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
中国青年网安徽7月19日电(通讯员 王银生)为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引领文明旅游新风尚,助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雨山湖暑期实践团于2024年7月4日来到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湖公园进行景区垃圾清理,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实践团通过对景区的垃圾清理经历,深深感悟到了文明旅游的重要性。
景区烟头问题亟待解决
在美丽的景区中,本应是清新宜人的环境,如今却出现了令人忧心的景象——烟头遍地。
走进景区,道路旁、草丛里、休息区,烟头随处可见。这些小小的烟头不仅破坏了景区的美观,也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
游客们在欣赏风景、放松身心的同时,随意丢弃烟头的行为十分不文明。一个烟头虽小,但却反映出部分游客环保意识的缺失。长此以往,烟头可能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不良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实践小组在雨山湖公园内发现较多烟头,他们主要集中在提供休息的凉亭和座椅旁边。
(图为实践队员王银生,张云龙拾取座椅旁的烟头,中国青年通讯员杨子夫供图)
为了还景区一个整洁的环境,实践小组呼吁广大游客提高自身素质,将烟头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同时,景区管理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宣传,设置更多的吸烟区和警示标识。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这片美丽的风景。
景区塑料瓶污染之痛
实践小组在公园的各个角落都能发现塑料瓶的身影,溪边、树下、石缝中,甚至是排水管道里,它们无处不在。这些塑料瓶不仅破坏了景区原本的和谐美感,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塑料瓶难以自然降解,会长期占据土地资源,影响土壤质量。而且,如果塑料瓶进入水域,还可能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
(图为实践队员杨子夫在公园内拾取的塑料瓶,中国青年通讯员张丙瀚供图,)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实践小组呼吁游客应当增强环保责任感,自觉将塑料瓶投入垃圾桶。景区方面也需合理增设垃圾桶,并加强环保宣传,共同守护景区的美丽与纯净。
景区湖中的垃圾之殇
实践小组还发现,雨山湖公园中的湖有较多垃圾,湖面漂浮着各种各样的垃圾,有塑料袋、饮料瓶、食品包装等。这些垃圾不仅破坏了湖水的美感,更严重影响了水质和生态平衡。
对此,实践小组认为这些垃圾可能是游客随意丢弃的,也可能是被风吹入湖中。它们在水中浸泡、分解,释放出有害物质,对水中的生物造成伤害,也使得湖水变得污浊不堪。
(图为实践队员张云龙,武文凯对于漂浮在湖边的垃圾进行清理与收集,中国青年通讯员张丙瀚供图)
景区的湖,本应是清澈如镜、波光粼粼的美景所在,然而如今却被垃圾所困扰,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游客提升自身素质,不乱扔垃圾。景区也应加强管理,设置警示标识,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让美丽的湖重新焕发生机。
一步之遥的垃圾桶
在景区的垃圾桶旁,实践小组常常能看到未能准确投入桶内而散落在垃圾桶旁的垃圾。
尽管景区设置了垃圾桶,但部分游客在丢弃垃圾时,可能由于距离较远、未加留意或缺乏环保意识等原因,未能将垃圾完全丢进桶中。这不仅影响了景区的整洁美观,还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
(图为实践队员武文凯拾取垃圾桶旁垃圾,中国青年通讯员张丙瀚供图)
这里实践小组希望游客能够提升自身素质,增强环保意识,多走几步将垃圾准确地投放到垃圾桶里。
垃圾的分类回收
最后,实践小组将收集的垃圾进行集中分类,严格按照要求将其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并将其投入到景区旁的垃圾分类站。
(图为垃圾分类站,中国青年通讯员杨子夫供图)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小组深刻了解了景区的环境现状,也感受到了垃圾给景区带来的危害,小组成员深刻的进行了反思,对过去是否有以上行为进行了思考,对文明旅游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希望游客们能做到文明旅游,保护环境。
文明旅游、保护环境不应仅仅被视为个人的道德选择,更应上升为一种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不仅仅是为了当前的美景得以保留,更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继续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和人类文明的瑰宝;不仅仅是对物质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升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75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