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瑶乡之秘 置身烟火人间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酸甜苦辣,吃饱喝暖;世间再大,不过一个四方小院,守着日子,幸福安康。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传我嘉话深友谊 乡村振兴齐发展”闽桂实践队小队的队员开启探寻瑶乡之旅。他们来到村镇,走访村民、深入调研、共同研讨、积极推广,融入并实践乡村振兴课题。
魅力瑶乡,康养恭城。恭城,位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东南部,紧邻中国旅游名县——阳朔,贵广高铁过境设站;境内山川形胜、风光秀丽,被誉为“南岭明珠”。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瑶族风情、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这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图 1岗子上村周氏宗祠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岗子上村有这么一件东西。它曾是大清光绪六年庚辰年被授予周顯熙的用来给来往此地的官员拴马的。各地的官员来到此地,都会去参拜周顯熙。随着时间流逝,这座拴马石上的风痕也为村子刻画了许多故事。
图 2实践队队员参观拴马石
而后实践队队员先后拜访了曾驻村企业“绿泉”和瑶寨风情园。
图 3实践队队员拜访曾驻村企业绿泉
图 4实践队队员拜访瑶寨风情园
绿泉企业管理者表示:“当时岗子上村的基础设施不足,特色的专业市场化农贸市场不多,辐射能力较弱,农产品难以外销。”瑶寨风情园的企业负责人也提到当地旅游业独特魅力凸显不够,其他地区旅游业更加吸引消费者前往的问题。在与两位负责人的访谈中,实践队队员也更加深入地了解岗子上村的现状。
图 5实践队队员采访两位企业负责人
实践期间,实践队队员访谈了多位村干部、驻村企业家、返乡青年、当地教师等走在乡村发展第一线的人们。在指导老师刘凤的线上指导下,实践队队员对岗子上村的乡村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乡土文化、乡村治理、旅游宣传等六个方面进行采访、调研。
完成走访调研后,指导老师刘凤与小队队员通过线上沟通指导,围绕岗子上村的发展形成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图 6瑶乡文化研学手绘地图
岗子上村是隐匿于大山深处的瑶乡村落,蕴含着令人心驰神往的古朴气息。进屋喝三碗热气腾腾的油茶是村民们热情的独特待客之道,油茶里蕴含着村民们的祝福。来到岗子上村可以体验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烟火气,也可以感受到“陶然无喜亦无忧,人生且自由”的闲适。
通过与指导老师刘凤的探讨,实践队队员们提出,乡村特色文创的设计开发应基于当地优势文化资源,如瑶族少数民族服饰、地方特色民俗习惯及饮食文化等,围绕这些文化元素进行提炼、重组以及再开发。结合当地特色,设计文创产品,寻找民俗文化与创新设计的全新碰撞,实现乡村文化的持续性发展与传承。
图 7小队队员设计文创产品之一
图 8小队队员设计文创产品
图 9小队队员设计文创产品
在岗子上村研学期间,实践队队员们在指导老师刘凤的带领下,经过多轮讨论与思考,以岗子上村的特点为依托,提出了多项文创产品构思并设计,以期助力当地乡村文旅事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实践队还创作推文、短视频,发布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多渠道宣传了这个美丽隐秘的瑶乡村落。
图 10实践小队多渠道宣传图
粗茶淡饭,是村里的寻常烟火气,也是实践队队员离开后最深的记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24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