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关于地方非遗保护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胡静 吴秀仪 刘艳

报告名称:关于地方非遗保护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学校:湖南科技大学

指导教师:赵鹏

实践地点:湖南邵阳、广东佛山、甘肃庆阳等地

实践时间:2023年7月

作者:胡静 吴秀仪 刘艳明

摘要:2023年7月5日至7月17日,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传歌”三下乡暑期实践团分散赴湖南邵阳、广东广州、甘肃庆阳等地开展了以“非遗文化入乡镇,乡村振兴我助力”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队员们结合“线上+线下”双模式,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等社会调查方法,充分发挥外国语学院专业优势并借助互联网优势,通过深入乡镇、借助广播宣讲,进入课堂、教授非遗艺术,参观博物馆、采访非遗传承人,前往工厂、了解非遗制作工艺等多样化形式深入挖掘地方非遗文化特色进行活态宣传。通过调研乡村非遗文化发展现状,我们发现不少群众缺乏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地方缺乏对非遗文化的保护、绝大多数群众缺乏对非遗传承开发在乡村振兴方面的作用和方法的认知等,因此,这也指引我们思考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赋能的新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振兴;非遗活态宣传;青少年

一、调研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导新时代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高非遗传承实践能力,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特色村镇和街区,创新开展主题传播活动,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在乡村,存在着许多以传统手工艺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是滋养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机养料,更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将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乡村振兴,既要塑形 ,也要铸魂。抓住文化振兴这个魂,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也能助力农村城镇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让农业现代化成为有根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发掘、继承和弘扬乡村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并对其进行现代性改造结合现代生活实际,进行创造性 转化、创新性发展。而非遗并非静态不变,而是随着历史和地域的变化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外在的时空要求。“活性”是非遗的本质。当非遗不能顺应外在时空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时,就失去了“活性”,便会出现存续危机。这也是今天乡村特色非遗发生危机的共性问题那么,如何用当代的思维方式去挖掘并活态传承非遗文化中那些有利于乡村发展的资源也成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次社会实践旨在探究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现状和新路径,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同时,也希望能够加深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调研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实践活动前期团队通过搜集文献资料对近年来非遗文化在乡村的发展现状进行初步了解并制定活动方案,队员通过查询各种资料对家乡所在地的特色非遗文化进行了解并选定实践方向。

(二)问卷调查法

实践活动前期团队制作了关于“对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的了解情况”的调查问卷,并从线上与线下两个渠道发放,累计回收问卷649份,有效问卷634份。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进一步了解大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其在乡村的发展情况。

(三)访问调查法

访问调查形式多样。部分队员通过拜访邻里、口头问访村民对于当地非遗文化的了解;部分队员通过电话采访了乡镇非遗文化博物馆负责人关于当地非遗文化建设的相关情况;部分队员联系到当地非遗文化传承人,进行面对面访谈,讨论乡村非遗文化面临的情况。

(四)实地观察法

队员或实地参观乡镇非遗文化建设区或前往非遗文化基地学习了解非遗工艺制作流程,通过亲身观察实践对非遗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有了更深的体会。

三、调研结果

本次实践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发放调查问卷,我们根据回收到的634份有效问卷以及口头访问结果对调研情况进行如下总结与分析:

(一)非遗文化在群众认知意识里占据一定地位

1.问题一:您对您家乡或者所在地是否有非遗文化了解

图为被调查群众对家乡或者所在地的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通讯员 胡静 供图

可以看出,相对较多的人表示对家乡或所在地的非遗文化有所了解,占比达到了68.3%,这可能意味着人们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度较高,然而仍有10.88%的人表示没有了解家乡或所在地的非遗文化。另外,20.82%的人表示不清楚是否有非遗文化,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非遗文化的概念不清楚,或者对家乡或所在地的非遗文化了解不够深入。

2.问题二:您平时关注过有关非遗文化的短视频吗

图为被调查群众对有关非遗文化短视频的关注情况。通讯员 胡静 供图

根据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表示偶尔会关注有关非遗文化的短视频,其中68.77%的受访者偶尔看,20.82%的受访者喜欢看。仅有10.41%的受访者表示不关注。可以看出,非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受访者的关注和认可。

