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凝聚党性教育力量 ——2024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胡萝卜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凝聚党性教育力量

——2024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为了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对于社会的了解,寒假期间,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项目,对“两个结合”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党性教育中的传承模式进行探究。

一、寒调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之下,中华民族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民不聊生、百业凋零。为了争取国家的独立与民族复兴,我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迎来了民族独立与解放。在这之后,我党继续立足于中国国情,吸收借鉴社会发展的有益资源,引领国家的发展进步,带人民走向更好的生活。梳理党的奋斗史和奋斗精神,学习和贯彻党的思想,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明确人生意义和职责所在,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要观点,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我们学习党的方针和政策提出了方向性的指引。特别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点,提示我们不要总是向外索求,而是要把握自身文化基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性教育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也扩充了党的精神内涵,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积极的精神力量。

二、活动的展开与收获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线上和线下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活动前期,组长统一安排我们对问卷进行了编写工作,对“两个结合”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党性教育中传承模式的现状、意义、具体措施进行了编写。接下来就是调查问卷的发放工作,我在网上将问卷发给朋友、亲戚,并和同一小组的同学配合完成了线下的发放工作。在这一段时间的活动中,我有了许多收获。

首先,本次活动促进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党性教育的了解。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在进行调查问卷的编写任务之前,我便利用网络平台,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包含了文学艺术、学术思想、传统礼仪、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还了解了党的奋斗史以及各项方针政策。有许多创作者剪辑了我党抗战时期的英雄人物,如刘胡兰、方志敏等人,体现出了忠、义等品格,他们不畏强暴、英勇抗争,在他们身上,中华传统的人文精神得以彰显。另外网络上还有许多平台帮助我们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对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比如学习强国、央视新闻、智慧树等APP,这些平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对我们探究党性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模式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本次活动提升了我沟通合作的能力。在参加本次的寒假社会实践之前,我还参加过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在上一次的采访中,刚开始我感到害羞和陌生,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适应。有了之前的经验,这一次我提前做了准备,准备好纸和笔,并想好了在哪些地方等待同学们经过。遇见不认识的同学时,我暗示自己不要害怕,并向她们解释了我是谁,需要她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让人欣慰的是,同学们大都很热情,很乐意地答应了我的请求。我也会在旁边对她们的疑惑进行解释。在这次活动中,组长并没有对同学们的组队进行安排,在彼此都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我积极地向其他成员发起了邀请,和新认识的朋友结成了采访搭子,并加强了对彼此的了解。

最后,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党性教育的融合。我们的问卷涵盖范围广泛,并在最后设置了简答让同学们提出自己的构想,通过对问卷的梳理分析,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两者的结合情况以及不完善处,从而找出问题所在,更好响应习主席的号召。通过数据可以了解到,大部分人都认可了两者结合的价值,包括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化、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转变、增强社会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等。在谈到两者的结合点时,大部分人集中在对个人、家国情怀上。另外,在谈到如何促进大学生对于党性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上,根据调查应多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包括利用网络平台剪辑优质内容、增强课堂趣味性,用更加多元精彩的形式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促使他们自觉去了解和学习。

三、活动不足

在本次活动中,我有许多收获,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值得反思,并会争取在之后的活动中改进。

首先,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够广泛。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我所调查的对象集中在本校的同学还有我的亲戚朋友之间,所以了解到的想法比较局限。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希望自己能走出校园,不畏惧在街头进行随机取样。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我相信我可以不断突破自己。

其次,在活动期间表现不够积极主动。在组长安排大家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时,我总体表现的比较沉默。希望自己能够不畏惧陌生的场合,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智慧和精髓。而党的思想和方针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家在适应中国国情的具体实践上发展而来的中国方案。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既为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性转化,又为党性精神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了坚实的精神力量。通过这次的寒假社会实践,我加强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性的了解,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技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次的社会实践已经接近尾声,我会继续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以期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26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清明承俗育童梦 移风启智润童心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儿童对清明节的认识,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月3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者小队于中通幼儿园开展“清明移风易俗,启迪幼小心灵”社区实践活动…… 刘伊蕊 黄柳云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2025年“春启华章·星耀聊大”学生表彰典礼。下午两点,在激昂的…… 俞颖 李如玉 唐嘉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吟咏华章 声扬聊大 文学院举办团支部朗诵主题活动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当代青年风采,传递青春正能量,3月30日,文心读书会、文礼思辩协会于西校区3#a116举办“声生万象,诵启新章”团支部朗诵活动。活动中,同学们以青春为题,或激扬…… 郭瑞晗 邢璞轩 王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探汉字演变奥秘 启文化传承童心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儿童对汉字的浓厚兴趣,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月27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服务队于中通幼儿园开展“探秘文字源头,点亮萌童慧光”社区实践活动。…… 刘伊蕊 韩会鑫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春吟风雅韵 诗意润桃笺 文学院举办“春日诗歌”征集活动

