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许钰芊)为深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7月23日,广州新华学院“丝路寻踪”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赴山东省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山东,常称“齐鲁大地”,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来山东前,有人说,这里是缩小版的中国。这里,是传统认知上的“东方”,不仅是中国的东方,更是世界的东方。走进山东博物馆,仿佛走进了一座文明的宝库,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辉煌文化,到秦始皇时期的政治制度,再到唐宋时期的经济文化,山东省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深厚而独特。
山东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2010年山东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2012年,山东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藏品以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自然、艺术类藏品为主,拥有各类藏品20万余件(套),其中陶瓷器、青铜器、甲骨文、简牍、汉画像石、服饰、书画、古籍善本的收藏尤为丰富。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记忆,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见证了山东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在山东省博物馆的历史走廊中,实践队成员首先参观了“汉代画像艺术展”展厅。展厅中陈列的石碑、石人和画像石等多样古迹保存了汉代最为真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汉代生活的历史画卷”。至今为止,山东境内发现的画像石总数超过了10000块,其中的嘉祥武氏祠、长清孝堂山石祠、沂南北寨汉墓等早已蜚声中外,成为汉代画像石的杰出代表。这些以刀为笔,以石为纸的画像石,穿越了2000年的时空,保存了汉代最为真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汉代生活的历史画卷”。在艺术形式上,画像石上承战国楚风,浪漫飘逸,融合西域传入的胡风,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汉代艺术,与商周青铜艺术、南北朝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绚烂瑰宝。这里的每一件展品不仅是对山东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见证,更向实践队成员展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底蕴。
随后,实践队成员前往“佛教造像艺术展”展厅。山东佛教历经北朝、隋唐和北宋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山东北朝佛教与齐鲁文化不断融合,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佛教造像风格。20世纪80年代以后,山东地区大量佛教造像的出土,特别是1996年青州大批贴金彩绘佛像出土之后,吸引了世界范围研究者和爱好者的目光。该展览选取近几十年来出土的部分造像精品,着重展示山东佛教艺术独创性。展览有两大主题,一是石雕造像文物,从艺术方面展示山东北朝时期造像的辉煌成就和独树一帜的造像风格。二是佛塔、经幢、造像题记等其他佛教文物,从宗教信仰方面展示山东佛教的历史沉浮。
山东,作为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承载了历朝历代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孕育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风韵。朴实的山东人民,沐浴着东海的第一缕阳光,轻挽住黄河奔腾的波浪,谱写出齐鲁文明不朽的华章。从儒家思想到沂蒙精神,山东人引领了一个又一个时代潮流,为中华文明提供了丰厚的滋养。通过这次博物馆探索之旅,实践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山东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未来,“丝路寻踪”社会实践队的各个成员将致力于将山东的文化推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14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