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药大学子超越保鲜,引领粮食存储新革命。

来源: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作者:ywww

1月26日-1月29日,广东药科大学“守住‘粮’心,不负‘食’光”突击队前往肇庆市怀集县连麦镇、大岗镇、冷坑镇、岗坪镇等多个典型镇落开展为期4天的实地调研。

村委座谈获深感悟,青年助力乡村振兴

微风拂面带来了些许凉意,但内心的热情与期待却随着车轮的转动而逐渐升温。今天,我们踏上了前往文岗村村委会的旅程,目的明确——深入了解文岗村的当地情况,探讨乡村振兴的策略与路径。

一进入文岗村,映入眼帘的是那片广袤的田野和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不同于城市的喧嚣与繁华,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祥和。村民们热情好客,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这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的淳朴与真诚。

随后我们与文岗村村书记交流,申请与村委会进行一场有关文岗村近况,乡村振兴有关情况的座谈会。书记们听闻我们如此上心当地的发展,十分欣慰,十分认真的准备了接下来的座谈采访会。

座谈会上,村委会的同志们详细介绍了文岗村的基本情况。原来,文岗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鹰嘴桃,沙糖桔,怀集大米等。这些都为村民的增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除此外,文岗村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岗村是文天祥后人迁居之地,在当地建有红色研学基地,文岗村村史博物馆。但同时,通过村书记,我们也了解到,文岗村也面临着一些发展上的困境,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才流失严重等。这些问题让我们深感乡村振兴之路的任重道远。

此外,在座谈中我们发现,村委成员们对乡村振兴充满了信心和热情,他们详细介绍了村庄的发展规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升级、文化旅游开发等多个方面。在交流中,我们也了解到科学保鲜技术对于农业产品附加值提升和农产品市场拓展的重要性。村委成员们表示,希望能够引进先进的科学保鲜技术,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村民收入的增加和村庄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正是我们广东药科大学守住“粮”心——不负“食”光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目标所在!

在后面的交流环节,我们积极发言,分享了各自对乡村振兴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例如,我们认为,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上的振兴,更是文化、生态、社会等多方面的全面振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文岗村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让乡村真正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座谈会结束后,我们在村里漫步,感受着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我们看到了那些辛勤耕耘的农民,看到了那些充满希望的田野,更加坚定了自己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乡村的繁荣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够实现。

图为突击队成员采访文岗村村委干部。何桦燊 摄

走访社区得感悟,粮食知识入人心

在结束村委会座谈之旅后,我们迫不及待的投入到下一个工作,在文岗村社区举办了一场粮食安全知识摆摊活动。活动过程中,尽管淫雨霏霏,还是能看到村民们络绎不绝的前来。看着村民们脸上挂着笑容和对粮食知识的渴望,我们深深感受到村民们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和对活动的支持。一个老爷爷笑着和我们说:“你们讲得很好!让我们这些老人家学到了很多。”我们意识到粮食安全关系着千万户人家的生存,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所以宣传粮食安全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青年坚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社区宣传、短视频、报纸等方式,传播粮食安全知识,就能让越来越多人学习到粮食安全的知识。

为了进一步宣传粮食相关知识,在摆摊结束后我们还先后前往永固村、富楼村、文岗村进行街道走访,为社区居民讲解粮食保鲜技术知识。走访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这里许多村民赖以生存的方式是从事农业工作,他们很欢迎我们的到来并且主动和我们分享这方面的生活经验。途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有许多的粮食加工厂,但是有的工厂里设备落后,不利于生产。在他们身上,我们也意识到大多数村民的粮食知识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知识,而传统农耕时代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有村民表示:“这种保鲜方法确实是个可以尝试的方向,希望这种技术以后可以帮我们改良原有的保鲜方法,生产出更好的农产品”。我们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广粮食保鲜新技术可以让村民们改善落后的生产方式,为村民们提供优化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同时农业技术是服务人民的,新的技术、设备要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我们深知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也庆幸我们能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科学技术会不断推进农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作为大学生,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尽我们所能,不断宣传粮食新技术,争当粮食安全守护者,未来我们一定能看到更多人投身到粮食事业中,为粮食事业贡献属于个人的力量。

