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促发展,我们在行动
在我国广大的乡村土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深深吸引着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023-2024年寒假,我有幸参加了步入大学的第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是关于聂家庄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结合非遗促进乡村振兴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实践方向,泥塑非遗作为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既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又焕发着勃勃生机。而且聂家庄属于山东省潍坊市中的一个乡村,中国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也极其重视。我们此次的社会实践旨在通过泥塑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活动期间,我们深入基层,走进乡村,亲身感受到了泥塑非遗在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为了更深入了解民间艺术泥塑的发展现状,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我和其他实践队员于1月11日一同前往聂家庄,在去聂家庄的路上我很好奇聂家庄泥塑有什么魅力呢?有哪些独特之处呢?带着好奇心我们开启了这场“泥塑非遗之旅”。到达目的地之后,我发现这里是一对夫妻经营的小店,店主正是聂家庄泥塑的传承人聂师傅,走进聂师傅的小店,之前我从未接触过的泥塑非遗在此刻栩栩如生的出现在我眼前,摆在观赏橱窗的泥塑,形如老虎,因此当地人也叫它“泥老虎”,泥老虎的外观鲜艳,生动形象,颜色搭配也很得当,真的就像一只可爱的老虎在看着我。
经过我们实践队员与聂师傅的交谈,我对聂家庄泥塑有了初步了解。泥塑非遗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泥塑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给村民也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聂家庄泥塑技艺独具特色,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聂家庄泥塑最具特色的是泥塑的“声”,经聂师傅演示,我们了解到聂家庄泥塑可以发出“咕嘎”的声音,这样使得泥塑的形象更生动了,深究泥塑会“叫”的原因是由于泥塑“肚子”里有个用芦苇制成的哨子,通过拉动泥塑的头和尾,使空气产生对流而发出响声,了解到这个,我当时就觉得这是多么充满智慧的方法啊,古代先辈遗留下的中华文化真的富有智慧。因此我们不能使这些“精华”失去营养,丢弃它们。同时,我们也了解到目前从事制作泥塑的人员大多数是老年人,再结合问卷调查,我们也发现了泥塑未来发展的难点,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后继传承人少这个问题,结合当今的社会发展现状,这也是不可避免且难解决的问题。当代年轻人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他们有更广阔的天地去打拼,有更多的脑力工作招聘他们,那么留在当地的青年人就越来越少,自然能传承这些手艺的人也会越来越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行动。通过挖掘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村民们重新认识并自豪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村民们将泥塑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更多富有创意的作品,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希望此次的社会实践也能为当地泥塑的发展贡献一点微薄之力吧。
总之,在这次社会寒假实践中,不仅让我对泥塑非遗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蕴含的巨大价值。我深刻体会到了泥塑非遗在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也要意识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任重道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28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