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是支教者生活的关键词。一则是他们带来的改变,让懵懂的双眼睁开,看到世界的多彩;当然还有他们自身的改变,在最艰苦、最贫穷的地方,读懂中国,让他们躁动的青春开始沉潜,在安静中看清自己的人生之路。”
四年坚守,不忘初心
列车在广袤的东北原野上飞驰,窗外,大地一望无际,天空蔚蓝而高远。2017年7月24日,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的16位青年志愿者踏上了南行的列车,奔赴梨园,进行为期12天的公益支教。
“梦起云滇”成立于2014年6月,团队名称寓意为“圆更多云南偏远山区孩子的知识梦”。 一、二、三期团队分别共26人、 15人、18人,赴云南普洱墨黑镇小学、云南昭通大关龙坪村完小完成支教。2017年暑期,16名成员前往云南昭通市鲁甸县梨园村完小进行支教。
“梦起云滇”现已加入了日慈公益基金会“心益计划”、益微青年公益发展中心“EV乡村夏令营计划”、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童愿计划”等科学支教计划,以期从儿童成长、心理学角度探究最科学的支教模式。
青年身上的理想之光总是时代最美的风景,这16位青年,从城市、高等学府一头扎进黄土、大山,耐住寂寞,适应落差,走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中间。这样的青春,因为选择而充满光辉。
这人,这校,这座村庄
梨园村位于一座大山的山腰上,四周环山,昼夜温差大,时常降下大雨,同时也是地震多发地带。支教的志愿者们只能住在学校一个满是灰尘还没装修好的空房间里,没有床铺,只好打地铺,因为条件有限,洗热水澡成了奢求,只有吃不完的土豆。
“因为交通不畅,买菜外出极为不便,有时候遇到特殊情况,就得面临断炊的危险。”队长李含笑说道,“当地的肉和许多蔬菜很匮乏,村民一年四季,最常吃的就是土豆。”志愿者们经常开玩笑:“早上吃土豆,中午吃炸洋芋,晚上吃前两顿剩的马铃薯。”
志愿者们认为,支教这件事比想象中更有意义,在广袤的云南大地上,实实在在地接触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身体变得更结实,性格变得更坚毅,心胸变得更宽广。更重要的是,用两周不长不短的时间,做一件可以影响一生的事。
“大家每天都睡眠不足,开会、备课、改作业、写支教日记到深夜更是习以为常,放学后还常常去学生家里家访,下雨天也不敢耽误,几乎走遍了周围的每一户村民。”志愿者陈博凯笑着说。
“孩子们很坚强,每天上学步行一两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常常是天还没亮就出发了,晚上天黑才能到家。很多孩子中午来不及回家吃饭,只好带一包方便面或者煮好的土豆吃。”这些孩子天真的笑脸和他们所处艰苦环境的对比常常是令队员们感触最深的地方。
那些花儿,那些感谢和期望
“我愿做一滴水,虽然很微小,但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我会毫不保留地反射给别人。”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日记中的一句话。
相比知识,大学生暑期支教更多的是一种陪伴,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大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很缺少爱和陪伴,我们是孩子们的老师,教授他们课程,但也是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最朴素的爱便是陪伴。”李含笑说。
“虽然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但还是第一次真正当‘老师’。准备第一堂课时,我曾经在心中想了无数遍;到最后一堂课时,我已经可以不带备课材料而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原因主要是孩子们对我的肯定:他们听课时那专注的眼神,悄悄给我的纸花和小纸条等,想到这些,我心中总是暖暖的。”
12岁的黄辞东可能是朱加睿教过的最为内向的一个学生。“他很不爱说话,平时特别沉默,但是他上课和写作业都特别认真,我和他谈话的时候他也逻辑清晰。离别的时候,他没有跟我说什么,而是递给了我一封长长的信。”“现在不知道他怎么样了,瘦了还是胖了?” 朱加睿自问着,眼神仿佛望向大山深处。
“老师,明年,你们还来吗?”临别前,无数个孩子问了这句话。
“老师,我有个梦想,我将来也想和你们一样,回到这里,帮助这里的人走出大山。”刘昌喜的这句梦想中蕴含着的家国情怀,让这些经历丰富的大学生都为之震撼。
“暑期支教更多是一个起点,不是终点。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有许多大学生参与过短期支教,而后选择长期关注教育、关心公益,成为公益项目的捐款人。大学生所带来的活动包含阅读、艺术、游戏,即使大学生人离开了,这些回忆和体验都会留在孩子的心里。”这既是梦起云滇,也是全中国数以万计支教团的共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3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