为深耕诗词文化沃土,深化校园文明建设,提升学生审美素养,3月16日至27日,文学院九歌文学社于线上举办“春日诗歌”征集活动。此次活动以春日为主题,引领着参赛者们以春日为笔,传递生命…… 梁雨晗 俞颖 李文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革故鼎新除旧习 文明新俗润千家 文学院开展移风易俗社区实践系列活动

“移”出新风尚,“易”出新气象。为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3月29日至4月1日,文学院联动东昌府区多个社区开展移风易俗社区实践系列活动,在助推移风易俗的工作中坚持外在“塑形”与…… 李如玉 黄柳云 陈祥莹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春风撷英承锋骨 星火砺行沐万方 文学院开展雷锋月系列活动

2024年3月5日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文学院开展雷锋月主题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子投身于志愿服…… 俞颖 唐嘉振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赴青岛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工作部署,搭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桥梁,为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3月26日至28日,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于东恩,团委书记石勇,辅导员胡明洋、徐…… 刘伊蕊 李文娇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清明承俗育童梦 移风启智润童心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儿童对清明节的认识,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月3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者小队…

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举办“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志

(通讯员崔子涵彭湘)4月4日中午,我院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在树达楼106教室开展“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赴粤进行专项调研

为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程,3月18日至20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调研组赴广东省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组由图书馆馆长、会…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清明时节,翠柏凝春。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

以萃华之声,赞曲园之歌:淄博大学 生到淄博一高中作高校宣讲

为加强本省学生对曲阜师范大学报考条件的了解,同时以往届毕业生身份与同学们分享高中三年如何度过的经验,淄博社会实践队于…

最新发布

以勺为笔述文化,融糖为墨画非遗
中国青年网济南2月6日电(通讯员马玉聪)以勺为笔述文化,融糖为墨画非遗。2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文化瑰宝社会实践队在队伍成员的各家乡所在地开展关于,非遗传统文化的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糖画…
曲园学子擎火炬,非遗文化永流传
曲园学子擎火炬,非遗文化永流传中国青年网秦皇岛2月5日电(通讯员张昕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来才能明去,作为新兴时代的大学生,我…
天佑关注 | 一起做交大追“锋”少年 !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1周年3月5日是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社区服务我先行,青春聚力正当时
走访基层察民情,助力社区快发展中国青年网烟台2月14日电(通讯员李欣华)社区是志愿服务的主场景,是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为认真落实共青团中央有关工作部署,精心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
访书圣故居,品兰亭华章
中国青年网山东2月3日电(通讯员付雨晴)为进一步发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非遗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文化瑰宝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2月1日来到了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的王羲之故居,一起探索书法的魅力。非物…
寻地方瑰宝,品非遗之韵
中国青年网唐山2月6日电(通讯员田铭萱)为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助力文化事业发展,2023年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化瑰宝”实践队,前往湖南省长沙市非遗文化博物馆,探索湖南省非遗文化。当前,在文旅融合政策…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关爱自闭儿童 志愿与爱同行
本网讯(通讯员李姚锋胡安祺)3月3日,为帮助学生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勇敢拼搏的精神和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顽强品质,我院青队前往湖北长江出版印刷物资有限公司,举办“蓝色行动与爱同行”志愿活动。…
传承与感悟:一次非遗文化探寻之旅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保护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阜师范大学“文化瑰宝”社会实践团队于2024年1月20日至2月3日前往了各地非遗文化地址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而作为“文化瑰宝”实践团队的队员,我很幸…
糖画之美,美在传承
糖画,这一古老而独特的非遗文化,以其甜蜜的味道和精美的画面,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每一次观赏糖画的制作,都是一次对非遗文化的深刻感悟。糖画的制作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深厚的技艺。艺人们以银勺为笔,…
小小糖球,串联风土人情
小小糖球,串联风土人情。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文化瑰宝社会实践队在各队伍成员的家乡所在地开展了关于非遗传统文化研究的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球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青岛市海云庵的庙会。海云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