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工学子三下乡:跨越山河润北方,移民精神永流传

来源: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作者:刘宸昕

本网讯(学生通讯员/刘宸昕)为弘扬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保护丹江口水库附近的生态环境,7月2日至3日,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跨越山河润北方,移民精神永流传”社会实践团队赴淅川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7月2日,实践团队来到南水北调淅川移民展览馆,通过欣赏浮雕沙盘、观看图片文字资料、听取讲解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丰富深厚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历程、移民搬迁的艰辛过程以及移民群众的生活变迁。实践队员们认真聆听,切实感受到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广大移民群众和党员干部群众所体现出的大局意识、责任担当和伟大奉献精神。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丹江湖湿地公园浮雕广场,瞻仰南水北调“移民丰碑”石雕,了解南水北调从提出到通水的详细过程和淅川移民为丹江口水库建设做出的巨大牺牲。实践团队登上汤山山顶,俯瞰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大坝和丹江全貌,队员们直观地感受到丹江湖的壮美景象是淅川人民背井离乡、舍小家为大家构建南水北调工程的成果。

7月2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九重镇邹庄移民新村,发放“关于南水北调移民的调查问卷”纸质调查问卷,调研移民后群众的生活现状。队员们耐心询问群众的生活环境、就业情况、工资待遇、村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等相关问题。他们深入村户家中,为村民打扫卫生、处理垃圾、清理壶中水垢。实践队员热情细心的态度赢得了村民们的鼓励和赞扬。通过与邹庄村民的交流,实践队员了解到南水北调移民后邹庄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情况,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南水北调利民工程的重大意义,更直观地学习了“顾全大局、爱国奉献”的伟大移民精神。

7月3日,实践团队来到宋岗码头、丹江口水库等采集点采集当地的土壤、水源、植被样本,并进行记录、收集和整理。团队成员通过“GPS定位工具箱”记录当地经纬度,队员们三五一组,通过“形色”专业软件对采集的植物样本进行识别,利用铁锹、铁铲、园艺剪、采水器等工具收集样本,对采集样本分别装袋标注,最后在样本采集记录本上记录采集地点、采集时间、样本种类、样本名称等具体信息。实践团队先后在水边、平地、林地、坡地等不同地形的采集点采集水样五种,土壤样本六种,小蓬草、鬼针草、阿拉伯婆婆纳等植物样本六十余种。在采集样本的过程中,队员们不惧烈日暴晒和蚊虫叮咬,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点,调查研究当地的水源状况、土壤性质、植被生长情况,对不同采集点的生态环境进行对比分析和记录。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成功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认识和对移民精神的理解,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检验自身的知识水平,鼓励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服务社会基层群众、助力乡村振兴。(摄影/学生通讯员 刘宸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21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探索历史,品味古韵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
探索历史,品味古韵——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参观宁厂古镇位于秦巴山区深处的重庆巫溪县宁厂古镇,拥有着数千年的制盐历史,但是随着工业制盐的发展等…
集大学子三下乡:巧手编织七彩毽,欢乐聚首趣味赛
(通讯员王晴)青春飞扬,活力四射。为让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运动的乐趣,促进身心健康,增强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7月12日,集美大学师范学院“青春沃土”实践队打破传统竞技项目的界限,创新活…
活力绽放,探寻健康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
活力绽放,探寻健康——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趣味体育课为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意志,2024年7…
一师学子三下乡:童心绘党启新篇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谭炜熊乐)“我画的是天安门广场,为纪念毛爷爷。”小营学生举起徽章,朝着镜头莹莹地笑着。七月,花桥联合学校中心小学来了一群“大朋友”。7月14日,这群“大朋友”走进花桥,用艺术…
一师学子三下乡:“扎”中华之根,“染”育人之魂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谭炜熊乐)“快看我的,像派大星!”7月14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扎染课在花桥联合学校中心小学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扎染课上,小朋友灵活地用皮筋扎布料,时不时望望布料,时不时松松皮筋。…
“英”韵生辉,“语”界无限
为助力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的人才,帮助乡村孩子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于2024年7月13日在徐家镇中心小学开启趣味英语课…
数学世界探索,发现逻辑之美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
数学世界探索,发现逻辑之美——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之趣味数学课推理能力是学科学习的基础、解决问题的关键,良好的推理能力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
话里乡村,梦里乡愁
7月13日9:0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活动“青春飞扬·筑梦夏乡”志愿服务队邀请到了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党支部书记易炳明、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国胜两位书记接受…
英语学习之旅,探索语言之美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
英语学习之旅,探索语言之美——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为激发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同时…
乐学英语,趣启妙思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
乐学英语,趣启妙思——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为激发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同时培养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