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遗”,感悟匠心,这一直是时代发展路上重要的主题,在时代的浪潮中,文化传承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不忘来路,砥砺前行。它是对初心的执着,更是对未来的责任担当。为进一步了解“非遗”传承与其背后的工匠精神,2024年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追风拾野”实践队前往临沂工艺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领略鲁绣花边中大国工匠的匠心独具。
为了更好地开展此次社会实践,我们在调研活动开始之前,就积极着手搜寻有关临沂工艺厂鲁绣的资料,熟知鲁绣的制作方式及其发展状况。同时,指导老师还针对我们的调研工作进行深入引导,提出了一系列的活动要求以及应当留意的问题,为我们后续调研工作的开展筑牢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鲁绣花边展览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谭瑞超 供图
当我步入临沂工艺厂时,悠久绵长的历史气息穿梭在陈列的展品之中,在床单、枕巾这些与人密切关系的物品上,鲁绣花边展现着它独特的魅力。在欣赏针法工艺品的同时,我们对花边的流传销售渠道产生好奇。在得到工作人员的应允后,我们进入工作室内部进行参观,一台巨大的自动化手工刺绣机器首先印入我的眼帘,我庆幸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并没有带走鲁绣的手工技艺。虽然机器的发展带动了手工刺绣的传承与发展,但“非遗”文化的精髓仍然牢牢掌握在人民的手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财富,而如何促进“非遗”的合理利用,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感召力,是解决乡村治理难题,吸引人才回流,重聚城市人气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谈我收获颇丰。在工作人员口中我得知,鲁绣这项“非遗”文化从1910年开始,艺人们引进意大利花边在临沂生产,并结合民间编织、刺绣的特点,在工种、针法、图案上不断创新和改进,逐步形成了现在独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鲁南镶边。从成立花边厂以来,由初期的几个品种,10多种规格,已经发展到台布、餐套、床罩、沙发套、衣领、伞面、钢琴罩等十几个品种,2300多种不同花色和规格。
图为包含鲁绣工艺的民俗展览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谭瑞超 供图
通过合理任务分工,整合各路资料和实地的走访调研,并结合当下的时代大背景,我们发现了“非遗”传承中面临着的巨大问题和争议,一个是鲁绣继承人老龄化不得不面对的“人亡艺绝”的风险。另一个则是部分传承人文化素质偏低,“非遗”项目后继乏人的传承问题。
“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传统手工艺在随时代打磨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的一条基本原则。工艺厂充分发挥传统民俗文化和良好民风传承的优势,积极打造“非遗”党建品牌,不断拓展“非遗”外延,通过新阵地、新理念、新队伍和新作用,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崭新的时代内涵,有力地推动乡风文明和产业发展,打开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通道。与此同时工艺厂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技术,秉持工匠精神以高标准来提高鲁南花边生产技术与多样式技法。因此像鲁南花边这类针法技艺的非遗文化传承,需要将非物质文化内涵与人的技艺相结合,必须按照尊重该遗产的文化空间“原人、原味”地进行。
图为“追风拾野”实践队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谭瑞超 供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格外重要。像对待临沂花边非遗文化传承一样,当代大学生应该多多关注,提供创新性建设意见,感悟其背后传达的匠造品质,展现当代价值。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不仅对鲁秀花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被传承者们的匠心精神所感染。我深知,“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闪耀光芒。我们深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着眼于“非遗”文化的传承,捕捉工匠精神发展契机,方能助推“非遗”文化大换血般的全然革新。(通讯员 谭瑞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15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