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领略非遗风华,山东女子学院“美阳阳Ⅹ”大学生挂职锻炼实践团前往济阳区董家村,体验伞棍鼓舞的非遗盛宴。作为实践团的一名成员,我有幸近距离拜访伞棍鼓舞的传承人董传祯、董梦华等老先生并亲身体验这一宝贵的艺术形式。
实践团成员与老先生们促膝交谈后了解到伞棍鼓舞的悠久历史、源于演兵阵法的表演阵型,以及融合曲艺文化的元素。伞棍鼓舞的表演以伞、棍、鼓为核心要素,通过击打鼓乐、欢快热烈地载歌载舞,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欢庆丰收、欢度节日的喜悦之情。历经世代传承,不断演进和发展,终成如今这般独具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它承载着董家人民对祖先的深深敬仰、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是民族精神的高度凝聚和传承。
初遇伞棍鼓舞表演,我便被其气势恢宏的场面和炽热奔放的氛围所深深震撼。舞者们手持伞和棍,伴随着激昂豪迈的鼓点,身姿矫健如龙,步伐灵动似风。那伞如同彩蝶在花丛中翻飞起舞,棍好似蛟龙于大海中破浪而出,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韵律之美,仿佛在娓娓诉说着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在老先生们的热情鼓舞下,实践团成员也大胆尝试进行表演。当我第一次拿起那沉重的鼓棍,撑起那华丽绚烂的伞,心中满是好奇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沉甸甸的责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董家伞棍鼓舞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它绝非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舞蹈形式,更是董家人民的生活、历史、和信仰的生动写照与精彩呈现。
图为董老先生为我们表演伞棍鼓舞 李欣如供图
图为董先生教授实践团成员如何敲鼓 李欣如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共同表演伞棍鼓舞 鲁蕊供图
参与其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了传承这一非遗的艰辛不易。正是老一辈多年以来倾囊相授和年轻一代持之以恒地练习,才使得这一文化瑰宝得以传承和发扬。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以及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董家伞棍鼓舞正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困境。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渐趋淡薄,传承人的培养也遭遇着重重挑战。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单是传承人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肩负起的神圣使命和社会担当。
在与董家村伞棍鼓舞相关表演者的交谈中,他们目光中满含期许,深切表达对年轻人传承伞棍鼓舞的期望。他们表示董家伞棍鼓舞作为祖辈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根基。现在,这项艺术的传承重任已经庄严地落在了年轻人的肩上。他们希望年轻人能够真心热爱并致力于保护这项艺术,不让它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消失。同时,也希望实践团成员为伞棍鼓舞积极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董家伞棍鼓舞的独特魅力。他们的声音微微颤抖,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厚爱和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许。
此次董家伞棍鼓舞的活动经历,让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全新的深刻认识和真切感悟。我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更是滋养我们精神世界、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无价之宝。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踊跃地参与到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魅力和价值,点燃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全力保护和用心传承这些瑰宝,让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化的根与魂始终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让我们携手努力,让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成为我们民族永远的骄傲与自豪!(邱令雨、郑筱琪、鲁蕊供稿)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董家传承人的合照 李佳琪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14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