综上所述,群众有一定意识主动了解和学习非遗文化,乡村振兴靠文化引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而非遗文化的宣传主要依靠短视频等互联网平台,因此,可以通过网络型媒体推广宣传进一步加强非遗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工作,提高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关注度和认同度,从而促进非遗文化的发展,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二)地方政府对乡村非遗文化传承工作有待加强

1.问题一:当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过宣传吗

图为被调查群众所在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情况。通讯员 胡静 供图

根据数据显示,超过68%的受访者表示当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电视广播媒体宣传,而仅有不到28%的受访者表示几乎没有宣传。此外,还有约4%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选项。可以推断出当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还有待加强,需要更多的宣传渠道和方式来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2.问题二:您认为当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原因是

#FormatImgID_3#

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原因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静 供图

根据给定数据,传承人老龄化,年轻人不愿意去传承是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主要原因,年轻人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意愿较低;民众保护意识不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政府保护工作不到位是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表明民众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期望较高;缺乏资金也是一个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因素,资金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较大;宣传方式单一,没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以及现代社会发展形成的文化冲突也被认为是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原因,但占比较低。

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要怀着敬畏之心,尊重乡村发展规律,深度梳理当地历史 文化发展脉络,挖掘提炼出独特文化基因,创造 性活用乡村资源的人文和生态价值,通过田野生态风光与特色家居有机结合、民俗文化与现代人文互动融合,努力打造优秀的文化品牌,为发展 乡村经济服务。据 2017年3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建设带动产业和农村发展的效果明显,共新增企业就业人口10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这些特色小镇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85%的小镇拥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80%以上的小镇定期举办民俗活动,70%以上的小镇保留了独 具特色的民间技艺。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非遗文化资源丰富,但当地政府对乡村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和活性宣传工作有待加强,需要更多的宣传渠道和方式来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三)乡村缺乏合理利用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方法

1.问题:您认为非遗传承开发对乡村振兴有积极作用吗

#FormatImgID_4#

图为被调查群众是否认为非遗传承开发对乡村振兴有积极作用调研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静 供图

根据数据显示,作用不大的选项占据了7.41%的比例,表示部分人认为非遗传承开发对乡村振兴的作用不明显。很有作用,比如哪些方面的选项占据了31.23%的比例,表示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非遗传承开发在乡村振兴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不清楚具体什么方法能实现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选项占据了61.36%的比例,说明大部分人对非遗传承开发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具体作用和方法缺乏了解。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可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是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生动力。在乡村振兴中,精神振兴的动力大多将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精神文化, 经济振兴的新动力也将来自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分别在上世纪50 年代、80年代以及本世纪初,组织过三次大规模民 间口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工作,2014年我国完成的第一期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建设项目,就收录了116.5万篇(条)神话、传说、史诗、歌谣、该语、歇后语、谜语、民间说唱等,总计8.878亿字,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口头文学遗产数据 库。国务院已公布了4批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包含3154个子项。原文化部先后公布了5批共 306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认定 了1492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我国入选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达到40个,位居世界第一。

综上所述,我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在继承传承和活态宣传方面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承开发在乡村振兴方教育,提高本土居民对家乡特色非遗的认识和了解,主动寻求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方法并且推广。

四、政策建议

坚持非遗“样本保护和活态生产两条腿走路”的主张;实现从 “政府介入”到“乡村自救”、从“旅游经营”到“村民参与”、从“文艺展演”到“村落认同”的发展转换。

(一)非遗振奋文化乡村文化精神

就本地非遗文化而言,一是要向内,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内核,二是要向外,拓展宣传推广渠道。地方文旅局等相关部门结合“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推进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以及宣传;进行“家-校-社”三位一体非遗文化学习传承与发展型模式,全方位多领域开设非遗课堂。

