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王杰精神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初心党建工作室

中国青年网邳州7月5日电(通讯员 李锦博 刘祥 马星宇)2024年7月5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初心党建工作室”社会实践团队,为深入学习和传承红色精神,前往江苏省邳州市王杰烈士陵园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1965年7月14日,时年23岁的王杰在执行爆破任务时,面对即将爆炸的炸药包,他毫不犹豫地扑上前去,以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的崇高誓言,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王杰烈士陵园始建于1967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而修建。总占地面积59亩,纪念馆建筑面积3300㎡。王杰烈士陵园为淮海经济区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及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学教基地,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国家AAA级红色旅游景区。

在清晨的细雨中,团队成员们尽管衣物被雨水浸透,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坚定,准备踏上这次具有深远影响的实践征程。他们怀着对烈士的崇高敬意,井然有序地步入庄严肃穆的王杰烈士陵园。这座陵园不仅是对英勇烈士的深切缅怀之所,更是承载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

抵达王杰烈士陵园后,团队成员们首先参观了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着珍贵的图片和文物,它们默默地展示着王杰同志在烽火岁月中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王杰同志目光深邃,神情坚毅的肖像画。纪念馆内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历史文物,乃至日记中的每一行文字,皆成为历史的鲜活见证,这些历史的印记,不仅铭记了王杰同志及其战友们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不懈努力,更凸显了革命先烈的伟大与崇高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锦博摄

在纪念馆的一角,设有特殊展区,展示着王杰同志生前使用的物品和留下的手稿。而在这些物品和手稿中,最为珍贵的是王杰同志的日记本。这本日记本记录了王杰同志生前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作为一个革命战士的内心世界。在日记中,他写道:“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这些话语充满了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信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些话语的深刻含义。

王杰纪念馆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是党员干部学习群众路线的重要场所。馆内配备专业的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提供详尽的讲解服务。通过参观学习,大家能够深入了解王杰同志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从而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走出纪念馆庄严的大门,眼前是王杰烈士的陵墓,宁静而肃穆。陵墓前,一块巨大的石碑巍然耸立,上面镌刻着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句话简短而深刻,凝聚了无数先烈们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的精神。王杰烈士正是这一精神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何为真正的英雄气概。他的事迹将永载史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团队成员在王杰烈士陵墓前肃穆站立,默哀完毕后,他们迈着沉重的步伐向王杰牺牲纪念亭走去。这座纪念亭在绿树的环绕下,显得尤为庄严和肃穆。亭内,王杰烈士的雕像矗立,目光炯炯有神,仿佛仍在注视着这片他曾经为之奋斗的土地。雨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雕像之上,为其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更显庄重而神圣。

走出纪念亭,团队成员们围坐在亭前的石桌旁,开始分享各自对王杰烈士事迹的感受和体会。他们谈论着烈士的英勇事迹,讲述着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泪光。他们深知,正是因为有了像王杰烈士这样的英雄,才有了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

在参观结束后,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初心党建工作室”社会实践团队与王杰烈士陵园签署河南工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协议书,此举不仅标志着双方合作关系的正式确立,更是对红色基因传承和革命精神弘扬的具体体现。

此次合作旨在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使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王杰烈士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热情。同时,期望通过此类活动,促使大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展望未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与王杰烈士陵园将保持紧密合作,共同策划和组织一系列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将涵盖参观烈士陵园、烈士事迹讲解、志愿服务以及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大学生们提供亲身体验革命先烈崇高精神的机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双方将携手努力,共同为红色基因的传承、革命精神的弘扬以及优秀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为实践队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星宇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73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渠韵飘扬进人心,凿石忆苦励前行
“渠韵飘扬进人心,凿石忆苦励前行”,为进一步弘扬红旗渠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4年7月19日“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走进了安阳市CBD公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旗渠凿石体验和知识问答活动。宣讲队员们身着…
笔墨绘红旗渠水韵,丹青扬红旗渠精神
峭壁悬崖不畏难,红旗渠畔笑开颜。无私奉献传佳话,艰苦奋斗谱新篇。我很荣幸作为“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的一员参加了此次的活动。今天,我带着一颗充满期待与热忱的心,踏上了前往教育学院支教社区——…
熠星游学启智程,点亮心灯照孤行
熠星游学启智程,点亮心灯照孤行2024年7月16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昭明实践团的成员们带领禾润儿童康复中心的孤独症儿童前往徐州市图书馆,开展主题为“熠星照路,游学启心”的游学活动。活动旨在帮助孤独症儿…
资源学子暑期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赴陕西杨凌进行社会实践
为了深入了解当今时代乡村发展的新模式,探寻乡村发展新动态,将专业知识同乡村振兴相结合,为乡村的改革和发展焕发新活力。7月16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赴陕西杨凌“入乡村,振兴魂”暑期社会实践…
湖北学子三下乡:乘青春之风,绘制乡村振兴蓝图
湖北学子三下乡:乘青春之风,绘制乡村振兴蓝图湖北武汉7月19日(作者黄骏豪)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乡村的发展与路径,为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
长大学子三下乡:洛畔致富耀“薯“光,乡村振兴谱华章
为深入洞悉乡村振兴战略在在基层的落地生根之况,推进乡村振兴与科技发展。7月18日,长安大学赴陕西洛川“青智创丰景,聚力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洛川县陈家洼村对当地红薯种植产业展开了实地调研。结合…
渠水悠悠载岁月,爱心奉粥暖人心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日…
佳“偶”匠心突击队专访篇|文化守望 ,木偶新章——刘冰
文化守望木偶新章他手中的木偶不仅仅是简单的道具更是他心中故事的讲述者舞台上的灵活操控每一步都凝聚着他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和对传统的深刻敬畏人物简介刘冰,于2022年开始从事高州木偶戏的传承工作,是一位…
红旗渠精神之旅: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见证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里,红旗渠宣讲队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前往红旗渠纪念馆及分水闸,进行了一场深入骨髓的参观学习与宣讲实践。这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追溯,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每一位宣讲…
二师学子三下乡:感恩教育化春雨,品德培养润心田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毕琳娜)为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感恩,7月1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