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革命老妈妈”罗文敏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岁月的长河里,无数革命先烈矢志不渝、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红心筑梦,向党而行”实践调研团探寻家乡的英雄,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那份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下,辛德勒的名单拯救了无数犹太人生命,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而转至远东的抗日战争烽火中,中国湘西地区的一位党史人物,以其无私无畏的行动,默默帮助着中共地下党员,被当地民众及中共湘西地下党组织尊称为“隐形的辛德勒”,并赢得了“革命老妈妈”的崇高赞誉,她的名字虽未响彻四海,但在湘西的革命历史上,却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
罗文敏出身于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迁陵镇,年仅十六之际,因受限于封建习俗,被迫与罹患肺疾的未婚夫彭勇成婚,企图以“冲喜”挽救其生命。婚后,两人育有一女,取名司琰,象征着新生的希望。然而,命运多舛,三年后彭勇不幸离世,文敏因此背负起“克夫”的污名,同时内心也承受着无子嗣延续血脉的苦楚。面对亲友的改嫁劝说,她毅然拒绝,选择与女儿司琰相依为命,共同面对生活的风雨。
转至革命风起云涌之时,罗文敏的表弟姚彦,一位在北京求学的有志青年,每次返乡都不忘向亲友传播革命思想,其言行深深触动了文敏的心弦。姚彦在北京求学期间,因积极传播共产主义思想,不幸与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一同遭到了反动势力的残酷绞杀。这一事件让她深感震撼,于是她向女儿提出了疑问,为何女儿会选择这样一条“危险重重”的道路?女儿详尽而诚恳地向她阐述了自己的信念与追求:为何抗日救亡是刻不容缓的使命?为何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对于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又为何穷人饱受苦难,妇女在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亟需改变?尽管许多深层次的道理她尚不能完全理解透彻,但她从心底里认同女儿所从事的是一项正义而崇高的事业。女儿的话语,不仅让她信服,更激发了她内心深处的共鸣与支持。
自此之后,她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家转化为了党的秘密交通联络站。这个小小的空间,成为了革命信息传递与交流的一个小枢纽,见证了母女俩共同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的坚定决心与无私奉献。
她不顾家庭的重负与世俗的眼光,毅然决然地踏入了县城的十县联合中学女校,追求知识的光芒。然而,时局动荡,学校停办,她并未放弃,继而考入了长沙自治女校,但社会动乱频发,学业未能顺利完成。此时,年已三十的文敏,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女儿司琰的身上。司琰受母亲文敏的悉心教导,自幼勤奋好学,自周南女中毕业后,又进入桃源师范深造。1939年,她学成归来,被任命为县立模范小学校长,并毅然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组织,担任保靖县委书记一职。文敏得知此消息后,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喜悦与自豪,全力支持女儿的革命工作。同年秋季,由于邻近县份的中共地下党组织遭受了国民党的严重破坏,乾州、凤凰、永绥等地的多位中共党员纷纷逃难至保靖。在此危难之际,彭司琰展现出了坚定的革命意志与卓越的领导能力,她妥善安排这些同志在模小、竞择等小学任教,以此为掩护继续开展地下革命活动。而文敏,作为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与革命支持者,她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后花园贡献出来作为地下党的活动据点,在革命斗争的紧要关头站岗放哨以确保会议的安全进行,在情况危急之时将同志们藏匿于楼上并为他们送饭送菜、处理生活琐事以确保他们的安全无虞。
1940年初春之际,国民党反动势力掀起了一股猛烈的反共狂潮,对中共地下党员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行动。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罗文敏不顾个人安危,积极为地下党员寻找船只,筹措资金,确保党员们能够安全撤离险境。随着外地党员的顺利转移,女儿彭司琰也在组织的批准下,毅然辞去了模范小学校长的职务,踏上了前往昆明求学的征途。面对新的使命与挑战,罗文敏并未停下脚步,她再次主动请缨,承担起了营救和掩护从永绥逃难而来的地下党员朱昆珍夫妇的重任。在永绥女子小学执教的共产党员朱昆珍,因产后虚弱无法自由行动,不幸落入敌人布下的严密监视网中,并被强制要求待身体康复后“自愿”前往自首。然而,在永绥女小一群充满正义感的师生们的精心策划下,朱昆珍上演了一场逼真的投河假象,成功骗过了敌人的耳目,并借此机会逃往了保靖。抵达保靖后,罗文敏以极大的热情接纳了朱昆珍,为她换上了朴素的青布衣裳,还细心地为她包裹上土家妇女特有的黑布头巾,将她巧妙地隐藏在了自己的家中。然而,出于对朱昆珍安全的进一步考虑,罗文敏决定将她转移至更为隐蔽的地方。于是,她假借前往距离县城十五里之遥的撒珠坞乡间采摘茶叶之名,拄着拐杖,提着竹箩,沿途巧妙地来到了天堂坡的一座庵堂。在这里,罗文敏找到了自己修行中的姐姐,并以朱昆珍为远方亲戚的身份,恳请庵堂收留她暂住修养。就这样,化名白微的朱昆珍在庵堂中得到了暂时的安宁与庇护。不久后,朱昆珍的丈夫舒崇炘,同样身为地下党员,冒险前来与她会合。罗文敏深知他们的处境危急,为他们筹集了足够的旅费,帮助他们乘船沿着白河顺流而下,直抵沅陵,摆脱了敌人的追捕。
当中共保靖地下党组织遭受重创后,“湘鄂川黔剿匪总指挥部”紧急向保靖县政府下达了严密搜捕彭司琰及其弟妹的密令。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危机,罗文敏早已将同志们留下来的东西捆成两大包,悄悄地送到太山坪凉水井一户叫戴老四的农民家里,确保了这些宝贵资料的安全无虞,让敌人在随后的抄家搜查中一无所获。敌人因此恼羞成怒,转而将矛头对准了罗文敏,企图通过逮捕她来获取地下党的秘密文件。但罗文敏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始终保持着镇定,巧妙地与敌人周旋。面对审讯,她先是假装听不懂敌人的问题,以语言障碍为借口进行搪塞,当敌人追问更紧时,她又以“不知道”为理由进行推脱,要求敌人提供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罪行,以此进行有理有据的争辩最终,当所有策略都无效时,她选择了沉默不语,以无声的抵抗表达了自己的坚定立场。这场长达一天一夜的审讯,敌人终是未能从罗文敏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1983年9月1日,罗文敏女士因病辞世,享年84岁。省直机关及当年的地下党员群体怀着沉重的心情自发聚集,为这位为党和人民事业默默奉献一生的女性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罗文敏虽非正式的共产党员,但其一生所展现出的忠诚与奉献却与党员无异。她如同一位忠诚的守护者,在湘西地下党最艰难的时期,与党同呼吸、共命运,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党的秘密,掩护地下党员的安全。她的行动,不仅是对党的忠诚,更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在追悼会上,与会者共同回顾了罗文敏的生平事迹,对她所做出的无私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她不仅是精神上的灯塔,照亮了同志们前行的道路,更是在物质上慷慨解囊,为地下党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与保障。这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永远铭记与学习。罗文敏女士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与担当。虽然她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湖南省保靖县征史修志办公室.保靖县志(1986~2005)[M]. 北京市: 华艺出版社, 2010.
[2] 侯先祥,赵强.中共湘西地下党的“辛德勒”罗文敏[J].湘潮,2016,(7):50-51.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20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