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贵州省丹寨县“数字技术构建七彩校园,非遗魅力灌溉民族之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别于7月10日和7月11日前往黔东南宁航蜡染基地和丹寨万达小镇学习调研非遗文化,以文化传承不朽,以匠心续写辉煌,在丹寨苗乡中奏响非遗传承的华美乐章。
蜡染,这一古老的中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工艺,昔日称为蜡缬,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似一汪清泉,在历史的长河中汩汩流淌了两千余年;若一朵性灵之花,经过一代代少数民族妇女的巧手培育,竞相绽放在雄奇峻秀的贵州高原上,并且以它那永不凋谢的生命图案,受到无数中外游客的青睐与喜爱……
团队成员与蜡染传承人杨乃金女士合影
7月10日,团队成员对蜡染传承人杨乃金女士进行了采访,在交流中我们得知她自七八岁起便开始学习画图,如今家里的床被和窗帘都由她亲手创作。杨女士提到作为非遗传承人,她由衷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体验了解非遗文化,保护好祖国文明的瑰宝。十四年来,她带领苗寨姐妹们将蜡染技艺转变为增收致富的途径,将贵州民族蜡染产品推广到国内外市场,让蜡染这一原本只属于贵州少数民族地域的古朴手工艺品,也焕发出亮丽的光泽,逐渐被现代人所发现所认知所欣赏,让这朵原本绽放在黔中大地民族的艺术之花为人称赞。
团队成员学习体验蜡染过程
苗族银饰是苗族独特的文化审美、价值传承和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是苗族社会历史记忆的徽记。苗乡有这样一句俗语:“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无银无花不成姑娘,有衣无银不盛装”。苗族银饰于苗族人而言,犹如水之于大海,必不可少。
团队成员与同学们共同学习苗乡银饰制作
银饰花丝闪金光,非遗传承生辉光,为深入了解银饰的制作过程,团队踏上了前往丹寨银匠村的路程。这一古老的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展示了精湛的工艺技能。尽管现代工业发展迅速,许多地方的传统手工银饰技艺逐渐式微,然而苗族却坚守传统,将这一珍贵的工艺代代传承至今。
团队成员与同学们共同传承苗银非遗技艺
黔东南穆天宏银饰锻造体验馆,是一座汇聚传统银饰技艺的宝地。借助丹寨非遗文化的发展契机,穆天宏等一大批手工艺人改变了人生轨迹,踏上了由小做大、融合创新的多元化发展之路。穆师傅在银饰馆中向成员们展示了一件银质小包,并娓娓道来其背后与女儿的动人故事,亲情的深厚情感为这件作品增添了无尽的价值与意义。制作一件完整的银饰需经过烧火、锻打、打磨等九道工序。四十余载精一技,守护千年银花丝,当银饰最终完成的那一刻,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饰品,更是工匠倾注情感的鲜活艺术表达。
苗银非遗传承人穆天宏先生为团队成员展示苗银制作技艺
在石桥黔山,丹寨古法造纸技艺从大山走向世界。“从几分钱一张没人要,到几元钱一张,天壤之别。”在苗乡造纸技艺传承人的带领下,石桥手工彩纸逐渐有了市场,石桥手工白纸也再次为世人所知。在传统工艺基础上,他们创新出了独特的彩色皮纸,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品牌。使用柞树皮、楮树皮、桑树皮等植物纤维作为主要原料,制作过程包括选料、浸泡、蒸煮、捣浆、抄纸、晾晒等多个环节。
团队成员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传承古法造纸工艺
一张纸,九代人,古法造纸的非遗传承。团队成员与研学的学生们共同体验古法造纸项目,与传承人交流学习,让古法造纸这株“深山幽兰”尽情盛放,为非遗“绝活”注入青春气息。当纸浆均匀凝结,朵朵花蕊跃然纸上,古法造纸“活化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重新焕发生机。
团队成员向非遗传承人学习古法造纸工艺
在丹寨县的调研中,团队深入探索了蜡染、银饰和古法造纸等非遗技艺,让非遗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万里蹀躞,路远迢迢,非遗传承道阻且长,仍需非遗传承人和青年一代不畏险阻,踏破坎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们认识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感知传统之美、生活之美,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载体。
文源 贾子龙 黄雅婷
图源 陶明宇 曹宇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70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