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为深入学习贯彻这一讲话精神,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弘文·苗韵”蒲公英社会实践服务团深入綦江赶水镇梅子村,走入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生活,深入学习和领悟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积极挖掘并传承其中蕴含的深厚红色基因,与苗民共唱苗歌,共谱新篇。
实践团走访了数十户苗族家庭,与村民们促膝长谈,聆听苗族的故事与心声。从红色党建的先锋引领,到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独运,再到普通村民的日常生活,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韵味。特别是与党员代表马应发苗绣非遗传承人熊兴树、苗歌非遗传承人马银华的深入交流,他们有人十年如一日建设乡村、有人一针一线传载“无字史书”、有人声声不息传颂苗乡古韵,让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梅子村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民族情感。
在“红梅党建”的正确领导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苗族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编织出一幅幅精美的苗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苗民结合时代发展和审美需求,融入了多种现代化元素,让苗绣在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些精美的苗绣作品不仅是民族艺术的结晶,更是苗族历史、文化和精神的生动展现。
调研期间,团队还集中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苗族歌谣,这些歌谣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反映生产劳动、自由恋爱的欢快曲调,也有表达迎亲送嫁、纪念亡人的深沉情感。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融合现代文明的新歌曲,如《离家的孩子》、《美丽的綦江好地方》等,它们以苗语为基础,巧妙融入汉语元素,以新颖的形式展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现代活力。
此次“弘文·苗韵”蒲公英社会实践服务团的深入调研活动,有效引导了重师学子深入学习和领悟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积极挖掘并传承其中蕴含的深厚红色基因,为苗谣文化的创新发展与传承探索新路径。同时引领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知行合一,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22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