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国家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号召,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提升老年人幸福感与社会获得感,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数字反哺,智慧助老”社会实践团队联合“时光印象”团队于暑期举行了“三下乡”实践志愿活动。活动范围覆盖李家疃村、北水桃林村、东解甲村和西解甲村等多个村庄的老人。志愿者们通过帮助老年人手机贴膜、为老年人拍摄照片、修复旧照片等助老活动来帮助老年人跨越代际障碍,消除数字鸿沟。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同性格的老人。有的老人爱笑爱美爱搞怪,像一个个长不大的老顽童;有的老人沉稳健谈主见,喜欢和志愿者们讲述他们的所见所闻。在拍摄过程中,每一位志愿者都切实的感受到了老年群体独具的鲜活生命力。当十八岁遇上八十岁,是青年与长者的对话,八十岁的他们用亲身经历对十八岁的我们诉衷肠,十八岁的我们用慢下的步伐带领八十岁的他们跨鸿沟。
图为志愿者们帮助老年人梳妆打扮准备拍摄。烟台大学建筑学院2023级丁润彤 供图
听说有拍摄活动,许多老年人特意从社区赶回家里换上漂亮得体的衣服,坐在摄像机前对着自己的衣服理了又理,看到成片后纷纷让志愿者们给自己修好看一点,再修白一点,再把脸上的皱纹修淡一点。志愿者们也非常细心地帮老年人们找到最好看的角度,梳上最好看的发型,鼓励爷爷奶奶们绽开最美的笑容。照片打印出来,此刻定格,这是留给爷爷奶奶们自己的岁月答卷。听到爷爷奶奶们拿着彩色照片兴高采烈地对着志愿者们道谢,神采飞扬地讲述他们年轻时的故事,只要有这一刻,就能体现数字反哺的意义所在。尤其是老照片修复后,爷爷奶奶们看着年轻时的自己,多年未见的老伴又有色彩地出现在自己手中,眼中闪烁着泪光,感叹着时间的流转和回忆的珍贵。这种修复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复活,更是对往昔情感的重新连接。对他们而言,这些照片是青春的证明,是家族历史的延续。
图为志愿者修复的军人老照片。烟台大学建筑学院2023级学生丁润彤 供图
等待照片打印的间隙,会有志愿者们观察老年人的手机状态,如果发现有手机膜起泡或者是碎裂的情况,会主动询问老人们需不需要更换手机膜,得到肯定回复后还会积极帮助老人清理手机外壳和手机内存。志愿者们在为老人们更换手机贴膜地同时还会进行手机安全使用普及教学,向老人科普如何“玩转互联网”,老人们也都虚心请教,现场氛围十分融洽。
图为志愿者为老年人讲解如何使用手机,报刊为“数字反哺 智慧助老”社会实践队与小红书合作出刊。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学生唐显杰 供图
活动现场,最令志愿者们印象深刻的是一群多才多艺的爷爷奶奶,他们还有一个响亮地名字——烟台市莱山区东解甲庄夕阳红吕剧团。在服务站的一间小房子里就有他们的广阔舞台,暮色苍茫夕阳好,半老不逊年来少。乐剧团的每一个人各司其职,吹、拉、弹、唱,好不热闹,每个人都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美丽、从容、自信、潇洒在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志愿者们被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所打动,纷纷落座倾听。
图为烟台市莱山区东解甲庄村“夕阳红”吕剧乐团合照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学生徐嘉康 供图
通过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各个社区内不同年龄群体的交际,同时帮助老年人用数字解决当下问题,更好的融入数字化社会,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乐趣,让老年人愿意主动跨越数字鸿沟。
图为志愿者和老年人的合影。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学生唐显杰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33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