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政策,同时以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曲阜师范大学筑梦乡村熠青春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7月20日到临沂临沭以及潍坊寿光进行实践调研,深入了解两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探究乡村旅游作用机制,分析乡村旅游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产业融合、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乡土风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临沂临沭县,临沭的青山绿水、古朴村落以及丰富的民俗文化,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之中。柳编产业是临沭的一张特色名片,我们来到了临沭的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进行参观和调研。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琳琅满目的柳编工艺品,还深入了解了临沭柳编产业的发展状况。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也亲身体验了编柳编,并感受到了柳编的乐趣所在。经调查我们发现,临沭不仅通过申请非遗文化等方式聚力品牌建设,还建立许多柳编特色场馆、传承体验中心、特色民宿,同时加强宣传,创作了许多柳编主题文艺精品,以此吸引游客到访,推动临沭柳编旅游业的发展。
图为临沭柳编文化馆的柳编产品。中青网通讯员 丁晓宇 摄
此外我们还走访了临沭县曹庄镇的朱村,该地三河绕村,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江北水村,自然环境优美,且水陆交通方便,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据了解,朱村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建村于唐朝,村内保留有众多古建筑,全村现在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达300余户,传统建筑呈庭院式组群布局,飞檐斗拱,檐牙高啄,整个村落古朴典雅,至今依然保留着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同时朱村还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临沭县最早成立党支部的村庄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朱村作为沭河沿岸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军民团结抗战的坚强堡垒。朱村也成为了永久性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朱村,我们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欣赏了美丽的乡村风光,体验了独特的民俗风情。通过采访当地村民我们了解到,近年来朱村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以沂蒙精神为内核,以传统村落为载体的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朱村的发展带来了显著成效,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80%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朱村及周边村民实现了多种“角色转变”,红色商品、农副产品遍地开花,就连周边村庄也搭上了发展红色产业的快车道。
图为朱村红色展览馆内景。中青网通讯员 丁晓宇 摄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寿光市则凭借其现代化的农业景观、特色农产品采摘园和创意农业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寿光的三元朱村是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典范。来到三元朱村我们发现,村里不仅建设了农业观光园、民俗博物馆等旅游设施,深入挖掘蔬菜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到旅游项目中,让游客在游玩中了解寿光蔬菜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价值。同时,三元朱村还积极发展电商产业,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村支书介绍说:“我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让村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参观三元朱村史展馆。中青网通讯员 丁晓宇 摄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乡村旅游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通过开发乡村旅游,临沭的柳编产品广泛销售,红色精神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寿光农民们将自家种植的新鲜果蔬、特色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游客,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兴起,为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许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选择回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蔬菜销售农民。中青网通讯员 丁晓宇 摄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我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乡村通过发展旅游实现美丽蜕变,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美好家园。(中青网通讯员 丁晓宇)
图为筑梦乡村熠青春社会实践队合照。中青网通讯员 丁晓宇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19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