行了各类图书数千种,各类杂志240余种。先后在桂林出版的报纸就有20余种。据团队调查统计,桂林市现有的红色文化旅游游览景点共计75个,还有许多的革命遗址,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正待迸发勃勃生机。团队成员前期分别前往了桂林市全州红军长征纪念馆,龙胜红军纪念亭,白面苗寨、猫山老山界等多处红色文化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今天,我们跟随团队成员步伐深入桂林市《救亡日报》旧址探寻发展新机遇。
2月10日,团队成员走进如今位于太平路4号的《救亡日报》旧址,时光似乎一下子拉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其实,早在1984年,救亡日报址就被列为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没有专项的经费,因此无法对旧址进行全面的维修。长期受雨水浸蚀和白蚁蛀蚀,多处结构性构件出现糟朽、变形等情况,屋面、门窗、楼板等不同程度损坏,整座建筑一度被列为危房状态。2011年,桂林市文物管理部门通过与救亡日报社旧址的使用单位多次沟通,按“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如今这里经过修缮开放后,为红色教育发挥积极作用。在团队实地调研之时,桂林市乐群小学的少先队员们正在旧址内进行社会实践和参观。随即,该团队成员对他们展开了友好的采访,在采访中他们了解到,学生实际上主要是来此进行劳动课的实践而不是专程参与红色文化教育。但多数学生表示:“我们很愿意学习国家的红色文化,来这里进行打扫的同时,我们也对纪念馆进行了参观浏览。”从中可以轻松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红色文化在新一代青少年心中产生了魅力,但在对他们的采访中,团队成员也了解到,他们在学校很少有深入的、系统的来学习红色文化的机会,仅是通过老师不时自主定制的班会课或依靠少量课文来了解到红色故事。虽然课后有通过电影或者连环画来了解红色文化故事,但也很少家长愿意拿手机给孩子专门浏览学习红色文化。这不由的引发了团队成员的深思,因为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鲜明标志,对青少年具有非凡的教育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成员在很多调查问卷及采访过程中,当问及时下他们喜欢的娱乐方式,大量回答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剧本杀”。“剧本杀”又称“打本”是指多名玩家通过线上/线下集合的实况角色扮演来走完整个故事线的娱乐活动。若将红色文化与“剧本杀”来个大碰撞,对红色文化传播发展或许是一个新的机遇。富有趣味性的同时身临其境的体验往往更能让人感受深刻。“打本”也是相当契合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红色故事,那么期待团队成员深挖红色“剧本杀”以此为探寻红色文化发展新机遇,为红色文化传播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11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