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拾贝蓝海,净滩有我:红树林突击队赴特呈岛开展净滩活动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作者:红树林修复与保护

为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号召,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7月8日,来自岭南师范学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红树林突击队”在湛江市特呈岛红树林海岸开展“净滩”生态保护行动。“拾贝蓝海、净化海岸线”,加强红树林生态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助力打造“湛江红树林之城”靓丽名片。

特呈岛红树林海岸(邓玉琳 摄)

特呈岛海岸,红树林就像一块块翡翠镶嵌在碧海蓝天之间,放眼望去,满目皆是宜人的清翠。红树林被誉为“海上森林”,是热带、亚热带沿海的特有木本植物群落,不仅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防风固土、净化水质、固碳等生态功能,是名副其实的“海岸卫士”,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垃圾污染是破坏红树林生态环境不容小觑的生态杀手。不易降解的塑料垃圾如同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珠红树林脆弱的根系,严重阻碍正常呼吸与茁壮成长。滩涂上的垃圾还会阻碍幼苗的自然降落和扎根,影响红树林的胎生繁殖、自然更新,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减少滩涂垃圾污染,对于保护红树林、维护红树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这也是“红树林突击队”投身于净滩活动的重要原因。

红树林海岸,烈日炎炎、热浪滚滚,而滩涂之上散布着颜色各异的垃圾。“红树林突击队”成员们脚上穿塑料鞋套,手持垃圾袋与垃圾钳,弓着身躯一丝不苟地捡拾散落在沙土之中的手套、瓶子、儿童玩具等垃圾,将其中泥沙抖落,再放入垃圾袋中。炎热的天气让突击队成员大汗淋漓,脚上的鞋套布满了水蒸气。但他们不怕困难,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全情投入到净滩行动中去。当捡起滩涂上的最后一片垃圾,滩涂已经完全恢复了它原始的清洁与美丽。看着焕然一新的滩涂,突击队成员们流露出喜悦之情。他们表示,每一片垃圾的清除都是对大自然的一份爱,都是对美丽海岸线的一种守护,“净滩活动”不仅是对红树林这一宝贵自然资源的深情守护,也是为保护红树林生态贡献青春力量,即使辛苦也义不容辞。

小队成员将滩涂上的垃圾捡入塑料袋中(李心渝 摄)

“红树林突击队”全称名为“广东省红树林保护和修复路径研究思考突击队”,是来自岭南师范学院的一支大学生三下乡队伍,由地理、数学、新闻等十几个不同专业的21名大学生组成。团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湛江红树林为研究样本,从社会性、效益性、前瞻性、现实性等多角度探讨湛江暨广东省红树林修复保护的生态价值及其可行路径。通过调研以及亲身投入“净滩”、“巡护”等生态保护实践,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响应广东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绿色低碳发展的号召,助力绿美广东建设。以美丽中国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民美好生活增加“生态安全分”。

“净滩”行动后,红树林突击小队合影(黄琨珽 摄)

通过开展净滩活动,红树林突击队充分发挥了先锋和模范带头作用,以“拾贝蓝海,净化海岸”的生态保护实践奋斗在红树林生态保护的第一线。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不畏艰苦、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和坚定信念。突击队成员们表示,今后他们将会向岛民、游客宣传保护红树林的价值、意义以及垃圾污染对红树林的破坏。只有“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调动更多人参与红树林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激发红树林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终审/孟庆吉 复审/李心语 初审/陈淇枫 撰文/邓玉琳 摄影/邓玉琳 李心渝 黄琨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47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三下乡||舞动青春,建始推普——“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四)
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扩大普及范围和提高质量,2024年7月7日,在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学部)团总支书记谌佳的带领下,“微爱”青年志愿者团队前往湖北省建始县风情街进行推普宣讲…
佛山大学法润凤城实践队|文艺汇演日
潮州7月13日(通讯员白淑盈)文艺汇演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潮州市湘桥区的小学积…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阔孩童新视野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阔孩童新视野为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鼓励他们更好的走出乡村,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7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仙桃市沙嘴街道梅湖社区开设了一节绿色教育—…
一方水土一方人,寻找尾笔新风貌
近日,我有幸参与了一次走访村委会的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探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同时借鉴先进经验,为我所在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村委会面临一些…
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大学生与您“医路同行,温暖相助”
(通讯员:赵艳萍)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展青年学子风采,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美育提升内涵,以教育提升修养
大学生网仙桃7月17日电(通讯员李周婷)为响应党的号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第九期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风吹麦浪分队前往剅河镇谢场村参与暑期课堂。7月17日上午,风吹麦浪服务队带领小朋友们通过欣赏不同种类的…
学优师友志愿服务队走进胡金店三赵社区“希望家园”开展校园霸凌安全教育
(通讯员杨英琦)近日,学优师友志愿服务队走进胡金店三赵社区的“希望家园”,为当地的留守儿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霸凌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孩子们对霸凌行为的认识,学会自我保护,并培养他们的尊重与…
三下乡||点亮红色文化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三)
为进一步挖掘建始县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建始县居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与动力。2024年7月7日,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学部)“微爱”青…
三下乡为笔,绘乡村振兴蓝图
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的魅力和价值。乡村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地方,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和自然生态的守护者。在与乡村的亲密接触中,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关注乡村的发展,支…
二师学子三下乡:一寸光阴付支教,三尺讲台讲环保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5日电(通讯员鲍秀丽)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7月15日下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郑场镇贾窑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