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二师学子三下乡:“纸的艺术,传承千年之谜”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田馨语

二师学子三下乡:“纸的艺术,传承千年之谜”

实践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非遗+”社会实践队

通讯员:田馨语

本文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非遗+社会实践队的视角,深入道官冲非遗生态村,了解传统造纸工艺,体验花草纸制作,感受油纸伞绘画的魅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提供了新思路。

一、初识道官冲

非遗生态村道官冲,一个位于湖南省的非遗生态村,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有古老的造纸工艺、传统的油纸伞制作技艺以及独特的花草纸制作技艺。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些非遗文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走进道官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探秘造纸工艺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在道官冲,队员们亲眼见证了这一传统工艺的传承。队员们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参观了村里的造纸作坊,只见工匠们手法熟练地操作着古老的造纸工具。他们先将竹子、麻等原料进行浸泡、捣碎,然后加入纸药,搅拌均匀,制成纸浆。接下来,工匠们用特制的网框在纸浆中轻轻一捞,一张张湿漉漉的纸便形成了。队员们还了解到,造纸过程中,工匠们会根据需要添加不同的植物纤维,如竹纤维、花草等,制作出各具特色的花草纸。这些花草纸不仅质地柔韧,而且图案独特,富有艺术感。

图为非遗传承人介绍纸的起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馨语 摄。

三、体验花草纸制作

在了解造纸工艺的基础上,队员们亲自动手体验了花草纸的制作。首先,队员们用特制的网框在纸浆中轻轻一捞,使纸浆均匀分布在网框中。然后,队员们挑选了各种颜色的花草,将其摆放在网框上。最后,在工匠的指导下,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将纸浆倒在模具上,使其覆盖住花草。

图为队员们制作花草纸。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涛 摄。在等待纸浆凝固的过程中,队员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些花草在纸浆的包裹下,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色彩更加鲜艳,形态更加立体。最后,队员们将制作好的花草纸小心翼翼地晒干,一张张充满艺术气息的花草纸便呈现在队员们面前。

四、感受油纸伞绘画

除了造纸工艺,道官冲的油纸伞制作技艺也让人印象深刻。在村里的油纸伞作坊,队员们了解了油纸伞的制作过程,并亲自体验了油纸伞绘画。油纸伞的制作过程同样讲究,首先要选用上好的竹子,经过削竹、拉骨、上纸、晒干等多道工序,才能制成一把把精美的油纸伞。在绘画环节,队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画笔在伞面上勾勒出各种图案,有山水、花鸟、人物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油纸伞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图为队员们绘制油纸伞伞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葛扬扬 摄。

五、思考与感悟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对非遗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同时,队员们也意识到,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并非易事,需要队员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共同努力。作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学生,队员们应该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将所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队员们可以将花草纸制作技艺运用到现代设计中,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的光彩;可以将油纸伞绘画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拓宽其市场前景。总之,道官冲非遗生态村实践之行,让队员们受益匪浅。队员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非遗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03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不舍离别,留下遗憾
“全员即刻开始准备撤离,还有最后的两个小时”,这句话仿佛是炸弹一般在脑子里炸开,遗憾与不舍涌上心头。作为队长,我会觉得活动没有完整地举行是一种遗憾,付出了努力没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从起初充满不确…
乡镇教育蓝图,你我共筑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响应国家对于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号召,“知行+”志愿服务队的支教课堂上,老师们以满腔热情和专业知识,为学生们传授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他们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
皆是回忆,皆为圆满
“播撒智慧教育,支教走入乡村”,口号响起的那一刻,注定了已没有回头路,肩上的责任就已然沉重。在第一天搬行李的时候,由于现场配合的疏忽,导致了作为队长的我第一天就用发火的一面面对队员们,内心逐渐…
探索传统之美,共筑文化自信:阳新布贴实践学习
为更好的了解和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阳新布贴的技艺和美学观念传递给后代,培养个人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以实际行动学习了解传统技艺,让更多…
体育课堂,共筑快乐时光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体育教育与健康成长的深度融合,新街镇第二小学的体育课上,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娱乐互动,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欢声笑语。。老师不仅作为指导者,更是学生们亲密的伙伴,彼…
同心共筑,普通话普及新篇章
同心共筑,普通话普及新篇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语言的统一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普通话在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国民素质、增强国家凝聚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锁簧镇梨…
蚌埠学院师生党员访谈绩溪新四军研究会会长汪灶雄
本网讯(通讯员孙家泰徐文杨)2024年7月18日,蚌埠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重温红色记忆坚定理想信念”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来到绩溪县老干部局,实地采访绩溪新四军研究会会长汪灶雄,让师生党员们更深入地了解绩…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柿”在必行
(通讯员王元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5日前往黄冈市罗田县三里畈镇錾子石村,此次调研的背景,源于我国农村改革政策的推行,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志愿服务队带…
以漆扇为窗,洞见非遗之美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非遗知识普及、增进青少年对非遗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自觉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7月22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豫你偕行,烛光辉映”暑…
课堂互动点亮智慧之光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公平,在“知行+”志愿服务队的支教课堂上这一幕幕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教育的无穷魅力,更体现了“知行+”志愿服务队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知识的尊重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