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行:走进非遗技艺,持文化之火烛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作者:黄杨康

大学生网报郴州2月8日电(通讯员 黄杨康)龙舞(汝城香火龙)是湖南省汝城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汝城香火龙起源于历史上祀龙止雨和祀龙止水的民俗活动,其形象主要来自汝城当地寺庙中有关龙的壁画和雕塑。汝城香火龙表演多在每年的元宵节期间举行,届时人们齐聚空场,在夜色中舞起龙灯,以祈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汝城香火龙表演有游龙、接龙、抢香、化龙等仪式,其造型精美、气势威猛、香火明丽,招龙仪式气氛热烈,场景壮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2024年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挽民族星光,寻家乡特色”实践队前往湖南省郴州市,从汝城香火龙起源,传统手艺传承等多个方面展开社会实践调研。

实事求是学非遗,脚踏实地传技艺在调研团正式实践开始前,实践队员积极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最终决定前往湖南省郴州市对汝城香火龙这一传统技艺进行实践调调研。经过上网查询资料和实践调研实践队员得知,在2008年6月7日,龙舞(汝城香火龙)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实践队员拍摄的香火龙模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杨康 摄

如火如荼行实践,报诚守真做访谈“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香火龙更是汝城人心中吉祥的象征。”在年过七旬的汝城香火龙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范忠茂的记忆中,舞香火龙是当地最热闹的民间年俗活动,游龙途经之处,人群簇拥,沿途居民纷纷走出家门,点蜡烛、放鞭炮“接龙”,祈愿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汝城县文化馆副馆长刘宇介绍说,不同于常见的舞龙,香火龙制作十分讲究,形神兼具,形象主要源于当地寺庙中关于龙的壁画和雕塑,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磺龙。村民们在腊月初就开始准备稻草、楠竹、香火等扎制香火龙,三十几米的香火龙要十几人用时近一个月才能制作完成。

“插香很关键,插眼睛的香不能跟鼻子连在一起,不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像眼睛,该连线的地方连线,不该连线的不能连,像画画一样。”范忠茂时常游走各村指导村民为香火龙上妆、补妆,“舞活香火龙,制作过程就要尽可能形似神似”。

夜色下、池塘边,舞动起来的汝城香火龙壮观、大气,龙头、龙身、龙尾、龙爪、龙脊活灵活现,龙嘴、龙须、龙眼、龙耳、龙牙、龙珠栩栩如生。约两小时后,龙香即将燃尽,香火龙回到起点,被盘拢三圈放在场坪上,进入化龙阶段。这时,观众纷纷上前取上一把龙香,带回家插在灶台、畜栏门边,以祈家宅平安、六畜兴旺。

为了让香火龙文化代代相传,汝城县开设“汝城香火龙”传承人培训班、开展“汝城香火龙”进校园等活动,邀请专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讲解香火龙制作技艺的要点、难点,舞龙的要点、流程、规则等。刘宇说:“今年就有一名16岁在校学生组织设计并制作了一条香火龙,香火龙从兴趣课堂走向了实际行动。”

范忠茂在深圳生活工作的孙子还邀请同窗好友前来感受香火龙的风采,这令他高兴不已:“孙子津津有味地介绍香火龙的历史、特色,说明香火龙已经记在了他心里。祖辈上千年的文化传承下来很不容易,不能断,希望更多人成为传播者、传承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传递,改变传承人队伍老龄化及后继乏人问题,就必须多层次培养非遗传承人,确保非遗传承后继有人。首先需加大鼓励中青年,放宽非遗传承人当选年龄,培养中青年传承群体。其次要依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非遗传承人,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打造成为非遗传承人培养的重要基地。最后在政府层面,除经济方面对传承人给予一定的扶持外,还应该建立非遗传承人表彰激励制度,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进行表彰激励,通过表彰激励来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认识到保护非遗不仅仅是去保护只是有金钱的价值物品,而是对匠人精神的传承,对中华文明的守护。就像汝城香火龙等传统技艺,它们是需要用手用心去制作的,它们是有灵魂有厚度的,它们也有创作者的虔诚,更有中华文明的血液。这就是保护非遗的意义与价值,也正是曲园学子走进非遗技艺的意义与价值,即用实际行动去传承非遗之手艺,持文明之火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11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伴夕阳,共谱爱乐章

关爱老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成员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了传递温暖与关爱,展现青年担当,增强同学们的奉献意识和道德素养,特意开展此次活动。2025年3月30日,池州学院机电工…… 陈小燕 查看全文 >>

忆改革峥嵘,逐时代新潮——改革开放纪念日

忆改革峥嵘,逐时代新潮——改革开放纪念日为了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弘扬改革精神,激发人们逐梦新时代的热情,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特…… 陈小燕 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对于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在中国强国建设过程中的关系探讨
强国建设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各种努力和措施,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达到国家安全、发展繁荣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的目标。强国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通…
舞蹈鉴赏课程意义与舞蹈审美能力培养路径探究
舞蹈鉴赏课程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校舞蹈鉴赏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实践环节等,导致学生缺…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行:走进非遗汝城香火龙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行:走进非遗技艺,持文化之火烛为了探究民间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并为手工技艺的弘扬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2024年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挽民族星光,寻家乡特色”实践…
山东大学“星火燎原”社会实践团队赴济南烈士陵园参观学习,重温革命精神
山东大学“星火燎原”社会实践团队赴济南烈士陵园参观学习,重温革命精神为弘扬烈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4年1月23日,山东大学“星火燎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济南革命烈士陵园,通过瞻仰革命旧址、重温革命…
山东大学(威海)山海博时急救宣传团开展唐寨镇社区宣讲活动
为了提高群众对于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的知晓率,增强群众应对紧急突发状况的能力,山东大学(威海)山海博时急救宣传团以大学生“2+4+8+N”急救知识与技能宣传体系构建为目标,在2月23日于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唐…
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
1月23日,仰恩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探溯瓷源”赴泉州德化寒假实践队前往泉州德化瓷艺城、陶瓷街进行参观,欣赏和学习德化陶瓷独到之处。德化国际陶瓷艺术城·全球陶瓷专业市场,由德化县政府出资重点打造,按国…
网瘾老龄化:“银发低头族”何去何从?
随着网络的深入普及和人口结构老龄化变化的影响,“网瘾老龄化”日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为减少老年人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保障老年人健康需要,促进社会稳定发展,2024年1月15日至2月15日,“长缨小分队”大学生…
仰恩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探溯瓷源”赴泉州德化寒假实践队开展德化豪鹏陶瓷生产车间学习活动
1月24日,仰恩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探溯瓷源”赴泉州德化寒假实践队前往泉州德化豪鹏陶瓷进行生产车间的参观,与志愿者共同开展关于德化陶瓷智能制造产业链的学习活动。豪鹏陶瓷是一家将自动化技术和人工相结合…
社会实践:发现自我,塑造未来
实践是认识的,实践出真知,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究
国家安全教育是指国家对全体公民进行有关国家安全的知识、意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它主要包括国家安全知识教育、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国家安全技能教育、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旨在增强公民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