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东营7月14日电(通讯员 王义宁)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活力之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全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大力推广乡村民俗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路生花实践队于2024年7月9日至7月14日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开展了以“古淀新韵”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线上资料调研,设计调查问卷
在线下实践开始前,实践队队员们通过网络资料查询了解到黄河口澄泥印的相关资料。黄河澄泥印是黄河流域土生土长的文化瑰宝
黄河澄泥印,作为黄河流域的文化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和文化韵味。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材质赢得了世人的赞誉,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黄河流域的广阔土地上,澄泥这种特殊的泥土材质被匠人们巧妙地运用在印章制作中。澄泥的质地细腻,色泽温润,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后,能够呈现出独特的质感和美感。匠人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将澄泥印制作得精美绝伦,每一枚印章都仿佛是一件艺术品,让人叹为观止。
制作完成的黄河澄泥印,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枚印章都承载着匠人们的心血和智慧,也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印章的图案和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为黄河口澄泥印产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义宁摄
在大量线上工作的堆砌下,实践队队员们对于黄河口地理环境和澄泥印的制作工序都有了深入了解。实践队队员们在图书馆又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对资料进行了总结并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整理了一份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通过微信朋友圈宣传、小区业主群宣传等方式进行传播,该问卷获得的大量线上资料为线下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进行线下实践,了解社区情况
7月9日,实践队队员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进行线下社区实践。
在老街长巷,实践队队员们深入社区,亲身体验了这里的非遗文化魅力。他们穿梭于熙熙攘攘的街头巷尾,被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所吸引,每一件作品都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非遗技艺,实践队队员们纷纷向澄泥印传承人张金霞女士请教,亲手尝试制作了一些简单的工艺品。
图为实践队成员跟随老师学习泥哨制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义宁摄
除了学习制作技艺,实践队队员们还参与了非遗文化的宣传活动。他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过往的游客介绍非遗文化的历史和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结实践结果,发出低碳倡议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泥路生花实践队队员们感悟良多,将知识真正运于生活实践之中,让知识真正活起来、动起来,真正将所学致用于民生,解决民生实际问题。在此次社会实践中,队员们结合线上线下两条路线,双管齐下。在线上活动中,队员们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知识;在线下活动中,队员们深入基层、社区,从不同角度真正了解到黄河口澄泥印在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实践队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要想让传统工艺得以传承,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作为实践队的一员,队员们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持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于青少年,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讲座、体验活动等形式,让他们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于成年人,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展览、研讨会等活动,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传统工艺的传承中来。
在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实践队队员们还要注重效果评估和反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活动方案。此外,队员们还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不懈努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如今,黄河澄泥印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收藏。同时,黄河澄泥印的制作技艺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实践队员将担负起时代重任,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义宁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18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