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弘扬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曲艺瑰宝,并深入探索底蕴深厚的吴地文化,无锡学院大气与遥感学院“古韵今辉”小分队前往苏州、扬州、南京等地开展了以“循运河波光,聆戏曲雅韵,探源吴语文化之旅”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成员先后探访了昆曲博物馆、吴文化博物馆以及甘熙故居等文化地标,同时深入大运河博物馆,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实地调研。团队成员们不仅系统学习了昆曲、扬剧、南京白局等多种戏曲艺术的起源脉络与发展历程,还亲身体验了这些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旨在通过亲身的考察与研究,挖掘并传承吴地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价值。
聆听昆博琴声,探索昆曲腔调
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有着“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2024年7月12日,团队成员前往昆曲发祥地—苏州的中国昆曲博物馆进行实践活动。在博物馆的各个展厅,团队成员依次浏览了昆曲的历史沿革,表演艺术,行当角色,服饰道具等丰富内容。其中为了让参观者更好的感受昆曲的魅力,博物馆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载体,沉浸式的感受体验到了昆曲的艺术魅力。其中在主题为“大运河与昆曲的传播流变”展厅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运河漕运鼎盛与昆曲的兴盛交相重叠,昆曲这一发源于苏州地区的古老剧种,也随着运河的船只风行南北,流播四方。团队成员对昆曲的起源与发展的认知也从时间脉络拓展到空间脉络,深刻感受到了昆曲历史底蕴的源远流长。
对话青年扬剧演员,激荡心中热爱
同为运河畔的古老城市,扬州所拥有的中国非遗文化—扬剧,也是吴地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团队成员有幸采访到了青年扬剧表演者戴杰。在与戴杰老师的谈话过程中,团队成员感受到了戴杰老师对中国非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家乡戏曲文化的殷切期盼。戴杰老师从自身与扬剧的结缘谈起,讲述了自己早年学习扬剧的丰富经历,也谈及当下扬剧传承所面临的困境和艰难。扬剧,这一璀璨而崇高的文化与表演艺术的瑰宝,其精髓非一蹴而就所能掌握,亦非能轻易融入大众娱乐的洪流之中。它代表着戏曲领域里高标准的艺术追求与卓越水准,其传承与发展之路,无疑布满了挑战与艰辛。然而,正是这份对自我文化深度的坚守与传承,构筑了中华民族文化之“根”的坚固基石。唯有珍视并妥善保护这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方能确保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走进甘熙故居,对话非遗大师
南京作为吴地文化的核心城市之一,一株曲艺之花—南京白局,正热烈绽放。7月14日,团队成员出发甘熙故居,探寻民俗博物馆内的非遗文化。在甘熙故居中,团队成员有幸和南京白局省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黄玲玲老师进行了交流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黄玲玲老师分享了自己学习南京白局到传承南京白局的一路风采。黄老师讲解到南京白局的根源所在是用南京话来演绎,这也是南京白局的历史底蕴所在。黄老师还着重强调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她主张保留了南京白局的坐唱形式,也引入了昆曲、扬剧等多种戏曲的韵腔,使得南京白局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谈及南京白局的传承时,她说到,想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会的曲子唱出来、传出来、教出来,让白局发扬光大,走向世界舞台。从与黄老师的谈话中,团队成员无不沉浸于白局的独特韵味,也深刻感受到了它的文化内涵。纵观白局的发展历程,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坚守与不易处境,所以更应重视和保护这样的文化瑰宝,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运河连接南北,曲艺唱贯古今
中国戏曲的传播中历来有“水路及戏路”之说,为了解大运河所孕育的文化遗产,团队前往位于古城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馆内,团队成员了解到这条生生不息的黄金水道和文化廊孕育出了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苏州评弹,扬剧,扬州清曲等。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戏曲活动不仅有效地营造出别具风格的文化交流空间与平台,还提供了自我衍变、发展的传播方式,昆曲的产生、发展、流布与传播便与大运河文化变迁息息相关。通过这次的大运河博物馆之行,团队成员们也更深刻了解了运河对于戏曲的推进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运河汇聚着千年文脉的汨汨清流,见证着文化遗产的古韵今辉,最终汇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河,绵延不绝,奔向未来。
回归故乡,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为了更加卓有成效地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团队成员在返乡,踏入了平泽书院,积极投身于向小朋友们推广非遗戏曲的活动中。在这场充满意义的交流里,小朋友们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热情。团队成员采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扬剧悠久的历史脉络、独特的唱腔韵味以及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旨在激发他们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浓厚兴趣与深刻认识。这场交流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扬剧的理解,也让团队成员看到了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的美好希望。
通过对非遗戏曲的调研,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价值,每一出戏曲,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历史的回响、文化的积淀和民族精神的深刻体现。团队成员意识到,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家园,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值得被珍视、传承与发扬光大。在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加明确了在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方面的责任,未来,更会为了传承与发扬非遗文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并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10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