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为深入了解乌石峰村特色产业发展,湘潭大学法学院赴湘潭县乌石镇乌石峰村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田间地头,实地调研当地三十六坊的发展情况。
图为团队成员走访情况
十九世纪二十、三十年代,三十六坊所在地是周边乡镇村民主要集散地。原有各种作坊,如许家染坊、颜家摊煎饼、尤姐面坊、杜家酒坊等二十余类作坊,当时人称“九厅十八坊”,每逢集市,人声鼎沸,盛况空前。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各种原因,这里就渐渐没落了,而且成了省级贫困村,但还是保留了原来的一些作坊、流传了一些传统的工艺。
图为部分体验坊
今日重现的三十六坊,在原址上精心改建,巧妙融入庭院设计,特别是针对土砖街巷,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将昔日九厅十八坊的繁华盛景一一复刻,让历史与现代在此和谐共生。目前,三十六坊已对外开放多个特色体验坊:色彩斑斓的扎染坊、泥土中孕育艺术的陶艺坊、针线交织的绣工坊、再现千年造纸技艺的古法造纸坊、以及中西合璧的窑烤披萨坊……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是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图为当地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三十六坊
“我们协助农户以传承传统文化技艺为核心,集传统手艺科普宣传、产品制作展示、参观体验、购买销售于一体。开发豆作、扎染、草编、竹编、湘绣、手工布鞋草鞋、粽子、榨油、酱油制作、打米、油纸伞、蛋卷等36种传统手工技艺三十六坊。各坊采用古老工艺制作产品,展现出了一户一特色、一户一故事、一户一传奇、一户一精神。”三十六坊执行负责人菲菲说。
展望未来,三十六坊也将继续作为农旅结合的典范,引领乌石峰村走向繁荣。接下来,湘潭大学法学院赴湘潭县乌石镇乌石峰村暑期社会实践团也将继续发挥法学与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并携手各方力量,共同续写乡村振兴的辉煌华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94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