1、向内深挖掘家乡特色非遗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活起来”为非遗保护与复兴工作指明了方向。从乡村振兴角度来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更重要的是将非遗进行活态应用,实现非遗复兴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创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又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更是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创新性的传承非遗可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营养、经济动力、治理基因,面对非遗核心价值背离和传承群体流失、国家发展战略导致保障措施不力和乡村非遗的发展空间持续微缩的困境,推进乡村非遗价值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融合、强化政策落实增强非遗传承的战略性、创新非遗资源耦合支撑助推产业发展将成为传承非遗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可行性选择。因此,相关部门发布挖掘与保护传承本地特色非遗文化,并且将其落实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2、向外活态宣传活性创新发展

有三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即“品牌带动产业化”“产业链嵌入”和“非遗旅游协同”。品牌带动产业化模式是把“非遗”作为价值创造的核心;产业链嵌入模式是将“非遗”视为价值增值的一环嵌入企业价值链中;而“非遗”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则是将“非遗”作为旅游产业的共生单元和价值共创伙伴。已有的研究针对“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探讨,回答了“为什么能”的问题,而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做”的问题,实现了对既有理论的拓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可灵活选择三种模式对非遗文化进行活态宣传。

(二)非遗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1、开展非遗生态性保护

非遗的高校传承分为“传而不承”和“既传且承”两个层面,以“既传且承”为目标的非遗传承,应进行整体性的活态传承,对高校的“传承人”应有合理机制给予保障。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张梦宇老师《公共文化服务视野下非遗传承实践》介绍了发展中心在非遗的社会教育、社会传承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文化共享工程地方特色资源专题片”已积累超过730T的资源量;“戏曲动漫进校园”、“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等项目积极探索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晋中学院钱永平老师的《基于城市文化规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非遗保护实践出发提出:保护文物古迹很早就是城市规划的原则之一,非遗代表的活态民间文化却仍被忽略,极大削弱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非遗的整体性保护。报告提出:非遗有必要纳入当地城市规划。开展非遗生态性保护,建设有益于非遗文化生存的环境。

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市场经济的新结合点,在充分参照当下社会生产、民众生活和审美观念新变化的前提下,适应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用现代产业理念和市场经济法则进行创造性转化,在保留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神内核和核心生产技艺的基础上,将现代精神文化、审美思想和活跃新颖的表现形式融入其中,开发出具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为现代大众所喜爱的文化产品,对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和发展乡村现代经济具有双重的意义。

2、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必须充分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资源。一方面,乡村的物态文化层面是有别于城市的显在表现之一。另一方面,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文化者,以文化人也,而文化旅游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化人”途径。当今世界,文化正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不仅必要,而且可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文化活动,比如民间节庆、民俗活动、文学艺术、饮食文化、手工技艺、传统体育等,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做文章,推出一批游客可观、可闻、可参与的项目,使他们有新的体验、新的感受和新的收获。

3、建设特色乡村小镇

王淼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非遗该做什么》一文中建议:发掘乡村文化资源,使每个村都尽量做到“八个一”:一个生动、精彩、让人印象深刻的民间故事;一个可以展示乡村风采的非遗表演项目;一项传统手工技艺;一个具有特色的传统节庆;一种让人难忘的传统风味小吃;一位让人听过会有点感动或感触的历史人物;一段体现传统价值观的族规家训;一处体现乡村历史的遗址遗迹。做到这“八个一”,乡村的历史、文脉、个性和特色就能保留与弘扬,“乡村振兴”就会底气更足。总之,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价值的挖掘和创造性运用,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凝聚乡村文明精神、增强民众道德认识、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强大动力,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打牢思想道德基础,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和坚实的文化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在推进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到三个“不盲目“:“尊重小镇现有格局、不盲目拆老街区;保持小镇宜居尺度、不盲目盖高楼;传承小镇传统文化、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

