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今天的你又“汗流浃背”了吗
以下是否为你的日常生活部分belike?
1、走在路上,遇到了熟人——
第一步,打开手机;
第二步,滑动手机界面;
第三步,带上口罩;
2、鼓起勇气在一个正聊得火热的群里发了一条消息,结果群里鸦雀无声,于是再也不发消息了。
3、因为不敢进领导或者老师办公室,总是在进门之前预想了所有的预想……
于是,当“社恐”二字出现时,你非常笃定,自己就是患上了“社恐”。
嘿,朋友,或许,你并不是真的“社恐”,
这也许可能只是你处于社交过程中的某种状态,内向了。
Part2 揭开社恐真面目
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常说的“社恐”并不是医学定义的,而可能是一种以“社恐”之名拒绝社交的“伪社恐”。
一般情况下,“真正”的社交恐惧症者会存在一定的身体反应(躯体症状),如出汗、脸红、口干、胸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且因为社交而害怕的感觉明显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工作、社会功能。
所谓社恐,即社交恐惧症,学术上又被称为是社交焦虑症,同恐高症、强迫症一样,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是一种疾病。《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则对社交恐惧症有更具体的定义:对出现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或处于被他人审视的场合有持续与过分的恐惧;患者害怕会在这种场合失态、受辱或尴尬。
医学层面上,作为一种心理疾病术语,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又称社交焦虑障碍。发作时,患者常常带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社交恐惧症是具有病理特征的精神疾病,往往需要经过严密的临床诊断以确诊。
那么,社恐是如何产生的呢?社恐的成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交恐惧症的形成可能与个体对社交场合的过度害怕和回避有关。这种害怕和回避可能源于个体在社交场合中的负面经历,如被嘲笑、被拒绝等。这些经历使个体对社交场合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焦虑,进而形成了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有两种类型:①广泛型。害怕并回避多种社交场合,严重者甚至长期脱离社会,无法正常工作和学习。②特定型。害怕某种特定的情景,一般情况下可以没有症状,只有预期担心将会遇到害怕的场合,或已经进入害怕的情景时会出现害怕和焦虑的表现。
然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社交恐惧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经历下的积累物。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对社交场合的恐惧和回避。因此,要解决社交恐惧症,也需要一个长期且系统的治疗过程。
Part3社恐需要治疗吗?
研究表明,80%的社恐人不必进行相关治疗。 这部分患者虽然也有相关症状, 但可以通过从事不太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减少社交活动频率等保持正常生活。
那么,社交恐惧症状达到何种程度需要求助专业人士呢?相关数据提示,社交恐惧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并严重影响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时需要采取相关治疗。值得注意的是,严重的社交恐惧症往往还伴随着抑郁症,且抑郁程度与社交恐惧症状呈正相关。
如果我们发现自身具有社交恐惧症的倾向,不必过于恐慌。首先,要明确自己是否真的患有社交恐惧症,还是只是在某些社交场合感到不适。如果确诊为社交恐惧症,那么就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通过药物、心理治疗等多种方式来缓解症状。同时,也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正视社交场合,逐步克服恐惧。
Ending——
其实我们的每一种伪社恐是自己以自己的方式与他人建立连接,与这个社会相处,感受世界。所以不用太纠结于自己处于哪个状态,成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嘿朋友,我是社恐,只是慢热,所以并不代表我会忽略你。”
“嗨,朋友,我是社牛,爱热闹,所以你别嫌我吵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19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