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雕花剪纸,留住历史的痕迹
中国青年网鄂州7月20日电(通讯员 梅雨兴)7月2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鄂州雕花剪纸实践团队在鄂州吴都小学学习雕花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州雕花剪纸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团队特别邀请到了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鄂州雕花剪纸项目省级传承人曹小琴老师,此次担任实践团队学习雕花剪纸课程的主导老师。本次课程曹小琴老师分别从鄂州雕花剪纸的起源、历史发展过程及优秀代表人物三个方面为实践团队详细介绍,在曹小琴老师讲解下,实践团队对鄂州雕花剪纸有了初步了解。
在课程开始前,曹小琴老师做简单自我介绍之后就是课程正式开始。首先是课程第一阶段,曹老师从第一个方面介绍鄂州雕花剪纸的起源。鄂州雕花剪纸历史悠久,源于1600多年前的民间花样剪纸,因剪纸图案精巧细腻,主要用作昔日女子绣花底样、装饰服饰和生活用品,故俗称“花样子”。旧时鄂州为武昌县,早年的《武昌县志》中就有清代光绪年间雕花剪纸发展状况的记载,从南北朝开始,鄂州就流行剪纸艺术。
图为曹小琴老师向实践队员讲述雕花剪纸的起源。通讯员 容菲 摄然后是第二个方面介绍雕花剪纸的历史发展过程。1885年,鄂城开始形成带徒学艺、专事花样制作出售的雕花剪纸行业;1935年鄂城花样剪纸工会成立,会员达到150人,剪纸艺人活动范围遍及周边五省,在以鄂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域内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剪纸行业;建国前,雕花剪纸艺人身背花样箱,手摇花样鼓,走村串户,出售花样;直到20世纪80年代,鄂州雕花剪纸一直是百姓日常生活中或节日里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最后是第三个方面,曹老师向队员介绍几位优秀的雕花剪纸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只见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滔滔不绝,眼里是带着光的,或许就是这份热爱让老师坚持到现在,原本安静的教室,此刻连窗外树叶轻微的沙沙声都显得格外清晰,实践队员一个个挺直了脊背,目光紧紧跟随着老师的一举一动,脸上的表情随着老师的讲述不断变化,时而沉思,时而恍然,那专注的神态仿佛时间都为之停滞,没有一丝杂音,没有一个小动作,足见队员们听得非常认真。
图为实践队员们学习雕花剪纸的初步成果。通讯员 梅雨兴 摄接下来是课程第二阶段,曹小琴老师为团队成员精心准备了齐全的工具和材料,包括色彩斑斓的纸张、锋利的剪刀以及刻刀、柔软的垫板等。她首先向大家展示了一些精美的雕花剪纸作品,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了这门艺术的魅力,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接下来,曹小琴老师开始详细讲解设计图案的要点。她强调,图案的构思是剪纸的灵魂,既要考虑美观,又要注重可操作性。她鼓励团队成员从生活中汲取灵感,或是借鉴传统图案中的元素,先在纸上轻轻勾勒出草图,初步确定主题和大致的元素布局。在折叠纸张环节,曹小琴老师亲自示范,耐心地讲解不同折叠方式所带来的对称效果。她手把手地指导团队成员根据设计需求,将纸张进行准确对折、三折甚至更复杂的折叠,为后续的剪裁打下基础。进入剪裁和雕刻环节,曹小琴老师更是全神贯注地指导每一位成员。她教导大家如何稳稳地握住剪刀,沿着事先画先画好的线条流畅地剪下多余部分。对于那些细微且复杂的图案,她则细致地演示如何使用刻刀,一点一点地雕琢出精美的细节。她不断提醒大家要保持耐心和细心,确保每一刀都精准无误。
图为曹小琴老师为实践队员示范雕花剪纸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通讯员 郭紫婷 摄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是课程的最后阶段,队员围坐在摆满工具和材料的长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专注与认真,面前摆放着剪刀、刻刀、色彩鲜艳的纸张以及柔软的垫板,这些工具仿佛是即将征战的武器,等待着在他们手中发挥出神奇的力量。一开始,大家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剪刀在手中似乎不太听使唤,刻刀也总是不能精准地刻出想要的线条,但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相互鼓励,彼此交流着经验和心得。随着练习的深入,队员们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学会如何巧妙地运用剪刀的弧度来剪出流畅的曲线,如何用刻刀小心翼翼地雕琢出细腻的图案,有人专注于一朵绽放的花朵,有人心系着团队的荣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00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