五、实践感悟与总结

非遗,不仅代表着一种文化遗产,更意味着一种历史文明的传承。它就像一把钥匙,带给我们以不受地域、文化、时代限制的自由。在本次三下乡活动过程中,炎热的天气阻挡不了队员们的步伐;采访时遭受的拒绝拦截不了队员们的决心;制作非遗物品的繁琐与艰辛劝止不了队员们的热情;视频剪辑操作的繁杂束缚不了队员们的思维…… 在经历一次次的失败后,队员们并未就此放弃,而是保持着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知难而上,愈挫愈勇。

保护国家的根,延续民族的魂。深入挖掘身边的非遗文化,领悟非遗文化的魅力所在。历代中华文明的积淀,蕴含着源远流长的辉煌和精湛的技艺。传统的非遗描绘出了一派沧桑的美丽风景:巧夺天工的剪纸,栩栩如生的皮影,薄如蝉翼的香云纱,工艺精湛的庆阳香包,绚丽多彩的缠花,深入人心的民乐……无不诉说着万丈历史,让非遗文化的光芒从未熄灭。非遗表达着古老的智慧和美丽,它把文化的古老沧桑与现代的时尚新颖结合在一起,点亮了当下宇宙中最耀眼的光芒。它就像一株向日葵,用它的灿烂向世界宣告:我们的文化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风采,历经时空洗礼,不息更新,不息传承。

不但如此,非遗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动力。首先,非遗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深入研究和传承非遗项目,可以帮助乡村挖掘出更多的历史故事、民俗风情和传统技艺,增加乡村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其次,非遗项目与乡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许多非遗项目都与手工艺品生产、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密切结合,通过培育和发展这些项目,可以带动当地就业、增加收入,并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此外,非遗项目的传承也是乡村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将非遗项目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和爱好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总之,深挖非遗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保护、传承和创新非遗项目,可以激发乡村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图为实践合照。通讯员 吴秀仪 供图

参考文献:

[1]徐顺昌《活态保护模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研究》

[2]张园园.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21(22):176-178.

[3]黄永林.乡村文化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基于乡村发展相关数据的分析[J].文化遗产,2019(3):1-12.

[4]苏嘉栋.文化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乡村振兴研究——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J].北方经贸,2019(2):65-67.

[5]黄永林.乡村文化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基于乡村发展相关数据的分析[J].文化遗产,2019,0(3):1-12.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66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对「凉山火灾心理援助」的支持,帮消防员们更好的走出来 | 持续关注ing

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执行的“凉山火灾心理援助”项目4月3日在支付宝里上线,一小时内就筹满了50万元。这几天,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一直在凉山各地森林消防支队做心理疏导工作,特别是遇难…… 食品院 心理工作站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院查看全文 >>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来我院院开展交流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来我院院开展交流4月15日,山西药科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范张姣一行9人莅临我院院考察交流,在崇实楼605会议室召开专题交流会议。我院党政领导、辅导…… 新闻部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院查看全文 >>

食品院组织学生观看“千万学生同上一堂安全教育课”直播

食品院组织学生观看“千万学生同上一堂安全教育课”直播4月15日是第四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下午,食品院在崇实楼615会议室组织全院学生观看了中国大学生在线主办的“千万学生同上一…… 新闻部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院查看全文 >>

2018年“博古观今,文以化人”人文知识竞赛圆满成功

  2018年“博古观今,文以化人”人文知识竞赛圆满成功  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特举办“博古观今,文以化人”人文知识竞赛。本次竞赛决赛于10月19日晚在图书馆报告厅…… 食品院 董荣华 山西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教师为新生送中秋祝福

我院教师为新生送中秋祝福 金风送爽,秋意深浓。9月20日,在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来临之际,食品学院辅导员齐亮与伊莉、朱俊玲、李志刚等班主任老师分别走进2018级本科生公寓,为新同学送上中…… 食品院 新闻部 山西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食品院召开2018级新生见面会

食品院召开2018级新生见面会 9月13日下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新生见面会在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食品学院党政领导、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团干辅导员及2018级全体新生参加典礼,副党委…… 食品院 新闻部 山西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食品院学生赴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实习圆满结束

