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浏阳“博士村”:耕读传承改变的不仅是命运

来源: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指导老师:丁小燕 伍振军,材料院通讯员:郭佩灵 李珅瑱 尹皓文

7月14日,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发展成就观察团走进浏阳沙市镇秧田村,调研当地耕读文化传承情况。

秧田村自古便注重耕读传家,造就人才辈出。自明嘉靖十年(1532年)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秧田共有75人登科及第,其中进士2人,秧田村因而被誉为“进士故里”。几十年前,当地村民就喊出“就算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上学”的口号,村里的孩子即使在困难时期也坚持上学。正是因为这种崇文重教的传统,秧田村培养出了众多人才。不到5000人的村庄走出了800多名大学生,包括20多名博士、170多名硕士,成为远近闻名的“博士村”“学霸村”。走进秧田村,一面“博士墙”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展示着近年来从秧田村走出的28位博士的照片和信息。这面墙不仅见证了秧田人民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更成为了激励后来者勤奋学习的精神图腾。

在走访过程中,观察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秧田村自古以来就有着的“力耕种、勤诵读”传统,村民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的深刻内涵。

“读书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习惯,是一个孩子最好的教育。子女们关于读书上的事我们做父母的都尽全力支持。”从秧田村走出的博士生罗伟平的妈妈向观察团成员说道。孩子们读书的时候,家里生活条件很艰苦,她与老伴辛勤劳作,倾尽全力供孩子们上学。在提到培养孩子的方法时,罗奶奶有着自己独特的秘诀。她一直以身作则,要求子女恪守“读书育人,家国受益”的家风家训,从孩子们生活中的点滴开始、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走进秧田村的农家书屋,这里环境优美,既有书香浓味,也有民俗韵味,被誉为最美农家书屋。书屋里图书琳琅满目,涵盖历史、人文、科学、教辅等领域。每逢周末,这里便成为村里孩子们求知的乐园。现龄95岁张秋香老人当年听说村里想建书屋,二话不说就捐出了自己家140余平米的老宅,并自费将老宅改造翻新,充当农家书屋。“勤耕苦读,家国受益”是张奶奶家的家训。她的六个孩子都勤奋苦读,事业有成。“我们都很感恩母亲,是她的辛勤劳作换来了我们读书的机会,是她的鼓励式教育坚定了我们读书的意志。”张奶奶的小儿子说道。张奶奶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榜样,从60岁开始学认字,一直到70岁,十年间她认识了超过4000字。直到现在,她仍坚持每天阅读两小时。这些故事让观察团成员对秧田村的耕读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回望耕读人家,那是一座座承载着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它们不仅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衰更迭,更孕育了一代代杰出人才。在秧田村,耕与读不仅仅是生存的方式,更是精神的寄托,是代代相传的智慧火炬。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秧田村更是大力弘扬耕读文化传统,围绕农业要发展、农村要振兴、农民要富裕的目标,在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幸福屋场、实现乡村振兴中,不断创造新业绩,实现新跨越,2018年被评为了“全国幸福社区建设示范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34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些精神,红心筑梦寒假社会实践团深入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宣讲……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法润凤城:让老年人更好享受旅游生活,远离旅游诈
潮州7月16日讯(通讯员谢晓苑)佛山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法润凤城”近日对潮州市老年人旅游诈骗现象展开调研,以期提高老年人群体的防骗意识,并促进地方政府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实施。调研期间,团队…
法润凤城:让非遗与知识产权协调发展
潮州7月16日讯(通讯员谢晓苑)近日,由佛山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法润凤城”团队深入潮州市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采访多位非遗传承人。团队致力于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知识产权的有效…
支教进行时:申家泊学校的文化社团课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早上六点半我起床洗漱吃完早饭,七点半的时候学生们就开始陆续到学校上课了。我很荣幸成为四年级的班主任。上午前三节是文化课,分别是语文、数学和英语,第四节是自习课;下午有三…
逸樟志愿队暑期“网安筑梦”行动
本网讯(通讯员翟羽佳)7月12日,鄂州市莲花山社区迎来了一场网络安全教育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此次活动由逸樟志愿服务队主办,旨在提升社区居民尤其是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在炎炎夏日中,志愿者…
澜湖社区绘画课程,点亮艺术之光
本网讯(通讯员翟羽佳)2024年7月12日,鄂州市澜湖社区迎来了一场绘画课程活动,本次活动由“逸樟”志愿服务队精心策划并实施,旨在丰富社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上午9时,随着阳光…
防溺水科普进行时,安全伴“我”行
本网讯(通讯员潘欣怡)在这个炎炎夏日,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远离溺水悲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逸樟志愿服务队于7月16日走进四眼井社区,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溺水科普安全教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
美感教育:识世间多彩色,绘独有氛围画
中国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6日电(通讯员庹尔思)为响应为国家“三下乡”政策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这个暑期,前往仙桃发起了“暑期课堂——关爱留守儿童”活动。7月16…
武汉学子三下乡:色彩绘童趣,美感润童心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6日电(通讯员张针萍)为提高审美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7月16日下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胡场镇周家嘴村开展了以“色彩的魅力”为核心的美感教育课。课…
数学活动趣味多,师生齐力共创造 ——“乡韵智行”突击队的活动新体验
2024年7月14日,“乡韵智行”实践队为学生们精心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盛宴,旨在让他们心中的数字海洋泛起层层涟漪,让数学的魅力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绽放。实践队成员共分为四大组,分别在敏行楼二楼二(3)…
“汲取焦裕禄精神,唱动人青春歌谣” ——记电子信息学院“革命薪火接力团”社会实践活动
为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郑州轻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革命薪火接力团”于7月5日前往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进行参观学习,探寻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