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渝东南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现状,7月11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苗”笔生花乡村振兴暑假社会实践团队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下文简称彭水县)对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和谐人居,振兴生态
在访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彭水致力于建设和谐人居环境,助力乡村生态振兴,积极保护土壤、完善垃圾分类。房前屋后的“蜂文化”彩绘图案与楼房、远山雪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彭水县在土壤污染防控方面抓保护,重监管,推进土壤污染防控出实绩。近年来,彭水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公众参与”的原则,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重心,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科学管理,绿色发展;党政推动,全民参与;示范引领,持续推进;制度保障,长效管理;因地制宜,城乡统筹”是彭水县坚持的原则,在访谈中,实践队员了解到,近年来,彭水县以城市和乡村生活垃圾治理为重点,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注重物质和精神奖励的双重激励。全面展开了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全面提升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为打造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加快分类投放收集系统的建设,根据不同类型和量级的生活垃圾,科学合理布置了分类收集容器和桶站等设施。积极推广有效的分类投放模式,如撤桶建站、定点定时投放和监督指导,引导居民精准便捷地进行垃圾分类,逐步提升分类质量。同时完善了分类运输系统,建立了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相衔接的运输网络,根据实际需求配备了分类运输设备。同时,依托现有的环卫收运体系,建立了包括有害垃圾、医疗废弃物和可回收垃圾在内的完善收运体系,逐步实现了厨余垃圾与其他类型垃圾有效分离,确保有害垃圾的单独收集和运输。
图为团队成员走访调研乡村街道。通讯员刘立夫 摄
和美人文,丰富文化
提到少数民族自治县,负责人告诉团队成员:现今,彭水县注重保护生态民族建设。乡村振兴并不等同于大拆大建,而是要把彭水这些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彭水自治县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示范引领、因地制宜、群众主体、循序推进的原则,2024年,力争创建完成1个巴渝和美乡村示范镇、10个巴渝和美示范村、100个巴渝和美乡村达标村、60个以上巴渝和美院落。
图为实践团队对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通讯员刘立夫 摄
富足宜业,振兴经济
在进行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彭水自治县大力发展“一主两辅”产业,以打造红薯之都为主,中药材、畜牧养殖为辅,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稳增收,守住了农村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众的“钱袋子”。在产业发展方面,逐步提高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比例,协调实施乡村产业“321”工程,重点支持产业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龙头带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继续用好小额信贷、“富民贷”等各项惠民金融支持政策,协调实施好到户类产业帮扶项目。在就业帮扶方面,通过推送就业岗位、公益就业安置、就业帮扶车间、支持就业创业等措施,管好用好就业帮扶车间,促进农村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图为彭水县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向团队成员介绍当地乡村振兴现状。通讯员刘立夫 摄
生态文明理念润民心,乡村环境建设助振兴。通过本次调研,团队成员深刻地认识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宜居,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理念彰显宜居乡村设计和规划的价值取向,昭示宜业乡村产业振兴的方向,契合和美乡村自然生态和生活环境改善的内在要求。生态振兴的重任在于青年,青年作为社会中最活跃、最有活力的人群,应当主动承担起生态振兴的责任,为生态振兴提供青年智慧,注入青年活力,让生态振兴成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支撑点。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彭水县农业农村委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合影。通讯员刘立夫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85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