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泰州7月22日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为了丰富学生们的暑假生活,为了响应近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大力发展绿色优质粮食产业的号召,同时落实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响应,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组织“青春赋能新质力,一粒种子谱农诗”校学生会暑假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21日在常熟农科所和常熟虞山尚湖风景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常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3000多年文明史,1700多年建城史,至今仍然保持着“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独特城市格局。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常熟农科所的热带雨林园,一幅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自然画卷在队员们眼前徐徐展开。热带雨林园的植物种类繁多,有椰树、槟榔、咖啡、芒果、龙眼等。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了许多热带植物,增长了不少见识,比如它们的生长习性、生态价值以及保护意义等。
图为热带雨林园的槟榔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朱怡莲 供
队员们随后来到了农业科技园区,团队成员在负责人的细心讲解下认识学习了常农梗11号、常农梗12号、常优5号、常优梗6号这些国标优质水稻,此园区的禾稻偏高,且浓密。根据示范基地简介,团队了解到常香梗1813的产量结构为有效穗数22.6万/亩,每穗总粒数155.4粒,结实率25克,是名副其实的好品种水稻。队员们了解到为深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战略,园区通过现代化手段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成为江苏省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为农业科技园区的常农粳11号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张吴妮 供
除此之外,队员们还观察了农民伯伯莳秧,只见他们手法娴熟,一手轻轻拔起秧苗,另一手则迅速而准确地将其插入泥土中,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有力。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向这片土地许下承诺,要用自己的双手,为这片土地带来丰收的希望。农民伯伯们用他们的辛勤劳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赖以生存的资源。他们的付出是巨大的,也是无私的。队员们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
下午,队员们来到了虞山尚湖风景区,这里是常熟山、水、城独特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熟历史、文化和环境个性的承载主体。常熟尚湖,尚湖有着2亿年的地质史,于1986年开发为尚湖风景区。相传因殷末姜尚避纣王暴政,隐居于此垂钓而得名。湖周围建成并开放了由荷香洲、桔香洲共同形成的荷香洲公园和烟雨洲、渔乐洲共同形成的钓鱼渚公园,风景十分秀丽。
图为虞山尚湖风景区的入口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钱佑 供
湖中有许多小岛,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仿佛是一个个世外桃源。我们乘坐游船穿梭于小岛之间,欣赏着湖光山色,感受着水乡的宁静与美好。同时,我们还参观了尚湖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古老的亭台楼阁、精美的石刻碑文等,这些文化元素为尚湖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底蕴。
湖中簇立着双亭,犹如水上两颗秀丽的宝石。而相传,良渚遗物的复制品就陈列在尚湖山水文化园的双亭中,双亭因此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人文风景。说到尚湖,就不得不提尚湖风景区了。水上森林则成为为观鸟的绝佳之地,竹筏穿行于水杉间,静看白鹭苍鹭在水上、头顶飞翔。堤岸葱茏,绿色浓阴,视线深远,最吸引人的是,水杉中的尚湖无角和尚菱,具有湿地的野性和纯美。到了秋天还能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观。园区的相关设施十分完善,内湖间备有手划游船供游人随意赏景,如乘坐汽艇在辽阔的外湖中疾驶,碧波起处飞珠溅玉,使人有惊无险而胸襟顿开;乘坐古典画舫随风轻荡,则青山绿水尽收眼底,心旷神怡。
综合此次实地调研,团队负责人蒋煜晗表示:“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对现代农业科技有了全新的认识,更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我相信,在科技的不断推动下,未来的农业将会更加智能、绿色、高效,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常熟,是黄公望笔下的泼墨山水,是严天池琴下的袅袅余音,是张旭狂草的潇洒不羁,是钱谦益诗里行间的清词妙句,更是实践队员记忆中难忘且富有诗意的一笔。此次的社会实践之旅,不仅让队员们领略到了常熟的自然与人文之美,更更让队员们在心灵深处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在新质生产力政策的号召之下,常熟定会变得越来越好,激励着常熟市和队员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图为实践队员最终于常熟农业科技园区前合影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朱怡莲 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05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