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生产和军事应用的往返飞行活动。我国“载人航天精神”的开始一般多认为是在2005年10月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6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地球,是到目前第三个掌握了自主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载人航天精神由此得名。载人航天的发展并不只是预示着我国载人航天领域的大突破,在世界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更多的是代表着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在文化水平方面的飞跃。技术封锁如何?不给我们“鱼”,我们也一样可以自己学习“渔”。代表着我国综合素质在世界范围内大的提升。联合抵制又如何?一个国家能够做到在这种情况下还依旧能突出重围,那难道不是说明这个国家的毅力、能力、行动力是顶级的。中华民族所体现在载人航天精神的基本内涵有四:
一是“特别能吃苦”。不知你是否知道载人航天不仅对技术要求甚高,对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适应能力的要求也是不能松懈的。航天员需要十年如一日的进行体质锻炼、理论知识教育、心理训练、特殊环境因素耐力和适应性训练、生存训练和航天器技术训练、航天医学工程技术训练、空间科学及应用知识和技术训练、生存训练以及综合训练等全方位的训练活动,通常一训练就要进行大概四、五个小时,大家熟知的“转椅训练”就是其中得基础训练之一。但即便是经过这样严格训练的航天员,有些也可能只是陪跑一遭,就如同是时代楷模邓清明的事迹一样,至今也没能真正的飞向太空,实现他的飞天梦。
二是“特别能战斗”。“四川省劳动模范”陈云波说:“航天产品研制进度急,要求高。在某重点型号产品技术攻关工作中,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我一头扎进公司总装车间生产现场,切断了和家人、外界的一切联系,一轮一轮做试验,一遍一遍取数据,一次一次做优化,连续50个小时没合过眼。待产品状态确认后,来不及休整,我又启程前去参加总体试验。”他们总是争先锋、打头阵的去与技术、与时间、与其他大国、与工程中的小事、与航天器的一分一毫的误差作斗争,将习总书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话语朴实无华的贯彻到自己的设计、研究、实践中去,切实做到了“实干兴邦、实干强国”。
三是“特别能攻关”。从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批准实施“863”计划,将航天技术列入其中开始,行业专家从载人航天出发,三十多年来孜孜以求,以致在短期内赶上了两个大国,也一跃成为载人航天领域的“带头者”。这一在世界范围内在航天领域里的大发展,使得中国不再处于被动情况下,也不再会像五十年前那样被跨国公司实行各种的技术封锁,而这一跨越,究其根本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争先精神,为了国家的繁荣强大,老一辈航天人努力克服种种难关,冲破技术封锁。曾听说过一句话“咱们实力不行,别人不给咱们学,咱们就自己造”,确实,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于是无数航天人从学习理论知识开始,一步步投入实践,中间是无数次的碰壁和失败,但这也没有磨灭他们建设祖国航天事业的决心。相较于发射卫星、空间站之类,更为难办的是载人航天。载人航天能否成功就不仅关乎着国家领域的发展,还有宇航员的安危,作为一个将人民看在首位的国家,不可能拿生命去冒险,于是便需要从最开始的设计、组装就需要精确到一分一毫,攻克种种技术难关。现如今中国在赶上来之后,想要继续发展,进一步建设航天大国,就需要现任的航天人孜孜不倦、继往开来,冲在技术第一线,继续攻关,开拓航空航天的“新天地”。
四是“特别能奉献”。老一辈航天人将自己的青春岁月全部投身于建设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不求回报、无怨无悔。虽然从航天员公寓到家属楼,直线距离不到500米,但10多年来,除双休日外,航天员基本都按规定集中进行管理、训练,如“大禹治水”一般多次过家门而不入。
一位航天员的成功,不仅在于他自身,必然也需要他们的亲人的理解,曾经一位航天员家属做出典范,说:“他们心里不是没有家,只不过自己的家是小家,筑梦九天的家才是大家;他们心里不是没有爱,只不过家庭亲情是小爱,献身航天事业的爱才是大爱。”如斯奉献、如斯大爱,如何叫人不动容?像在神舟六号航天员选拔训练的关键时刻,航天员聂海胜的母亲突发脑溢血。孝子聂海胜曾经许诺母亲一个幸福的晚年,如今为了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不仅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而且最后只在母亲的床榻前守了三天。弟弟聂新胜为了不让哥哥分心,能专心投入训练和选拔,说出这样一句话:“哥,咱俩分个工吧,你尽忠,我尽孝。”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刻做出这种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为了集体的利益而将个人的利益放在一边,这也正是“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成就,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而中国独有的“载人航天精神”,更是深刻影响着新一代中国青年为了祖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奋发学习、不懈奋斗。以航天精神的冉冉火炬照亮了航天领域未来发展之路。
“太空真的很神奇,人在太空身体会失重,心灵却不会。”多少年来,这句话一直深深铭刻在每一位航天员的心里,坚定的信仰扎实他们日复一日的训练,饱含着对航天事业深沉而又博大的爱,他们接续奋斗,不断地锻炼、超越自己,不断地奉献、燃烧自己,在一次次地“重与轻”“国与家”间做出人生无悔的选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25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