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画笔绘青花,支教传文化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知行+志愿服务队

近日,在新街二小的支教课堂上,一场充满创意与文化韵味的青花瓷绘画活动热烈展开。支教老师将青花瓷文化带进了课堂,通过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讲解,为孩子们展现了青花瓷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眼中闪烁着对青花瓷这一古老艺术的好奇与向往。

讲解过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开始在纸上绘制属于自己的“青花瓷”。他们以稚嫩的笔触、大胆的想象,勾勒出各种独特的图案。有的孩子模仿传统的青花瓷花纹,绘制出精美的缠枝莲、牡丹等图案;有的则发挥创意,将现代元素与传统青花瓷风格相融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教室里一片安静,只听见画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孩子们专注于自己的创作,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他们对青花瓷的理解和热爱。支教老师穿梭在孩子们中间,不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幅幅充满童趣和创意的青花瓷画作呈现在眼前。这些作品虽然略显稚嫩,却饱含着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传承之心。通过这次画青花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提高了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支教老师们用这样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让古老的青花瓷艺术在这片小小的课堂里绽放出新的光彩。

此次支教课堂上的青花瓷绘画活动,是一次文化的传递,也是一次心灵的滋养。相信这些孩子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会继续探索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的力量照亮他们的成长之路。

图为同学们在课堂上用画笔画出“青花瓷” 知行+志愿服务队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80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寻访特色产业,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长安大学赴河南南阳暑期社会实践队调研仲景宛西制药有限
张仲景,南阳涅阳县(今南阳邓州市)人,被尊称为“医圣”。张仲景行医游历各地,写出中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伤寒杂病论》,是后世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仲景宛西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仲景…
青春对话乡村,耕耘绽放教育之花
为了积极响应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这个暑假,我有幸作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来到了位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万和镇的解河小学。我们以“乡村振兴”“爱心支教”为实…
推广普通话,助力新征程
推广普通话,助力新征程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精神,贯彻落实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贯彻精神。曈芽志愿服务队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爱心小学为根据地,于2024年7月20日开展了“推广普通话”社会实践…
柿韵乡村——甜柿产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探索助农文旅游新模式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黄冈市积极探索甜柿产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开创了助农文旅游的崭新模式。7月5日,湖北学子组成的“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黄冈市錾字石村开展调研,探究当地发展的新渠道,新业态…
湖北学子三下乡:大学生实践团深入农村,共探甜柿子种植
本网讯(通讯员何雪琪)七月七日,一支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远服务队的大学生踏上了前往荆门市东宝区马集村的征途。他们此行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甜柿子产业生产…
“青花”之韵在支教课堂:传承学习进行时
在新街二小的支教文化素养课堂上,近日展开了一场关于青花瓷的学习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支教老师将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艺术特点等内容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呈…
“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文化根基”新时代淮南文旅产业发展调研团队
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文化根基——新时代淮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纪实(淮南讯)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文化自信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文旅产业作为传承文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正迎来前所未有的…
南京工程学院学子赴如皋市红十四军公园深化红色文化学习
导语:7月15日至20日,南京工程学院的学生前往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的红十四军公园,参加一场深入学习红色文化的教育活动。该公园是江苏省唯一反映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景区,也是纪念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在…
支教课堂:走进少数民族服饰的绚丽世界
在新街二小的支教课堂上,近日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学习少数民族服饰。此次课程旨在增进学生们对多元民族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文化包容意识和审美素养。支教老师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收集了丰…
“乡村绿”和“青春红”的交汇,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宜都市2024年7月18日电(通讯员陈黎阳)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强思源”暑期实践队7月11日来到了宜都市高坝洲镇展开了为期13天的支教活动,以此来助力高坝洲镇中坪村和陈家岗村的教育发展,促进当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