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汉川7月17日电(通讯员 詹婧)在三红村中的文化广场上,一群孩童嬉戏打闹,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我们向几位正在纳凉的村民阿姨询问起他们对乡村教育与文化传承的看法。阿姨回答现代教育水平高了,但是但咱们的传统手艺、乡土文化不能丢。希望政府能有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们了解和学习这些,让新生代的根扎得更深,也让咱们的文化得以薪火相传。这不仅是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更是对乡村文化繁荣复兴的坚定信念。
据此,志愿队成员们认为乡村建设的目标应聚焦于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这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设施的完善、教育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村民的精神需求与文化认同。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强村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助,以及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与建设,可以激发村民的主体意识与归属感,从而构建起更加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结构。
图为志愿者与阿姨对话场景通讯员 敖嘉慧 供图
图为调研阿姨对乡村建设建议通讯员 潘力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43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