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财学子赴小岗,改革开放散光辉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作者:郑智豪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新青年大学生需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了解祖国乡村的建设,深切感受祖国乡村振兴发展的状况,在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团委书记谢涛老师的带领下,于2023年1月8日,金融学院“艺途灵感”社会实践团队赴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

40年来,改革大潮奔涌浩荡,小岗人虽一度也有彷徨徘徊,却始终坚守改革初心,奋楫争流,与时代同进步。恰似一个缩影,又如一个隐喻,小岗四十载的变迁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生动写照,小岗的前进之路也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

改革决定命运:从一声惊雷多点开花

“过去我们住的是茅草房,点的是煤油灯,烧的是柴草,做梦也想不到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站在自家的农家乐外,看着熙来攘往的游客,75岁的“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金昌感慨万千。

40年前,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让小岗村民缺乏生产积极性,“上工像绵羊,休息似倒墙,一年累到头,还是饿肚皮”。为了吃饱饭活下去,1978年的冬天,严金昌等18户农民凭借敢为人先的勇气秘密商议分田单干,按下了“大包干”的红手印,也定格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

唯改革才有出路:从改革地标精神高地

40年来,小岗村受到过“发展太慢”的指责,甚至还有种种曲解。敢闯敢试的“大包干”精神是否过时?今天的小岗又有着什么样的时代价值?

“小岗是改革的精神高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大包干精神仍然不过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刘奇认为,小岗“大包干”成功的背后是小岗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是党和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为民精神,这些构成了小岗精神的重要内涵。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关键期,小岗精神仍熠熠生辉,有着非常现实的针对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村考察时强调,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已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从当年18位“大包干”带头人到今天小岗新18位致富带头人,两个“18”不仅是历史的巧合,更是改革精神的传承与接力。

“40年前,父辈是被饥饿倒逼着变革,今天我们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发展空间,改革的步子迫切需要再快一点再大一点。时间不等人啊!”严余山一口气列了一串早已盘算好的计划:放大小岗品牌优势、增加村民分红、制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打造智能农业……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于小岗是擦亮改革名片之机,更是新一轮发展的冲锋号。严金昌的家里,当年讨饭的花鼓如今成了吸引游客的物件,花鼓唱词也从“十年倒有九年荒,身背花鼓走四方”变成了今天“凤阳再不是旧模样,致富的道路宽又长”。

第一好书记:从“村民书记”到“人民朋友”

随后,队员们前往沈浩同志纪念馆。在纪念馆管理员的带领下,队员们首先来到展厅,包括馆名墙和沈浩生平事迹进行浏览。根据纪念馆管理员讲解,队员们了解到,六年来,沈浩一直借住在村西头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工作,教育引导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受到了小岗村广大村民的支持和拥护。随后,实践队员在出馆后与一位当地中学生进行交流,中学生说出沈浩是位吃苦耐劳,牵挂群众,勇于奉献的人。

此外,在与小岗村人民的交流过程中,队员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沈浩同志的不易。其中一位唐爷爷说道:“沈浩书记当时对吃穿一点都不讲究,有时忙到吃饭时间,只要俺们招呼,他就在俺们家吃顿便饭。地摊上几块钱的棉鞋,几十的棉衣照样穿。”由此可见沈浩同志的精神不仅仅影响到了老爷爷那一辈,而且还影响到了新一代。

进入大包干纪念馆,按下历史“红手印”

四十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夜,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手印,实行分田包干到户,打响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这是农村发展史上的一个浓墨重彩而厚重的烙印,也为广大农村波澜壮阔的改革提供了蓝本。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队员们哼唱着歌谣进入了大包干纪念馆。纪念馆里呈现了小岗村的整个历史,它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除此之外,馆内还要许多时代气息特色浓厚的作品。借此机会,管理员向队员们介绍了一位老人——关有江。他是大包干十八位带头人之一,被国务院授予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关有江同志改革先锋称号。

他曾经说过,小岗村的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为主,其中水稻是主要作物。大部分农户仍然采用传统的耕种方式,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装备。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外流,农业生产的人力资源较为短缺,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施了一些措施:加强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培养和引进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和现代化的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鼓励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农业收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能更好展现红手印的成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24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国家公园科普精神宣讲会