食品院学生赴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实习圆满结束9月15日,食品院学生在山西省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为期42天的暑期实习圆满结束。食品、食安、生工等三个专业的百名学生满载而归。山西双合成食品…… 食品院 张蕊 山西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食品院召开“读书分享”活动

食品院召开“读书分享”活动  6月6日晚,食品院在崇实楼605室召开“读书分享”活动。院辅导员白锦霞与学院大四学生及新媒体中心共40名成员分享文章写作技巧,感知言语魅力,布…… 食品院 山西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湘潭大学三院联办2024年第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2024年9月14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学院及环境与资源学院联合,于南山八阶梯教室举办2024年第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旨在强…

军训特辑|迷彩青春,热血铸魂 ——2024级人文学子军训进行时!

骄阳似火,青春如歌。9月9日,人文学院2024级新生正式开始军训生活。军训场上,整齐的队列、嘹亮的口号、坚定的步伐,构成了一…

卓越人文|叶诚楷:坚持目标导向,注重全面发展

叶诚楷,中共党员,人文学院2020级社会学专业本科生,曾任福州大学学生社会调查协会会长、人文学院视觉传媒部副部长、2020级社…

卓越人文|黄媛婷:披荆斩棘,前景可期

黄媛婷,2020级应用心理学本科生,曾任班级团支书、心理学系学生助教、人文学院团委办公室副主任、心理服务部副部长,协助学…

卓越人文|林欣蓉:全力以赴,期待无限可能

林欣蓉,中共党员,2021-2022学年任2020级社会学1班团支部书记、人文学院学生会体育部副部长,2022-2023学年任学院辩论队队长。曾获…

最新发布

德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参加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4月15至4月17日,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在福建省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党委书记王付山、教授吕文志和辅导员王传翔参加了本届高博会。据悉,本届高博会由中国…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智游未来职业启蒙团队推出新产品
智游未来职业启蒙团队,是专注于激发青少年职业梦想的教育团队,近日发布了两款全新的产品:组合款亚克力立牌、单独款亚克力立牌及四款形式的亚克力钥匙扣。这些产品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制作工艺,吸引了…
原来这才是创新职业启蒙教育玩具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逐步更新,职业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号)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教育…
湖科大科“筑”未来团队第一次科普宣讲顺利开展
2024年3月19日晚19点,来自湖南科技大学科“筑”未来团队与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分会的11名成员来到湘潭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顺利完成本学期第一次科技志愿宣讲活动。据悉,科技志愿活动将举行12次…
三个阶级的悲哀 ——读《叫魂》有感
一场轰动一时的案件,让许多游民冤死,最终却不了了之。这股名为“叫魂”的妖风席卷了整个正处于太平盛世的大清帝国,触动了君主,官僚以及普通民众三个阶级的利益。也正是因为三个阶级的相互冲突与矛盾,才…
人文学院召开“自律”主题班会
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工作,营造优良、浓郁的学习风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激发学习的内生动力,人文学院各专业各班级组织开展“自律”教育主题班会。班会上,各班级…
有爱行天下,志愿在行动
虽参加过很多类型的志愿活动,但是为社区做志愿还是第一次。刚开始难免羞涩内敛,不知所措。我们几名来自不同学院的志愿者围坐桌前,四处张望,等待社区工作人员“摇号”。他们的身影匆匆,赶前忙后,使我不…
湖南大学工会、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来我院交流研讨
5月10日,湖南大学工会副主席、我院93级校友罗怀念及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向铁生一行六人莅临我院交流研讨。此次交流研讨会于立言楼B505室举办,我校工会常务副主席何正良、我院党委书记曾志东、党委副书…
传承井冈山精神,弘扬革命伟业
为加强红色革命文化传播,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继承革命优良传统,2024年5月14日,星火青年宣讲团前往九江市共青城市社会福利院开展了“传承井冈山精神,弘扬革命伟业”宣讲活动。本次宣讲活动共有30余名老人,20…
云中谁寄锦书来,心灵关怀传温情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江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5名学生自发组织建立了一支热心有爱、温暖有力的“交个大朋友”队伍,联合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等多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