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农学子走进乡村:探索乡村振兴成果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智慧农业

华农学子走进乡村:探索乡村振兴成果

7月11日至17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确山县盘龙街道罗岗社区调研学习,实践团走访参观了生态有机葡萄采摘园和河南菡艺日化科技有限公司。队员们在深入农村,走进企业,与农户面对面的过程中,深入了解确山县农业发展现状,探索乡村振兴成果。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葡萄即将完全成熟,今年的长势很好,应该能卖出不错的价钱”“欢迎同学们下次继续过来品尝葡萄,喝葡萄酒!”在罗岗社区宏恩农业生态有机葡萄采摘园农田里种植着20多亩葡萄,阳光玫瑰、郁金香、金手指等优质品种葡萄裹着“白色外衣”,整齐排列在大棚中。采摘园负责人张宏亮微笑着带领实践团进入采摘园,实践团成员们在张宏亮的指导下上手采摘并品尝葡萄,色泽诱人、甜美多汁的葡萄让实践团成员们赞不绝口。张宏亮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道:“为保障葡萄的绿色生态,提升葡萄品质,在葡萄生长期会采取套袋方式来避免农药遗毒残留和虫害寄生,最后产出的葡萄不仅甜度很高,风味也是绝佳,让人百吃不厌。”

张宏亮进一步表示:“这里的葡萄用的都是来自村里养殖场的有机肥,种养相互促进,一份土地能获得两份收入。在传统运输和销售方式的基础上,我们还积极采用电商物流形式销售葡萄,目前国家在这方面也有相关政策支持,村里也设立了专门的电商物流社区服务站来拓宽农产品销路,有效带动了村民们增收致富,保守来说,现在种植葡萄一亩地的收入能达到五千至六千元。”据实践团了解,张宏亮还创办了畜牧专业养殖合作社,探索种养结合的循环发展模式,养殖场内动物产生的粪便经处理后会通过管道设施进入葡萄园内,成为葡萄树天然有机肥料,有效解决养殖业污粪排放问题,形成绿色生态的有机循环。

因地制宜: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中之重。走进罗岗社区菡艺日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皂角产业基地,一排排皂角树的树干上长满了皂角刺,众多沉甸甸的皂角挂在枝头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确山县这里适宜种植皂角,园区里种植着1000多亩皂角树。皂角树浑身上下都是宝,以天然皂角为原材料生产的洗衣液、洗洁精和皂角米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我们秉承天然、环保、绿色、健康的理念,每一款产品都经过精心设计和研发。”在商品展示车间,公司负责人李亿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公司产品和种植规模时说道。李亿表示:“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我们通过实施订单农业扶持和技术推广等方式帮扶了近200户贫困户脱贫,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据了解,李亿自2009年从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后就返回家乡打拼,在2013年创办光照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在2019年成立菡艺日化科技有限公司。从农民合作社到科技有限公司,李亿用小皂角托起农民增收致富梦,用切实的行动助力了乡村振兴。作为扎根确山县的重点带贫企业和特色产业,菡艺日化科技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发展高效产业,立足良种培育、苗木培植、推广种植和公司收购等关键环节,成功探索出了皂角闭环经济产业带,科学有效地将当地生态优势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动力。

李亿还以自己考取农艺管理师和碳交易师的经历勉励实践团成员树立“专精特新”思维,怀揣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知,提升农业实践能力,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属于华农学子的青春力量。实践团成员宋雨航感慨道:“作为农科学子,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实际情况。我希望以此次社会实践为契机来深化所学理论知识,不断培养实践能力,努力将自身所学知识回馈到家乡的建设中,为农村发展注入更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90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山航学子在行动: 红心铸魂归故里,小陶绘梦启新篇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乡村振兴促进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山东航空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建…
屠呦呦旧居陈列馆启示之旅 ——“风清正气颂廉洁”弘扬开展清廉建设社会实践活动感悟
屠呦呦旧居不仅是她儿时居住和成长的地方,我想也会是她科学研究灵感的重要来源之一。作为一名光荣的入党积极分子,参观屠呦呦旧居并了解她的先进事迹,深刻体会屠呦呦先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以及勇于创新、甘于…
’传承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观马鞍山博物馆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大家好!在这个炎炎夏日,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马鞍山博物馆。参与马鞍山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与知识拓展…
踏古寻迹,醉心滕王阁--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通讯员徐秀媛)赣江之畔,古韵悠长,滕王阁巍峨耸立,如同一座历史的灯塔,引领着人们探寻那大唐盛世的辉煌。近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怀着对滕王阁的敬…
中警院“信风·藏蓝星火”志愿服务队乡村振兴在行动
为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三下乡”与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2024年7月19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风创新实践团“信风·藏蓝星火”志愿服务队成功与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人民政府完成对…
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园艺科技学院“大美青龙·魅力乡村”实践团-7月21日通讯
2024年7月21日,是实践团来到塔沟村的第二天。昨天实践团已经和村干部完成了交流对接,掌握了塔沟村的一些基本情况。今天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参观村庄,系统、全面地了解塔沟村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现状,以便于日…
化作微光,照亮乡村教育路
2024年7月7日,作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我怀着憧憬又忐忑的心情跟谁志愿服务队的脚步来到了随州市随县万和镇解河小学,开启了为期十多天的支教之旅。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我踏上…
穿越时光礼赞,探寻南昌记忆
7月1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调研队(以下简称“椽承队”)前往江西省新四军军部旧址调研学习。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它们静默地伫立,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不朽的精神。新四军军部旧址纪…
南财学子三下乡:脚下良田千万亩,只爱家乡一寸土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为了探究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如何进一步推进集…
寻“常”史陈——新媒人探索常州史陈家村的乡村振兴故事
7月6日至8日,由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青马班组建的“寻‘常’史陈”乡村调研实践团队一行8人相约来到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东桥史陈家村,围绕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