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浅寻乡村人口流动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冯娅琪

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18日电(通讯员 冯娅琪)为了解山东省乡村人口流动、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基本情况,激发地理学子运用所学知识保护耕地、建设家乡的热情。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的全体队员在指导教师孙丕苓老师的指导下,于7月13日前往青岛市、烟台市、德州市、临沂市、泰安市、潍坊市、日照市七个地市的十多个村庄,同时开展关于丘陵地区耕地利用情况的调查工作。

实地调查,深入了解

实践队员们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丘陵地区农村的土地利用现状、耕地“非粮化”和土地细碎化等相关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建议和措施提供依据。 同时实践队员们也进入农户家中进行访谈,了解农户进行耕地“非粮化”的原因,结合当地情况和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图为实践队员实地采访当地农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娅琪 供图

理论联系,现实对接

目前,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而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空间载体,因此,乡村人口与耕地动态变化亟需关注。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期促进乡村发展。在如今,如何通过乡村振兴留住人口以及合理引导耕地非粮化成为中国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中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运用所学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知识,将理论联系实际来寻找人口流动与耕地“非粮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实践过程与农户交流中,锻炼自身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实践队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乡村人口流动是农民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在市场条件约束下,劳动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重新配置的结果。

“年轻人为了养家糊口都去城市里面打工,只留下我们这些老人和小孩。”访谈过程中,一位看孙女的老奶奶这样告诉实践队员。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使得城市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劳动力转移呈现出的选择性特征,实质上是一种农村资源的单项流动,使得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呈现出老龄化、低素质化的特征。劳动力转移形成了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也促使良田种植从粮食作物变为经济作物,耕地逐渐“非粮化”,对未来国家粮食安全形成潜在威胁。

通过走访调查,绝大多数村民对于耕地非粮化、永久基本农田的政策比较了解,村镇也根据上级部门的指导文件和本地实际情况基本开展过禁止耕地非粮化的相关宣传工作。

图为实践队员实地参观农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娅琪 供图

分析总结,继续前行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先后走访十余个村落,共收集调查问卷三百余份,访谈了几十余户人家。在调查结束后,“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根据村民口中详细地了解了耕地利用情况,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与总结,尽力地去厘清乡村人口流失、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因素、发生机制以及二者的关系,为耕地未来更好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参考。

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仍在增加,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粮食产需仍维持紧平衡状态。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市场不稳定,必须以稳定国内粮食生产来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此外,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各地区都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和义务,要切实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应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加大耕地“非粮化”宣传力度,增加补贴和就业岗位以减少乡村人口流失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而青年作为时代责任的担当者,也应增强耕地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相关志愿服务与实践活动、树立起社会责任感,为保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娅琪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97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回忆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七十多年前,革命前辈们怀抱着坚定的信念,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为进一步提高当代青年对红色足迹,红色精神的了解……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探访革命圣地,回味红色经典

为更好地传承、发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寻找先烈的革命历程,从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2022年7月15日,“踵事增华小分队”成员前往了山东省邹平市的……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峥嵘岁月豫西忆 英雄精神绽光芒

古橿的枝叶随风轻摇,红寨山下的屋墙满载历史尘烟。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民曾在汝州留下光辉的革命足迹。为追溯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022年7月17日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踵事增……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不忘烈士洒热血,传承基因弘精神

古橿的枝叶随风轻摇,红寨山下的屋墙满载历史尘烟。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民曾在汝州留下光辉的革命足迹。为追溯红色历史,传承红色血脉,2022年7月17日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踵事增……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缅怀革命英烈,铭记历史使命

青山埋忠骨,素菊慰英魂。烈士伟绩,百代流芳。为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22年7月19日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踵事增华”小分队成员前往来到邓州市烈士陵园,开展……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革命老区焕发新生机
为探索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新态势,近日,中国矿业大学井冈山之行学习实践调研团动身前往革命摇篮井冈山,走进茨坪镇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深入挖掘井冈山当地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探寻革命历史脉络与红色…
深入基层,播种文化
深入基层,播种文化——数链城乡,智汇家园实践队第一次线上会议顺利召开为深入贯彻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念,推动文化扶贫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数链城乡,智汇家园”实践队于2024年7…
品淮北史韵,赏博物风雅
2024年7月15日,淮北师范大学“百年百图展党史,点亮八皖谱新篇”志愿活动志愿者前往淮北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而文物和文化遗产具有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直抵人心…
二师学子三下乡:垃圾分类我在行 争做环保小卫士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2日电(通讯员李紫璇)为了培养小朋友的环保意识,促进小朋友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7月22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在黄荆小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会议…
以文化扶贫为核心,共筑社区精细化治理新篇章
以文化扶贫为核心,共筑社区精细化治理新篇章社区治理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石,其精细化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至关重要。为深化社区治理体系,构建多元共治的新格局,并特别聚焦于文化扶贫领域,曲阜师…
走进昌邑县山阳村:葡萄铺就甜蜜路,串起富裕梦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18日电(通讯员张鑫)当前,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及严格保护耕地政策的大背景下,昌邑县山阳村积极探索耕地“下山”林果“上山”的优化布局之路。一方面,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生产…
青春力量点亮文化之光,数链城乡共筑安全美好家园
青春力量点亮文化之光,数链城乡共筑安全美好家园为了深化文化扶贫工作,同时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与文化素养,2024年7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数链城乡,智汇家园”社会实践队返乡后,积极投身社…
农田保护躬行实践,粮食安全警钟长鸣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18日电(通讯员张鑫)粮食安全是国之根本。耕地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资源,近年来却出现“林果化”倾向。7月12日-18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团队走进了…
追寻红色足迹,探寻红色精神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穆清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前往了威海,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与学习,深刻领悟红色精神,传承革命遗志。开展线下会议,制定实践计划为了更好的完成实践任务,前往实践前穆清社会…
“柚”见长田|踏入陇陇茶山,探索“茶旅融合”
“柚”见长田|踏入陇陇茶山,探索“茶旅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为进一步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以青年之力助推乡村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