宣传活动得到广泛村民的参与和认可,我们也收获颇丰,在认真完成工作的同时也了解到当地村民对粮食安全知识、保鲜知识的接受程度。活动也深深的影响到了我们,不仅使得我们在思想、学习、工作上都得到锻炼和成长,而且促进了粮食安全知识、粮食保鲜知识在当地扎根,有助于乡村经济发展,吸引人才回流,建设美丽乡村。

图为突击队成员在摊位前向村民介绍大米保鲜技术。何桦燊 摄

深植红色基因,探索振兴之道

为深入探索红色文化对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作用,深植红色基因。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红色研学活动。我们的第一站是连麦镇文岗村村史馆。走进村史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生动的实物展示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村史馆的讲解员细致地向我们讲述了文岗村在党的领导下,如何从贫困走向富裕的奋斗历程。每一个故事,都是对红色文化的深刻诠释,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历程。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被一张张展示着村民共同劳作、共同战斗的照片深深吸引。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身影,听到了他们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声音。

紧接着,我们走进了冷坑镇桐光村,特地拜访了这里的退伍老兵。他们语言真挚朴实,慷慨激昂地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以及对党的忠诚之情。我们深感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担当精神。让我们深刻理解到,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应该接过老兵们的红色旗帜,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在怀城镇烈士陵园,我们举行了一场庄严的宣誓仪式。面对鲜红的党旗,我们高举右手,庄严宣誓:“坚守红色信仰,传承革命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这一刻,我们深刻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决心将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振兴事业中。我们深知,乡村振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投身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文化传承着我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实现了价值引领;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底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乡村在弘扬红色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振兴的重任。我们会深入学习红色文化,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和行动准则,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心,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图为突击队成员听退伍老兵讲述当地红色革命历史。何桦燊 摄

走进企业,探索创新发展新力量

近年来,乡村振兴助力科技农业发展如火如荼。为了深入调研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情况,近日,广东药科大学守住“粮”心——不负“食”光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便以本省水稻种植加工重点县——怀集县为调研对象,围绕怀集县水稻加工特色产业实地访问了怀集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孔大新粮食加工厂。

以往,我们常常认为,水稻农业是一个相对传统保守的行业,但这次的探访任务便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农业创新的力量和领略到智慧农业的发展潜力。伴随着乌云密布、细雨绵绵的天气,我们来到了怀集县远近闻名的“新天润”丝苗米现代化农业产业园。产业园负责人很热心地为我们讲解了产业园在政府帮扶下与多校联合取得的创新成绩,但最令我们大为震撼的还是加工厂内那一套硕大的稻谷自动化加工设备。产业园负责人告诉我们:“这一套大米加工设备很完善,自动化程度很高,只需要一个人看管设备运行就可以了。这机器1个小时可以生产10吨,一天运行8个小时就80多吨了,年产量能有5万吨。”我们口中念叨着刚刚负责人提及的数字,再望向眼前井然有序运行着的机器,感叹到这就是科技创新带动农业发展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在第二天下午来到了孔大新粮食加工厂。在走访过程中,孔大新董事长带领我们穿梭在加工厂园区进行参观,还很亲切地与我们进行交谈。董事长不仅耐心地解答了许多关于农业创新方面的问题,还热情地询问着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过来人”的经验鼓励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要踏实做事,努力将在校所学活以运用到科创兴农中去。从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农业创新的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充满了殷切希望。唯有大力发展创新,我们的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才能有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重担在肩,更应该关注更多社会民生、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学以致用,用实际行动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淬炼青春、茁壮成长。

图为突击队成员与孔大新企业负责人合影。何桦燊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19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弘扬红色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近日,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前往山东省乐陵市张屯中学开展“遵义会议精神”主题宣讲活动。志愿者们……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走进枣庄巨山建筑服务公司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

为推动革命精神走进基层一线,提升企业职工的历史认知与思想共鸣,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走进枣庄巨山建筑服…… 李小璇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薪火 践行使命担当 —— 护理学院志愿队前往浙江台州宣讲遵义会议

