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横竖撇捺 传承优秀书法文化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作者:能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青年网池州7月23日电(通讯员 冯馨语 程林)为加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瑰宝之一——汉字的认同感,了解汉字在华夏大地的由来与演变,体会汉字书画同源的妙趣,激发对汉字的热爱和文化探究的热情。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7月23日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镇八都湖村常青小学开展了主题为“书画最美汉字”的文化传承课程。志愿者们先引用神话故事,解开了汉字诞生之谜。再通过动手实践,书写毛笔字,绘出属于自己的书画作品,让同学们了解汉字、爱上汉字。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介绍汉字的起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春锦摄)

分析与探讨——一起了解神话故事“仓颉造字”

志愿团成员们通过图文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展示“仓颉造字”的全过程。从起初的结绳记事、增减贝壳计数到后续从动物脚印受启发,开始运用图形符号代表事物,之后诞生了最初的象形文字。期间,志愿团成员们也采用表演以及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充分了解“仓颉造字”的故事。很多同学也用仓颉的视角,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汉字新构想。

(图为志愿者向小朋友们介绍“仓颉造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嘉旭 摄)

讲述完“仓颉造字”的神话故事,同学们都被仓颉的智慧所深深折服,并感叹先祖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的精神。同时志愿团成员们也鼓励同学们日常需多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

学习与观影——志愿团带领学生学习汉字演变

在原始社会出现简单的刻画符号后,商代出现了成熟的甲骨文,秦统一后推行小篆,后隶书得到推广,在此基础上,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出现了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志愿团成员通过几个甲骨文与同学们开始互动,提问同学们黑板上几个甲骨文的含义,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加入互动环节,不断猜测,最后全部破解!不少同学表示想要猜更多的汉字,志愿团成员也是准备了小篆、金文,草书等多种形象字体供同学们回答,同学们也是“见招拆招”,回答出每个字的现代含义。课堂氛围达到活跃的顶峰。

最后志愿团成员讲述了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与现阶段的五类主要字体,教授同学们区别不同类字体的方法。并通过微课视频,加深了同学们对各类字体的印象,巩固了这节课的知识。

看完微课视频,同学们一致认为认为,汉字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身逢盛世的我们,定需要传承好这份文化瑰宝,首先需要我们学习、了解千变万化的汉字,然后运用它们。用这份属于中国的文字,去书写今日中国的大国故事,讲述给全世界!

实践与锻炼——志愿团辅导同学练习书法

志愿团成员通过分组形式,给每位同学配发宣纸与毛笔,每个组分到一瓶墨水。期间,志愿团小心翼翼地为同学们倒出墨水,并提醒同学们小心墨汁撒到衣服上。志愿团成员亲切地辅导每位同学正确握笔姿势,为同学们书写好工整的汉字做出保障。不少同学都写出了优美的毛笔字,每个笔画都有力度。有基础的同学还在自己作品中写出繁体字;有艺术底蕴的同学甚至在开始用毛笔作画。

(图为小朋友们在写毛笔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春锦摄)

下课后,同学们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骄傲地向志愿者们以及周边同学展示。书写毛笔字,好似用着古时代的书写方法,书写出了现代汉字的绚丽风采。这种历史与现今的碰撞的快乐,让同学们深深爱上书法,为此次七彩假期点缀上灿烂的一笔,让学生们的夏日更加丰富!学好汉字不仅仅能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图为书法课后志愿者与小朋友们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嘉旭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14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粘土为媒,传情达意;创意为翼,翱翔天际
软软的粘土,宛如初春里温柔的云朵,轻盈而富有弹性,静静地躺在小朋友们的手心,等待着被赋予生命。这些粘土,色彩斑斓,红如朝霞,蓝似深海,绿像森林,黄若阳光。每一种色彩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激发着小…
书海航标,名著启航:《绿山墙的安妮》名著导读课堂
2024年7月19日,云梦县下辛店镇希望家园站点成功举行了一场精彩纷呈名著导读课《绿山墙的安妮》为学生们带来了一次充满温情与启迪的阅读体验。课堂上,志愿者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了《绿山墙的安妮》这部…
恩施光影--心手相牵,思政火种点燃苗乡梦
恩施光影——心手相牵,思政火种点燃苗乡梦当晨曦洒落在恩施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我们怀揣着思政师范生的使命与热情,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此行,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梦想的播种者,要用我…
来凤之翼:翱翔在支教梦想的天空
来凤之翼:翱翔在支教梦想的天空启程·探寻来凤之谜当夏日的阳光洒满大地,我怀揣着对未知的好奇与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踏上了前往来凤县的支教之旅。这片神秘的土地,即将揭开它的面纱,而我,也将开始一段难…
黄河波澜孕孝善,文化脉络永绵延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而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基石,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黄河…
守护昌江生态,宣传防溺水教
7月23日,江西农业大学“千年古韵,盛世华章”乡村发展观察团来到了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石狮埠街道进行暑期“三下乡”活动。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观察团在昌江沿岸协助社区进行河道清理,保护生态环境。并为…
教育要有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支教团采用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无论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讲解知识,还是利用小组竞赛激发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又或是借助多媒体资源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易懂,孩…
红伞舞透半村红:领略董家伞棍鼓舞的非遗风华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领略非遗风华,山东女子学院“美阳阳Ⅹ”大学生挂职锻炼实践团前往济阳区董家村,体验伞棍鼓舞的非遗盛宴。作为实践团的一名成员,我有幸近距离拜访伞棍鼓舞的传承人董传祯、董梦华…
二师学子三下乡:分清四色 绿动未来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4日电(通讯员贺兰珺)烈日炎炎,温度高,热情更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进一步深化儿童的生活垃圾分类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
武汉学子三下乡“星火计划”志愿服务队——科技赋能教育,志愿振兴乡村
大学生网报十堰7月16日电(通讯员余昌鑫仝亚斌)星火传递温暖,科技助教促进乡村振兴。为弘扬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拓宽乡村儿童知识视野,增长见识和获取新知,武汉东湖学院星火计划志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