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声,艺海璀璨之花实践纪实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也是连结民族情感的重要基础。在7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古韵新声”社会实践队踏上了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墨柳腔的旅程。本次实践的目的是深入调研即墨柳腔,一种源远流长的地方戏曲艺术,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传承之旅。
在实践开始前,古韵新声”社会实践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深入有效的学习体验。充分了解背景资料,研究柳腔历史与文化并查阅相关文献与资料,为实践提供理论基础。确定实践目标与计划,设定具体的实践目标,制定详细计划,确保每一步都有明确的任务和时间节点。根据团队成员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分工,确保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准备好物资与设备,确保能够记录下宝贵的实践资料。团队成员尹嘉伊提前与取得联系,确认了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和采访对象的可行性。
7月16日,实践队前往青岛市即墨区即墨柳腔艺术中心,观看即墨柳腔剧团举行的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演出中,演职人员带来了《姊妹易嫁》《李菊红观花灯》等经典剧目选段和手势组合《茉莉花》、刀枪把子、水袖等表演。她们动作娴熟优雅,唱腔优美动听,富于变化,一颦一笑、一步一韵间尽显扎实的戏曲功底。实践队队员沉浸于柳腔的魅力之中,深深的感受到了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一场戏剧的盛宴。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的柳腔表演剧目《姊妹易嫁》。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演出结束后,实践队队员对即墨柳腔剧团演职人员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实践队队员了解到,柳腔是形成于即墨、平度交界的大沽河流域,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青岛地区独有的一个地方剧种,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它和苏北的淮海小戏、山东的五音戏、柳琴戏等剧种有一定的近缘关系。与茂腔有着亲缘关系,被称为“姊妹花”,同被誉为“胶东之花”。乾隆年间,即墨以西水旱、虫灾相继来袭,群众背井离乡,来即墨者甚多。即墨县以西各县的群众背井离乡,四处逃散,来即墨者甚多。因乞讨困难,便利用他们当地的小调,在乞讨时演唱。当时灾民演唱的曲调即流传于民间的“肘鼓子”腔,巧妙的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融,犹如珠联璧合,形成这独特的艺术形式。传到本地又称‘本肘鼓’。柳腔就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
手眼身步传神韵,唱念做打皆功夫。演职人员分别为实践队队员展示了小快枪、单刀枪、棍花等高难度动作技巧,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在诉说一段动人的故事,令队员们惊叹不已。实践队队员也有幸受演职人员邀请上台接受指导,通过“讲”“演”“学”“做”相结合的方式,演职人员现场指导实践队队员练习“手、眼、身、步”各种动作的风格韵律,让她们在趣味互动中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
图为实践队员向演职人员学习柳腔经典表演动作。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实践队队员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即墨柳腔的发展现状,随后走访了即墨地区的多个社区和乡村。在走访中我们发现,许多当地居民对柳腔的了解并不深入,甚至有人对其知之甚少。百年即墨柳腔,有着十足的古韵,虽然柳腔从古到今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想要在“文化日日新,生活月月异”的新时代洪流中屹立不倒,柳腔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难在人才的缺乏。传艺之人老,学艺之人少,使柳腔传承极其尴尬。其次,难在语言的突破。过于“纯正”的即墨方言,使它不可能传播得更远。再次,难在市场的开放。
图为实践队员在社区进行走访。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古韵新声队的队员们深感传承和弘扬柳腔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创新是传统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他们建议,应该加强对即墨柳腔的宣传力度,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扩大其影响力;同时,鼓励和支持艺术家进行创新尝试,使传统艺术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在实践的最后,古韵新声队向当地文化部门提交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即墨柳腔传承与发展的建议。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当地文化部门的高度评价,并被邀请在未来继续参与即墨柳腔的保护和推广工作。
这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对即墨柳腔的深入探索,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也是一次对传统文化传承意义的深刻体验。古韵新声队的队员们表示,他们将继续关注并参与到即墨柳腔的保护工作中,将继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古韵新声社会实践队合照留念。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99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