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阿牛哥”
7月10日,跨越重重山路的实践队成员终于见到了一位阔别母校十年,回乡养牛带领相亲致富的校友。他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走出了大山,曾在国内多家媒体工作;他是毅然决然的创业者,回到了家乡,靠着养牦牛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人称“阿牛哥”。曾几何时,民和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牛羊肉基本都在当地销售,带着“要把家乡的好产品推销出去“的念头,武大毕业的张学荣开启了一段劈波斩浪的创业故事。
初见张学荣校友
采访视频
Interview Video
,时长
20:05
张学荣校友采访视频
创业拓新
Business Venturing
“在武大所受的教育给了我们底气”
问:是什么原因让您决定回到家乡青海从事牦牛养殖业呢?
答:我在武大毕业后在武汉和浙江做了7年的媒体记者和编辑。回乡创业的起源很有意思,有一次我请同事们吃饭,让家人从青海带了牛羊肉给大家品尝,结果到了年底他们纷纷请我帮买一些家乡的牛羊肉过来,然后我突然发现这可能是个商机。16年我想不如试试另外一条路,因为我祖祖辈辈都是养牛的,对牛羊有种骨子里的爱好,所以就回来了。真心的讲,还是在武大所受的教育给了我们底气。
民和地貌
问:在这个行业中,您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呢?
答:目前应该是最困难的时候,现在公司越做越有规模,团队从一个人到二十个人,市场也遍布到长三角地区,此外这两年低价的进口牛肉对我们打击特别大,但是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我从来不反对进口牛肉,它让大部分的民众吃上了较低价格的牛肉,这本身是个好事,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养牛的就反对它,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市场竞争这么严峻的形势下,找到自己的细分领域,比如我们主打青藏高原牦牛的特色,把这个小中产品做好,做一个小而精的企业,迎难而上,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职业精神。
张学荣培育的优质品种牛
问:创业过程中,您觉得最有成就感的时刻是什么?
答:最有成就感的时刻是19年时才回来创业不满两年,刚好也是中美建交40周年。美国驻华大使馆说要在全国邀请40位在各自领域里面很有闯劲,很有特色的年轻人,我很荣幸的被选上跟他们交流,那一次我们带了很多民和县的农产品,请大使馆的外交官品尝。我感觉纵然是杀牛卖肉,依然可以去追求生意之外更广阔的世界。
这是我们尝过的最好的牛排啦
服务家乡
Service at Home
“帮孩子们走出去,看世界”
问:您的企业在社会公益方面有哪些实践?
答:我现在只做一件事情,我想帮民和孩子们走出去,看世界。我免费指导高考志愿填报已经6年了,你们可能无法理解这件事有多重要,因为在发达地区大部分家长都能完成,可是在青海,很多家长连什么是本科,什么是专科都不清楚,出现特别多高分低就的情况。越是见多了这样的事,我越觉得跟其他公益活动比,把这件事儿做好的意义更大,因为改变孩子的选择就是改变他的命运。这边穆斯林少数民族比较多,为了做好这件事情,我这两年读了两三遍古兰经,想用他们的信仰来说服他们,我今年给很多穆斯林的孩子重复一句话,先知穆罕默德在1500多年前就讲过,即使在遥远的东方中国亦当求知。我就想把这件事持续做下去,今年我们是凌晨2点半下班,一年比一年规范,每年能服务500个孩子就够了,这个小县城总共也就两三千个孩子。
问:从刚回家乡到如今,您的心态理念有哪些变化?
答:刚回来创业的时候,放不下孔乙己的长衫,不是怕累怕脏,我是很能吃苦的一个人,自己铲牛粪,自己宰牛,自己扒皮分割,真正放不下的是在乎别人对我的评价。这几年淡然了很多,觉得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很重要。假设我养500头牛,按医学的比例,一年死掉几十头都很正常,有打架打死的,肉质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如果我们今天敢把打架打死的牛卖给客户,明天我们就敢把病死的牛卖给客户。所以我在面子上放下了所谓受过985教育的光环,但是内心里还是继续有对高品质的坚守。我真心觉得,如果把病牛肉或死牛肉卖给客户,我回来创业还有意义吗?
问:我们了解到青海牧区有人畜共患病的风险,请问您遇到过传染病的问题吗?
答:遇到过。前年经历了羊的布病感染,这个事让我脑袋里面始终绷着一根弦。1000只羊里检出了13只布病,我当时整个人都吓懵了,因为我的员工包括我自己都在近距离接触羊,后来我们紧急到县疾控中心做检测,好在发现没有人感染,所以人畜共患病这块,现在都在创建无疫区来减少感染,但是建口蹄疫无疫区难度很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活禽的流动性越来越大。
张学荣是大山的孩子,有山一样的胸怀和力量
珞珈传承
Communicate With Youth
“把专业底子打好,充满好奇心”
问:您有哪些话想对当代大学生说?
答:我们曾经都有一种误解,觉得大学本科专业课差不多就行了,如果让我再读一次,我一定不仅要把课外的学好,更要把课内的学好。另外除了专业课,综合的人文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可能是武大历史上组织讲座最多的学生之一,特别感谢武大,大学四年我听过200多场顶级的讲座。每个人的专业不同,家庭条件不同,道路不同,但还有一点我要提的就是,要保留棱角,但不锋芒毕露,从而更好的融入团队,融入社会。
问:您认为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年轻人应该如何准备自己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答:第一是无论这个世界怎么变化,人工智能再怎么发展都走不出物理、数学这类主宰着宇宙的基本规律,所以把底子打好,我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就会很快。第二我觉得就是充满好奇心,这个是很难的。我本来不是学农业的,但这几年下来,一头牛从山坡上走过,我基本就能断定它是什么品种,公的母的,父系母系是怎么杂交出来的。不是我多天才,是我好奇,不了解就去查资料。有一天碰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储备的知识被激活了。
珞珈山学长与新人的交流、传承
结语
Epilogue
时代火炬的传递,奔走者不绝如缕,一代代武大学子学习专项技能,带着向上、向真、向善的精神特质走向了更大的世界舞台。张学荣校友的故事深刻鼓舞了实践队的同学们,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无论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都要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珞珈山永远在心里,是武大人心中无穷的力量源泉。
The End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23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