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华大学夏乡之队三下乡—— 垃圾分类与再利用,共创共享绿色生活

来源:西华大学大健康管理学院 作者:西华大学夏乡之队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以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华大学大健康管理学院“夏乡之队”于2024年7月12日在当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前往了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开展了此次垃圾分类与再利用的活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产品层出不穷,其种类与数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伴随着产品出现的不仅有其为人们带来的便利生活,还有它价值利用完后的“残体遗骸”——垃圾。垃圾的存在不仅影响环境的美观,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垃圾分类与其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垃圾分类,顾名思义就是将垃圾按照一定规定或标准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为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而垃圾再利用是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

当日阳光高照,夏乡队员在负责人带领到指定位置后便开始了此次活动。活动伊始,是海报发放环节。夏乡队员通过向游客发放“垃圾分类科普小知识”的海报让他们对垃圾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让他们对这次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紧接着,是知识讲解环节。由一位夏乡队员向游客讲解一些垃圾分类的生活小常识,如旧衣服属于可回收垃圾,因为它是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的生活废弃物;但脏污的旧衣服属于其他垃圾,因为脏污的旧衣服不仅会影响其他干净的衣服,也不利于清洗回收。然后,是游客回答有关垃圾分类题目的环节。游客通过在纸袋中抽取夏乡队员提前准备好的题目,并结合夏乡队员所讲述的生活小常识和自己的个人经验,回答该题。在游客答对后,夏乡队员赠送了精美小礼品;游客答错了夏乡队员便向他做出分析并指出正确答案。随后,在夏乡队员的鼓励下,游客开始了垃圾再利用的环节。该环节主要是夏乡队员引导游客利用手边现有的废物,如瓜子壳、纸杯、彩纸进行手工制作,变废为宝。在该环节中,有的游客利用纸杯做出了风车、花篮、手表等;有的游客利用瓜子壳制作出了精美的画、向日葵等;还有的游客利用瓶盖做出了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在各环节结束后,此次活动也接近了尾声。

图为夏乡队员向游客发“垃圾分类科普小知识”海报

图为游客回答有关垃圾分类的题目

图为游客获得小奖品和夏乡队员合照

图为夏乡队员和游客的手工作品

在活动结束后,有游客表示:“通过你们举办的这场活动,让我意识到了垃圾分类刻不容缓,同时也让我知道了一些生活中垃圾分类的小知识。”也有小朋友说:“我回家了也要利用好家里的废物,自己做出那些好看的东西。”

此次翠云廊垃圾分类与再利用活动不仅让夏乡队员掌握了更多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了环境保护的实践中,人们不再是嘴上空喊口号,而是身体力行地投入进去,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夏乡之队全体成员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33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快乐黏土,捏出童年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筑梦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于7月9日展开手工课程,手工黏土不仅适合儿童和青少年,也适合成人进行各种创意和艺术创作。通过揉、搓、捏、贴、撑等动作,可以锻炼手部肌肉,提高手…
佳“偶”匠心突击队参观篇|博古通今,戏韵悠长
博古通今戏韵悠长前言在岭南大地的一隅,高州市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今天,我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之旅,流连于高州冼太庙的历史悠久、高州市文化馆的…
守护“天使”,守护她们
今天是我们在小学支教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小队前往附近的市场采购所需物资。途中虽然遇到了些许波折,大家要走的路本就是坎坷的,但大家团结协作,最终顺利解决了问题。我们采购了牛奶、米、面粉、土豆、…
爱心资助,点亮梦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通讯员魏一帆)国家提供资助的目的是坚守教育初衷,确保没有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为了普及资助知识和弘扬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实施国家资助政策并加强宣传力度至关重要。材料与化工学院的“材化筑梦先…
追“墩”溯源·解开钟离国千年密码
追“墩”溯源·解开钟离国千年密码7月9日,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追墩溯源”—双墩一号钟离国君柏墓探索团,深入蚌埠市博物馆和双墩,聚焦钟离国文化的深度挖掘,旨在揭示钟离国与淮河文化之间千…
智慧启蒙数字之旅,童趣探索二进世界——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三下乡社会服务实践队开展
智慧启蒙数字之旅,童趣探索二进世界|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三下乡社会服务实践队开展“计算机中的数学世界——初识二进制”科普教育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引导亿万少年儿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传承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前往巢湖市区分发调查问卷
为进一步传承峏山杨中医文化,推动中医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工商管理学院传承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7月12日下午赴巢湖市区开展问卷调查。本次调研活动由指导老师葛晓龙带队。传承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全体成员参…
大地思政课|苗乡院坝的红色实践教学
2024年7月13日,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弘文·苗韵”蒲公英实践服务团,在党员教师康慧与余尊敬的引领下,深入苗乡腹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实践教学活动——“院坝里的思政课”。这场活动不仅是对习近平新…
合肥大学学子赴小庙镇开展社会实践: 增强防溺意识,绽放生命光芒
炎炎夏日,危险高发,为增强青少年安全意识,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溺水自救能力。7月7日,合肥大学教育学院“同筑乡村梦,共’育’振兴果”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合肥蜀山…
#【三下乡风采】传承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三下乡”工作部署会
为明确传承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三下乡具体工作方向与人员安排,传承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于7月11日上午十一点在博学楼105教室召开传承峏山杨实践团三下乡工作布置会议。本次会议由队长武浩宇主持,传承峏山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