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马鞍山新四军作战指挥馆 学习乡村军事文化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邱凯

马鞍山新四军作战指挥馆学习乡村军事文化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17日电(通讯员 邱凯)

2024年7月17日,阳光炽热而明媚,安徽工业大学一支充满热忱与求知欲的实践团队踏上了前往马鞍山新四军作战指挥馆的征程。

(实践人员前往新四军作战指挥馆 通讯员 任众维 供图)

马鞍山,这座山水相依的城市,不仅拥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一段段英勇无畏的抗战历史。新四军作战指挥馆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

当实践团队缓缓步入指挥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庄重而肃穆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历史壁画,生动地描绘了新四军战士们浴血奋战的英勇场景。壁画上,战士们的眼神坚定而勇敢,身姿挺拔而无畏,仿佛在

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沿着展览的长廊前行,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静静地陈列在橱窗中。那已经泛黄的作战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和线条,见证了无数次精心策划的战略部署;陈旧的枪支弹药,虽然已经锈迹斑斑,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战斗的激烈与残酷;还有那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字里行间透露出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在众多展品中,有一套新四军战士的军装格外引人注目。那质朴的布料,简洁的设计,却承载着无数战士的热血与忠诚。军装的领口和袖口已经磨损,仿佛在诉说着主人经历过的无数次战斗和艰难险阻。一旁的解说员深情地讲述着这套军装背后的故事,让学习团队成员们仿佛看到了那位英勇无畏的战士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身影。

(实践人员进入纪念馆参观 通讯员 任众维 供图)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详细了解了新四军在这片土地上的战斗历程。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逐渐发展壮大,再到取得一次次重大胜利,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曲折与艰辛。新四军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卓越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气,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坚守信仰,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其中,有一场著名的战役给学习团队成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场战役中,新四军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毫不退缩。他们巧妙地利用地形优势,进行了精心的战略布局。战士们相互配合,奋勇杀敌,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新四军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也为当地的解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战斗事迹,实践队员还着重搜寻了新四军在乡村开展工作的情况。他们深入农村,宣传革命思想,发动群众,建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新四军积极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开展土地改革,让广大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新四军的带动下,乡村地区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全民抗战的良好局面。

实践团队成员们不时驻足观看,眼神中流露出对先烈们的崇敬和敬仰之情。他们纷纷拿出笔记本,仔细记录下每一个重要的历史细节和感人的故事。在参观的过程中,一位成员感慨地说道:“这些历史文物和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新四军战士们的伟大。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青年应该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传承他们的精神。”另一位成员则表示:“通过了解新四军在乡村的工作,他更加明白了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只有紧密依靠群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对现如今的工作和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指挥馆的一个角落,摆放着一本留言簿。实践团队成员们纷纷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向新四军先烈们致敬,继承你们的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一句句真挚的话语,表达了大家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许。

走出指挥馆,实践团队成员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深知,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他们将把新四军的革命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努力为乡村振兴和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人员作出总结分享体会 通讯员 任众维 供图)

此次马鞍山新四军作战指挥馆的学习之旅,为实践团队成员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乡村军事文化的窗口。它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乡村不仅是革命的摇篮,也是孕育伟大精神的沃土。在新时代,要更加重视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红色基因在乡村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人走进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指挥馆,感受乡村军事文化的魅力,汲取前进的力量。让大家共同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47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践调研,焕乡村新颜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实践对于深化认知的重要性——唯有脚踏实地、勤勉实践,方能拨云见日,使认识更加清晰透彻。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深知此理……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地调研,探索乡村治理奥秘

“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唯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与亲身实践,方能真正领悟事物的本质与真谛。在探索乡村治理这一复杂而多维的领域时,单纯的理论学习与间接经验远远不……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协同共治,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与繁荣的关键性步骤。它要求我们在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提升治理效率与质……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协同共治

乡村治理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伟蓝图的关键一环,更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以稳固实施的基石。它关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以及亿万农民的福祉提升。在这一背……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治理启新程,实践行动绘繁荣

2023年5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这份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加强乡村治理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面……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村容村貌换新装,治理实践谱华章

202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致力于构建一个既符合新时代要求又贴近农村实际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与模式。这一战略部署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治理乡村展宏图,振兴家园谱新篇

既然已经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乡域筑梦实践的征途,那么无论前方道路如何曲折,我们都不能回头。这虽然是一件看似无比渺小的事情,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是深远而重大的。为了深入且全面地了解…… 王俊之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打造和谐美丽新农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之际,为深入洞察乡村治理中的组织协同实效与困境,曲阜师范大学乡域筑梦实践团于1月20日赴山东日照乡村调研。当地乡村景色宁静质朴,但…… 钟文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临…

寒假社会实践 |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学谷公风范,启奋斗

1月18日,由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与闽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指导的“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赴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谷文昌纪…

最新发布

普话连接四海,暖情通向八方
普话连接四海,暖情通向八方乡村推广普通话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官方语言,其普及对于消除方言间的交流障碍,促进乡村地区居民之间的顺畅沟通与合作具有显著作用。同…
武汉/二师学子三下乡:麦田暑期学堂乐趣多
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17日电(通讯员杨源祥)7月17日,麦田暑期学堂在风景如画的杜湖社区火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学员们身着戏服,生动演绎红色情景剧,重温革命岁月;随后,大家齐声复习扫黄打非顺口溜…
赓续红色不灭,提灯照耀山河实践
【计算机学院暑假社会实践】——“赓续红色不灭,提灯照耀山河”实践队第一次线上会议顺利召开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新青年在线学习,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激…
武汉学子三下乡:情景对话显欢乐 红色文化深入心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7日电(通讯员刘萱)为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7月17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三伏潭镇鲜码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展…
武汉学子三下乡:戏剧光影,情景演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7日电(通讯员张梦)感悟历史,奋进未来。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7月17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石码头社区党群…
支教第三天——成长与感悟
闹钟的音乐声响起,手机上显示着明晃晃的时间——五点四十。这个时间有点过于早了,原因是今天要早起做早饭。今天是由我们组负责一日三餐,早起是为了给大家熬粥。不幸的是,夜里就开始下起了雨,洗漱和去厨…
兰理学子追寻古香胜迹,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大学生网报张掖7月16日电(通讯员韩克超)在岁月的长河中,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我们这…
古韵今传,文化共鸣: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馆与古城墙暑期实践之旅
古韵今传,文化共鸣: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馆与古城墙暑期实践之旅在这个充满探索热情的暑期,我们踏上了一场旨在探寻历史深处文化瑰宝的实践之旅,主题为“古韵今传,文化共鸣”。郑州,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
兰理学子三下乡:巡查安社境,清扫净街容
大学生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王博韬)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响应共青团中央《社区青春行动方案》号召,2024年7月17日,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社区我先行,青春我为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百千万工程”森澜突击队|共话乾塘红色文化,携手推动文化传承
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刻感受红色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7月16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森澜”突击队与乾塘学者、湛江市坡头区政协文史委员会专家陈通先生于乾塘镇历史文化研究会进行了访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