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国家公园科普精神宣讲12月25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志愿团举办国家公园科普精神宣讲会,系统展示了一年来在国家公园科普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国家公园的生命密码“

12月20日清晨,湖南长沙大雪初霁,湖南农业大学的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在省植物园生态馆内开启了一场别具湖湘特色的“国家公园的生命密码”主题宣讲。展厅入口处,用湘绣工艺绣制的《千里……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守护绿水青山

为推动科技赋能生态保护,11月20日,在长沙生态动物园科普馆,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国家公园科技展。活动以“智慧守护绿水青山”为主题,集中展示了遥感监测……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星城连山海 共护生态家

为响应“美丽中国”建设号召,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城市生活,11月15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在长沙黄兴广场打造沉浸式国家公园科普体验空间。活动以“星城连山海共护生态家”……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国家公园科普宣讲

为深入普及国家公园知识,大力传播生态保护理念,筑牢生态文明根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1月13日,在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内,一场以“解码国家公园生命密码”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正……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产教融合赋能食检人才培养,校企协同共筑舌尖安全防线

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实质性突破。近日,该院2023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何昱呈在广东省食品检验所(以下简称“省食检…… 何昱呈 湖南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沂蒙山精神宣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和英雄的故事。2024年11月至12月,2025年2月至3月,湖南农…… 林萱 杜泓萱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为深入传承沂蒙精神,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筑牢信念之基,助力文化繁荣。12月7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了沂蒙精神宣讲的活动。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凝聚起砥砺……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承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随着移动电子支付越发普遍,传统的以人民币纸票形式的购物方式逐渐…

“币”上游景——基于人民币景点的个性化XR旅游服务新启航

“币”上游景——基于人民币景点的个性化XR旅游服务新启航项目概述我国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生态,为“文化+科技”的创新实践提…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最新发布

中小学烹饪课程:美味背后的挑战
在当代教育体系中,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尝试开展烹饪课程。这一变化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为传统的教育内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改革开放小岗村,幸福快乐致富路
小岗村的故事,要从人民公社时期说起。1958年7月1日,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在河南诞生,此后很短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就都实现了公社化。“一曰大,二曰公”是人民公社的特点。那时小岗是梨园公社严岗大队的一个生…
三下乡:安财学子探寻乡村振兴之路
七星农场,田间地头,“稻花香”里说小岗。实践团前往由小岗村与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共建的现代农业示范种植基地,平如地毯的稻田散发着稻谷的清香,从瞭望塔上俯瞰这500亩的优质稻田,当看到稻田画将现代农业…
百年党史入童心,红色基因育新人——人力2202团支部“十佳百优”特色团建活动
人力2202班团支部“十佳百优”主题活动开展11月26日上午九点,人力2202团支部于江岸区二七街道操场社区开展“百年党史入童心,红色基因育新人”主题社区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共由党史相关课程讲解、红色革命物料绘…
河工大学子寒假实践:追忆辽沈战役,传承红色基因
为学习并传承红色基因,2024年2月14日上午,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寻根问魂,薪火相传”实践小队成员参观了位于辽宁省锦州市的“‘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辽沈战役纪念馆”。本次实践活动,…
河工大学子寒期社会实践:以时代对话古今,领略汉代古韵
为深入学习南阳汉画像的历史,加深对汉代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和民风民俗的了解。2024年2月13日下午,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寻根问魂,薪火相传”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中国建馆最早、藏品最多、规模最…
河工大学子寒假实践:挖掘山西故事,传承黄河文化
2024年2月11日上午十点,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寻根问魂,薪火相传”实践小队成员前往“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级国家博物馆培育对象,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
河工大学子寒期实践:学习雷锋故事,传递红色精神
2024年2月19日下午14时30分,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文化行者”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河南省南阳市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学习雷锋故事,传递红色精神。图1队员携院旗在雷锋团展览馆前合照今天,团队队员…
河工大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挖掘豫西故事,传承红色文化
2024年1月29日上午九点,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寻根问魂,薪火相传”实践小队成员前往“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豫西革命纪念馆”,为挖掘豫西故事,传承红色文化,进…
河工大学子寒期实践:挖掘红色故事,打造特色品牌
2024年2月18日下午14时30分,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文化行者”社会实践团队队员来到了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红色景区南街村,挖掘红色故事,重温历史,打造特色品牌。图1南街村红色建筑南街村总面积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