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老师引领孩子绘画家乡的桥
中国青年网鄂州7月17日电(通讯员:文金曦)在这个五彩斑斓的春日午后,阳光透过嫩绿的树叶,洒在了一间充满欢声笑语的教室里。这里,一群满怀好奇与梦想的小朋友们,正围坐在志愿者老师的身旁,手中紧握着五彩斑斓的画笔,准备在画纸上描绘出他们心中最独特的风景——家乡的桥。
“同学们,想象一下,每天上学放学时,我们走过的那座桥,它不仅仅是一座连接两岸的通道,更是我们心中温暖的记忆。”志愿者老师温柔的声音,像一缕春风,轻轻拂过每个孩子的心田。她的话语里,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也激发了孩子们无限的创作灵感。
有的孩子开始勾勒桥的轮廓,线条虽显稚嫩,却充满了力量与生命力;有的孩子则专注于桥上的细节,一砖一瓦,都力求还原得栩栩如生;还有的孩子,则在桥边添上了几笔,那是他们在桥上嬉戏玩耍的身影,或是与家人共赏夕阳的温馨场景。
每一幅画,都是孩子们对家乡桥的深情告白,也是他们心中美好愿景的展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位耐心指导、充满爱心的志愿者老师。她不仅教会了孩子们如何用画笔表达情感,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家乡、珍惜生活的种子。
随着一幅幅作品的完成,教室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感。这些画作,不仅记录了孩子们成长的足迹,更成为了他们心中永恒的记忆。而这一切的美好,都源自于那个春日午后,那位志愿者老师与一群小朋友们共同绘制的——家乡的桥。
希望这个开头能够为你的文章增添一抹亮色,也期待你的文章能够触动更多人的心弦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56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