寒假期间,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结合“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前往浙江省台州市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志愿者们通……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遵义薪火: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寒假 “返家乡” 遵义会议精

为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紧扣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契机,深入团队成员各自家乡,开展遵义会议精神主题……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遵义星火照初心 志愿同行担使命——护理学院志愿队创新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

2024年12月,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分队以“宣讲+党日活动”的创新形式,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神专题学习活动。活动中,志愿者通过生动的历史……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遵义火种,守护童心梦想——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遵义会议

3月19日上午,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走进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儿童福利中心,志愿者团队围绕“传承遵义火种,守护童心梦想”这一核心主题……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向党·青春宣讲:护理学院学子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

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依托“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将专业护理服务与红色文化宣讲紧密结合,走进山东省聊城市……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名,赴红色之约——遵义会议精神宣讲进社区

于历史长河的浩渺波澜间,始终有一股力量如熠熠星辰,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此即红色教育所散发的精神光芒。它不仅镌刻着历史的深刻印记,承载着往昔的悠悠岁月,更满怀着对未来的殷切期……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兰州交通大学第十三届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知识竞赛成功举办

兰州交通大学第十三届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知识竞赛成功举办春意盎然,万象更新。2025年4月10日,由兰州交通大学校团委主办、新能…

弘扬红色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近日,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前往山东省…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走进枣庄巨山建筑服务公司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

为推动革命精神走进基层一线,提升企业职工的历史认知与思想共鸣,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

传精神践使命,凝聚奋进力量

为大力弘扬兵团精神,传承红色基因。3月29日,青听兵说·卫国戍边实践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志愿服务部和宣传部走进花园社区,联…

最新发布

广药大学子三下乡:瞻仰红色遗迹,传承红色文化组图稿
为深入探索红色文化发展对当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正向作用,根植红色基因,广东药科大学守住“粮”心——不负“食”光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于2024年1月27日-28日赴广东省肇庆怀集,深入挖掘怀集红色…
热血难凉 蓝田未晚 ——调研蓝田县乡村文化振兴纪实
为鼓励江苏科技大学陶学子在假期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进一步响应国家有关乡村文化、经济振兴方针,2024年1月10日,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派出陕西蓝田调研队前往西安市蓝田县以及县内葛牌镇进行…
尊老敬老温暖老人心
尊老敬老温暖老人心为了关爱老人,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文化,“相信“实践团于1月13日至1月18来到济南市高新区遥墙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为期6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老人们送去一份爱心与关怀。图为实践…
企业实践体验流水线操作员
为了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越”实践团于24年2月16日——24年2月25日来到南京开展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的一名成员,选择了在南京音范影音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体验…
逐影福农大,种下红色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践行“两个结合”的精神,响应省号召,引导中小学生在自然教育与文化传承上的知行合一,1月21日至24日,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逐影农大,传文化之脉”…
为啥我家的米不会“变老”?因为有广药大学子创新保鲜黑科技!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调研题目:富“农”不迟,从粮开始——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肇庆市怀集县保鲜设施建设现状对怀集粮食安全建设发展调研学校:广东药科大学作者:陈艺灵黄可莹陈玉菲李宏坤何桦燊余秉鸿摘要:…
湘潭大学“红石榴”宣讲实践团在疆开展系列活动
通讯员:李贺妍张琳)寒假期间,湘潭大学“红石榴”中华民族发展史宣讲实践团以“赤籽同心,文化铸魂”为主题,在新疆各地开展宣讲实践活动,吸引全国各地100余名在校大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与活动…
热闹燃放爆竹,防火安心过年
热闹燃放爆竹,防火安心过年为提高居民防火意识,亲自体验基层工作人员的日常,保证春节期间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性,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实践队员来到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银屏镇,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
集大学子牢记革命烈士,赓续英烈精神
2024年2月15日,为深化爱国情怀,赓续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集美大学循迹湘赣实践队队员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在这里,跟随工作人员的步伐,实践队队员回顾中国一段段艰苦奋斗的近现代…
促环保理念深入民心,助乡村振兴更上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