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浏阳秧田村:以耕读文化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指导老师:丁小燕 伍振军,材料院通讯员:尹皓文 郭佩灵 李珅瑱

7月13日,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赴浏阳市秧田村发展成就观察团前往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对当地耕读文化进行调研,提炼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耕读经验”。

在湘潭大学团委书记张月朗等老师带领下,团队首先来到沙市镇人民政府,参加湘潭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交流座谈会,浏阳市工信局局长陈治国、沙市镇党委委员任修乾、秧田村党总支书记邓加长、中洲村党总支书记卜安跃等领导介绍了秧田村、中州村的基本情况以及当地的知名耕读故事,相关负责人结合当下乡村振兴的大背景,深入讲解了当地文化资源发掘与宣传的探索路径,为团队下一步的调研和宣发提供了有益指引。

张月朗书记指出,发掘秧田村文化资源,讲好耕读故事,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是本次观察团的主要任务。“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展现精神风貌、服务社会的大舞台,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基层,去感受时代的变化,在实践中收获成长,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图为“三下乡”社会实践座谈会合影)

秧田村位于湘浏捞盆地,这里群山环绕、碧水长流,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明清时期,这片土地孕育出了举人罗胜鸾、进士罗卓伦、太学士罗杖掖等先贤名宦150余人。如今,这个仅有10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先后走出了28名博士、176名硕士、700余名大学生,且数字还在逐年增加。在耕读文化园,观察团成员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到秧田人民自古以来便勤耕重读,坚持崇文重教,家家有家训。比如,罗姓家族的祖风家训是“奉祖先、孝父母、和夫妇、严闺阃、亲宗族、敬师长、信朋友、力耕种、勤诵读、存忠厚、尚勤俭、习礼仪、戒为非、戒赌博、戒争讼、戒溺女、戒洋烟”。其家训源远流长,为后辈所恪守,罗瑜宗便是典范。他自幼天资聪慧,饱读诗书,迁居秧田后带领子孙开田拓荒,世代辛勤耕耘之余不忘埋头苦读。秧田村第一位博士罗宣平,他在村学堂读书时坐过的课桌椅,以《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意取名“日新桌”,一直保留至今。

(图为参观秧田村耕读文化园)

走访过程中,观察团成员了解到,秧田村依托耕读文化底蕴,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众筹共建模式,围绕一系列研学主题,推出一系列精品研学旅游线路和课程,形成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趣、习农家俗、结农家缘”的“博士村”特色研学实践项目。研学的孩子们可在此体验插秧、抓鱼、种菜、打禾等农耕活动,体验农耕文化;还可感受皮影戏、划龙舟等非遗文化的魅力。研学基地吸引了大量长株潭地区的学校组织学生前来研学体验,不少村民通过为研学群体提供食宿服务实现家门口就业,“钱袋子”越来越鼓,乡村振兴更具活力和动力。

(图为团队拜访民宿家庭罗志刚家)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村振兴是文化传承的护翼,从没有公路到户户通水泥路,从崇文重教到成为全国闻名的“博士村”,从勤耕重读到建设全省首个耕读文化馆,获得“全国农村幸福社区示范村”、“国家级终身品牌学习中心”、“长沙市首个廉洁文化示范点”等荣誉……数十年来,秧田村以文促产,依托耕读文化,打造出“博士村特色研学”品牌,盘活了农村资源,带动了乡村振兴。“力耕种、勤诵读。”世代传承的耕读文化,正指引着秧田村在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65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红色文化行三下乡
追寻红色记忆,继承红色基因——为民族复兴注入创新动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的重要时刻,为了增强广大师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归属感,材料与化工学院“追寻红色记忆,继承红色基因”团队于七一建…
暑期“三下乡” | 自动化学院“传承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团7月13日前往会宁红军会师遗址实
暑期“三下乡”|自动化学院“传承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团7月13日前往会宁红军会师遗址实践纪实“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为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
山东理工大学蔚梦疆来实践团博斯坦乡组织农牧民篮球赛
了增强当地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身体素质,蔚梦疆来实践团在2024年7月16日协助博斯坦乡组织举办足农牧民篮球赛。比赛将以村为单位组队,通过淘汰赛的方式决出最终的冠军。篮球赛不仅是一场竞技比赛,发扬竞…
开庭,我是正义小法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普法教育的深入,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知行+志愿服务队以“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进行知识普及,开展“知法于心,守法于行”模拟小法庭活动,通过…
绳之魅力,聚力齐心
体之强健,国之重器。体育课上,学生们因为一根绳子,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因为一场拔河比赛,这个临时组建的班级心与心之间更贴近了。这不仅仅是一场力量之间的较量,更是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考验。一声令下…
蔚梦疆场,篮球飞扬
为了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鼓励青少年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山东理工大学“蔚梦疆来”实践团与新疆昌吉州木垒县博斯坦乡联合举行小初高三个年级的篮球友谊赛。博斯坦乡的五个村分别派代表上场。7月16日…
二师学子三下乡:扎染色彩,支教传递艺术之光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8日电(通讯员吴澄乐)为提高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18日下午,在杨林尾镇三合村,志愿者们…
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革命精神
追寻红色记忆,继承红色基因为了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怀念,铭记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巨大牺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怀,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如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激励人们为国…
深入探访柳州中丹示范区,全面了解力源集团种猪产业
今天我们在广西桂林力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带领下参观了柳州中丹种猪产业示范区。前往柳州前我们与力源育种总监付光栋见面,付总向我们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桂林力源集团的优势:行业势能、企业机制以及行业背景,让…
乡间课堂:观课堂之外,强身健体课
乡间课堂:观课堂之外,强身健体课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18日电(通讯员胡彦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队”志愿者于7月17日上午在仙桃永长河村开展了“户外活动”趣味活动并开展了趣味课堂。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