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也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中国农耕劳动文明源远流长,从远古社会用歌咏唱出“断竹、续竹、飞土”,到近世“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信条,再到新时代“大国工匠”的劳模,劳动从古至今都备受讴歌和尊敬,正是因为有它的存在,才造就中华上下五千年璀璨文明。
但在新世纪教育专业化的大潮之下,中小学生身上出现自理能力缺失与劳动意识淡薄的现象,上一辈人普遍熟悉的劳动教育却成为了当代教育体系中的短板。针对此类问题,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追风拾野”社会实践队在2024年暑假期间来到山东省青岛润丰农业研学基地进行了调研,深入探究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图为民俗展览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逄兰 供图
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民俗文化和农耕文明,实践队来到并参观民俗展览馆。在此之前,实践队成员合理分工,积极收集有关材料,为调研做好准备。7月20日上午,跟随着工作人员的脚步,实践队员看到了很多古代农业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生活用具、耕地工具、房屋构造……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上所运用的榫卯技艺,榫卯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类型多样,如直榫、燕尾榫、夹头榫、粽角榫等,还具有高精度高强度、可拆卸安装等特点。榫卯结构通过木材之间的凹凸契合来连接,不使用任何钉子或金属连接件,具有坚固耐用,环保健康,不易腐蚀的优点。作为当代青年人,应主动学习古代人民的劳动与创造精神,积累劳动经验,积极进行劳动教育,弥补自身劳动课程短板。
图为榫卯技艺介绍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逄兰 供图
紧接着,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劳作工具。因缺少有关的劳动教育知识和劳动经验,有些劳作工具实践队员根本就不认识,也不知道它的用处是什么,更不了解其中的原理和结构。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实践队员们才对这些劳动工具有了基本的了解,也懂得了该如何去使用它。作为一名学生,应有求知若渴的精神,主动学习和了解劳动工具,也可以通过研学、宣讲、阅读有关书籍等方式来增长劳动知识。通过这些有趣的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好、更有效率地学习劳动教育知识,增长才干,实现劳动教育价值。
图为工作人员所介绍的劳作工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逄兰 供图
在劳动中,人们不仅能够掌握实用的技能,更能培养自己的毅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在劳动实践中,学生可以接触、认识不同的劳动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时,劳动也能够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为深入探究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我认为可以遵循以下几点把研学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学习劳动教育,进而感悟并实现自身劳动价值:第一,要正确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准则。劳动教育既需要让学生学习到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也要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劳动感受,养成劳动习惯。第二,注重课程的落实。如果没有自己的课程,劳动教育只能是空谈。除此之外,学校在进行研学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时候,要强化两者的关联性和协调性,结合当地地域特色,科学的融入劳动实践教育课程,满足多样化的研学需求。第三,要实现基地资源互通。统筹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发挥两者的示范引领作用。
“劳动,人之为人的永恒课题,成长成才的必修课程”。劳动教育能够影响人的一生。通过学习劳动,人们不仅可以学会如何生存和生活,更能够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获得成功。这些技能和经验将在我们的一生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一步一步地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图为“追风拾野”社会实践队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文阳 供图
(通讯员程文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14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