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阳新文化馆之行:民俗文化的探寻与传承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拾遗”志愿服务

为深入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走进阳新文化馆,展开了一场对民俗展览馆的深度参观以及参与视频讲解课的活动。

阳新文化馆的民俗展览馆,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的队员们怀着敬畏与期待的心情,踏入了这座承载着地域民俗文化精髓的场馆。

一进入展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阳新民俗地图,详细标注了各个乡镇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技艺。队员们围拢过来,仔细研究着地图上的每一个标记,仿佛要从这简单的线条中,窥探出这片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

沿着参观路线前行,队员们来到了农耕文化展区。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农具,有木质的犁、耙,还有石制的磨盘和舂米臼。这些农具虽然已经陈旧,但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过去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场景。队员们认真观察着每一件农具的构造和用途,不时低声交流着。

在民间手工艺展区,精美的阳新布贴作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色彩鲜艳的布料,经过巧妙的剪裁和拼接,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案,有花鸟鱼虫,也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队员们对这些布贴作品的精湛工艺赞叹不已,纷纷拍照记录。

接着,队员们来到了民俗服饰展区。这里展示了阳新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服饰,从古朴的汉服样式到近代的改良服装,每一件都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观念。队员们仔细对比着不同服饰的款式和细节,感受着时代的变迁在服饰上留下的印记。

展览馆的一角,摆放着一组传统的民间乐器,有二胡、笛子、锣鼓等。队员们好奇地拿起乐器,尝试着演奏,虽然不成曲调,但却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探索。

参观完民俗展览馆后,队员们来到了视频讲解课的教室。教室宽敞明亮,多媒体设备一应俱全。大屏幕上,播放着精心制作的民俗文化视频。视频从阳新的历史渊源讲起,详细介绍了当地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讲解员结合视频内容,为队员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讲到阳新独特的民间舞蹈时,视频中播放了精彩的表演片段,队员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被那优美的舞姿和欢快的节奏所吸引。

在介绍阳新的传统节日习俗时,队员们了解到了许多有趣的细节,比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端午节的包粽子比赛等。讲解员还特别提到了一些逐渐消失的习俗,引发了队员们对民俗文化传承的思考。

视频讲解课结束后,队员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分享自己在参观和听课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有的队员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对家乡的民俗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有的队员则提出,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活动期间,“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的队员们还积极与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交流,了解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现状及面临的困难。工作人员介绍说,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但由于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限制,仍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队员们表示,愿意发挥志愿服务队的优势,为阳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计划通过组织宣传活动、开展民俗文化培训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阳新的民俗文化。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文化馆的外墙上,“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结束了一天充实而有意义的活动。队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思考离开,他们深知,这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工作等待着他们去完成,以守护和传承阳新这片土地上珍贵的民俗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94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武汉凤凰城社区携手大学生,共话辛亥革命历史记忆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其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2024年7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武汉市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武汉市凤凰城社…
教师成长之路——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时间飞逝,在大学的假期很快就结束了,可是我还是沉醉在自己寒假社会实践的收获中。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托举一片阳光——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感
为了在短暂的暑假里来充实自己,为自己以后的教书生涯积累经验,为了清楚知道成为一个老师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实践出真理,我报名了我们班暑假三下乡的线下活动,走进校园,接近学生。这次三下乡主要的任务…
廉洁之光:在屠呦呦旧居陈列馆中的心灵洗礼
社会实践为高校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研究问题提供了宝贵契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参加社会实践,让我们明白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
厚植乡村文明之风 激活孝德文化基因
而后,实践队员去到了芙蓉山生态园,对于佃国书记展开了深入的采访。于书记介绍说,小岭村是他一手打造出来的美丽村庄,在建设新农村的时候,于书记充分激发村民的积极性,解放村民思想,本着不浪费一寸土地…
绘就乡村美丽画卷 展现老街焕新色彩
近年来,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山东省各地在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方面都得到显著的成果,绿色发展理念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此背景之下,曲…
篮下诗韵,史海逐梦——“七彩假期”课堂第三天纪实
本网讯(通讯员:许思洋)2024年7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赋能“暑假学堂”志愿服务队入杨柳池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有三日。志愿者们在开展特色课程的同时,也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健康。通过课堂活动…
青春探寻:大学生与尾笔村委书记共绘乡村治理新篇章
近日,在炎炎夏日的怀抱中,志远大学生们踏上前往尾笔村的征程,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乡村治理的现状与挑战,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在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们有幸采访了尾笔村…
柿子喜人心,下乡调研助农兴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柿子喜人心,下乡调研助农兴此次调研以柿子产业为重点,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旨在收集第一手资料,为今后的农业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实地走访后,调研团队与…
三下乡感悟收获: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暑期将至,悠悠夏日长。从火车转至私家车,几个小时的车程,2024年7月7日下午,我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抵达随县万和镇解河小学。映入眼帘的是被晚霞笼罩的群山,杂草丛生的乡间小路以及设备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