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去仙桃赴一场盛夏之约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作者:璇璇璇

导语:为了贡献自己作为青年大学生的绵薄之力,帮助留守儿童以及渴望知识的孩子们,暑期,我加入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前往仙桃开展为期四周的支教活动。

坐在前往仙桃的大巴车上,看着窗外倒退的绿树和矮屋,我内心不由得升起一阵阵的焦虑:孩子们会喜欢外来的老师吗?会不会对陌生的事物产生抵触?我的行为举止是否足够规范?我能否给孩子们带去积极影响?我一边期待和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相遇,一边担心能否让他们感到轻松和快乐。大巴车颠簸,我整个人窝进座椅,眼前倒退的事物渐渐模糊。意识涣散之际,耳朵还听见了车外骤起的一阵闹人的蝉鸣。

实践之前,我曾想象过我所在点位——长埫口镇的模样,它可能会比较小,缺乏现代气息,交错的乡道和成排的矮屋是它的基本格局。但真实的景象并非如此,小镇虽谈不上繁华,但也足够现代化,基础设施完善先进。街道上,店老板坐在店门口的木头椅子上翘着二郎腿惬意地扇扇子,路上行走的人们脸上是淳朴的笑容和乡情。镇子上不仅有现代化气息,还有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来到上课的党群服务中心真正与孩子们接触后,我发现之前的所有担心都是多余的,他们非常热情地喊着:“老师们好!”。那一刻,我的心跳突然加速,浑身充满了力量,原来“因为被需要而到来”的感觉是如此美妙。

作为暑期实践教学组的成员,我有幸亲自给小朋友们上课,将外面广阔的世界、丰富新鲜的故事向他们娓娓道来。开班仪式上,我在白板上写下“暑假课堂”四字,并邀请所有小朋友上前签下自己的名字。我一直忘不了一个腼腆的小男孩——他是最后一个上台签名的,却第一个走向我跟我单独交流。他年龄看着是一群孩子们中最小的,有点瘦,有点黑,眼睛是湿漉漉的。小男孩走到我跟前,伸手拉住我的衣摆,抬起头注视我的眼睛。我听见他问——“老师,你为什么会来这里呀?”我为什么会来这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呼之欲出,却又不知如何形容,好像没有落到实地的蒲公英种子,风一吹就散了。我给了小男孩一个回答,然后牵着他的手把他送回座位。

风吹动绿树一晃又一晃,也吹起蝉鸣一阵又一阵。我们的暑期课程按部就班的进行。在这些天的相处中,我们与孩子更加默契,心也走得更近。绿色教育课程上,他们板着稚嫩小脸宣誓“我们也要做环保小卫士”;美感教育活动中,他们睁大眼睛“哇!”出声,对精彩作品表示惊叹······我感受到支教对推动社会教育事业发展和扩展农村学生知识面具有重要意义。支教的意义,是心灵的碰撞与互相守护;而大学生下乡支教,是和乡村孩子们的一场双向奔赴。我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他们介绍新奇的世界,共同成长,相得益彰,一起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有一份光,就发一份热。”青年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也终会继承这样的光热精神,为这个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明白社会之大,而我们渺小,但心之所愿是以自己的热烈青春,点燃每一个渴望求学的梦想,所以我来到这里,赴一场和仙桃孩子们的盛夏的约定。

“老师,你为什么会来这里呀?”

“因为这里阳光好呀。”我说。

(通讯员 刘龙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04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二师学子三下乡:防溺之旅,生命安全第一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1日电(通讯员王艳菲)欢乐暑假,莫让溺水夺走笑容,为了提升乡村儿童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7月11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汪洲村党员群众服…
武汉学子三下乡:关爱乡镇儿童
武汉学子三下乡:为仙桃儿童送温暖大学生网仙桃7月11日电(通讯员苗樊)炎炎夏日中,我们迎来期待已久的三下乡。在这个假期中,乡镇的小朋友们也迎来属于自己快乐的暑假时光。目前乡镇小朋友多数由老一辈家长…
暑期社会实践|“东方奇境,海上敦煌”团队开展敦煌主题系列绘制实践活动
7月4日上午,“东方奇境,海上敦煌”敦煌系列绘制在艺术楼401开展绘制实践。本次敦煌系列绘制以敦煌文化为主题,旨在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让同学们在进行了长卷绘制后,通过对敦煌文化、丝绸之路、九色鹿神话…
暑期“三下乡”|湖南工程学院:用心用情 打破农村孩子心理壁垒
为进一步帮助农村孩子克服心理困扰,降低农村孩子的孤独感、自卑感和无助感,促进农村孩子身心健康成长。7月10日,2024年湖南工程学院“情暖童心资助政策下乡行”暑期实践团组织18名农村家困生,在湖南工程学院…
三下乡旅途中的第一天:快乐与艰辛并存
盛夏蝉鸣悠长,热浪滚滚,我们开始了三下乡的旅途。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7月1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赴仙桃市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7月10日早晨合照过后,队…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安心托幼暖人心,阳光之家欢乐多
为解决黄山市黟县留守儿童暑期问题,社会爱心人士与大学生志愿者自愿组成“阳光之家”暑期班。政府大力支持鼓励“阳光之家”举办,此举旨在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快乐丰富的暑假,为家长解决一些犹豫不决的难题…
乡村画卷,青春添彩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
乡村画卷,青春添彩——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墙绘实干是青春最响亮的誓言,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这是“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
暑期社会实践|“东方奇境,海上敦煌”举行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连云港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敦煌文化的深厚底蕴,加强同学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6月22日上午,“东方奇境,海…
二师学子三下乡:深入仙桃各地,暑期学堂正式开班
(通讯员刘佳琪)为了拉近小朋友们与志愿者的距离,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熟悉对方。7月1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仙桃市干河街道满庭春社区开展了开班仪式,进行了破冰…
【似溪向海游】湛江老街有蚝壳墙?是,湛江的蚝“强”!
“蚝壳墙”,即是用蚝壳层层堆砌而成的墙面,是岭南地区独特的建筑工艺,多出现于珠江三角洲一带。以蚝壳筑墙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刘恂所著的《岭表异录》中有言:“卢亭者,卢循背据广州,既败,余党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