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帷幕缓缓拉开,我踏上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参与一项以“乡村振兴视域下留守儿童德育教育问题”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这次经历,不仅是一次对乡村的深入探访,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碰撞,让我对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初识乡村:质朴与挑战的并存。踏入乡村的那一刻,我被那里的宁静与纯朴深深吸引。蓝天白云下,是广袤的田野和错落有致的农舍,孩子们在乡间小道上嬉戏打闹,脸上洋溢着无忧无虑的笑容。然而,在这片看似宁静的土地上,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缺失。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赴他乡打工,留下年幼的孩子与祖辈相依为命,这些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引导,德育教育因此变得尤为艰难。
深入调研:问题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在为期数周的调研中,我们走访了多个乡村,与留守儿童、家长、教师以及村干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记录、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我们逐渐揭开了留守儿童德育教育问题的面纱。
家庭教育的空白: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家庭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祖辈们虽然尽力照顾孙辈的生活起居,但在德育教育方面往往力不从心。他们可能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难以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引导和行为规范。
学校教育的局限:乡村学校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且往往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德育教育往往被边缘化,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投入。此外,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不畅也加剧了德育教育的难度。
社会环境的挑战:乡村社会环境相对复杂,留守儿童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网络媒体的普及虽然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来源,但也带来了网络暴力、色情信息等不良内容的威胁。同时,乡村社会的价值观多元化也给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
反思与探索:寻找解决之道。面对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诸多问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反思与探索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和建议:首先,强化家庭责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必须强化家庭在留守儿童德育教育中的责任。政府和社会应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的父母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联系,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和心理变化。同时,可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其次,优化学校教育:学校应成为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乡村学校应加大对德育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情感。同时,学校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可以通过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加强对乡村社会的监管力度,打击不良社会风气和现象对留守儿童的侵害。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信息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最后,发挥社区作用:社区是留守儿童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此可以发挥社区在留守儿童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可以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助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
实践与感悟:携手共筑未来。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制作了调查问卷,积极进行实地访谈。这些活动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坚强与乐观。我们深刻认识到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与留守儿童德育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我坚信只要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在乡村的沃土上茁壮成长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时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和信念愿意为乡村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28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