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秘夏衍旧居:传承文化精髓,感悟革命光辉

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苏晨沿

探秘夏衍旧居:传承文化精髓,感悟革命光辉

--走进红色传承实践服务队

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来了斗志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嗤笑。

——夏衍

一、引言

在2024年7月4日的下午,我们团队有幸参观了位于杭州的夏衍旧居。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基地,夏衍旧居不仅承载了夏衍先生生前的生活记忆和创作灵感,更成为后人缅怀这位文学巨匠、电影先驱的重要场所。夏衍(1900年10月30日-1995年2月6日),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影、戏剧领域的杰出代表和社会活动家。他的生平事迹、文学创作及电影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图1.1 旧居大门

二、夏衍先生的生平与成就

2.1 早年经历与文学创作

夏衍早年参加五四运动,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编辑进步刊物《浙江新潮》,展现了他对时代变革的敏锐洞察和积极参与的热情。随后,他公费留学日本,归国后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毅然选择了文艺创作作为表达自己政治理想和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他的文学作品,如《包身工》、《法西斯细菌》等,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揭露了社会黑暗面,反映了人民疾苦,赢得了广泛赞誉。

2.2 电影领域的卓越贡献

在电影领域,夏衍是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之一。他编剧的电影如《祝福》、《林家铺子》等,不仅深刻挖掘了原著小说的精髓,更通过电影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将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以更加直观和震撼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他的电影剧本创作,既保留了原著的文学性,又充分发挥了电影的视听语言优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3 社会活动家的光辉岁月

除了文学创作和电影剧本编写,夏衍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历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一生,不仅是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关注民生、勇于担当的生动写照。

三、夏衍旧居的实地调研

3.1 旧居概况与历史沿革

杭州夏衍旧居是夏衍的出生地,他在此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旧居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7平方米。如今,旧居按照夏衍自传体回忆录《懒寻旧梦录》所描述的老宅格局,设置了展厅、八咏堂、书房、卧室等展室,基本保留了原有风貌。一楼展厅详细介绍了夏衍生平和他在电影、新闻、外交等领域所作的贡献,二楼设有小型放映室,为参观者放映夏衍编剧的电影。

图3.1 卧室

3.2 居住环境与生活场景复原

八咏堂是旧居中接待宾客的要地,见证了夏衍与亲友的往来。夏衍的父亲是位名医,后院广植中草药以备治病所需。夏衍的童年虽经历了家族衰落,但他在逆境中形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卧室的布置按夏衍北京斗室原貌复刻,展示了他晚年的写作生活。通过这些场景复原,我们可以感受到夏衍先生在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图3.2八咏堂

3.3 创作成就与思想发展

在旧居阶段,夏衍虽然还未进入创作黄金期,但他努力学习、研读新思潮文章,逐渐形成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这一时期的经历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参与五四运动到创办进步刊物,夏衍不断在思想上接受新文化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的熏陶,逐步成长为一位具有深厚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

四、夏衍旧居的文化教育功能与社会影响

4.1 文化教育的生动课堂

夏衍旧居不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教育课堂。它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吸引着广大师生、文化爱好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解、观看影片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夏衍先生的生平事迹、文学创作和电影成就,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这种直观、生动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图4.1故居内关于夏衍参与革命的介绍

4.2 社会影响与文化传播

夏衍旧居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不容小觑。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和社交网络的传播,夏衍旧居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红色文化、关注历史名人,进而对夏衍先生的生平和贡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种文化传播的效应,不仅增强了夏衍旧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促进了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

4.3 激励后人,传承精神

夏衍旧居所承载的不仅是夏衍先生的个人历史和成就,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激励。夏衍先生一生致力于文艺创作和社会活动,他的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通过参观夏衍旧居,人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力量,进而激励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追求卓越、勇于担当。这种精神的传承和激励,将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此次参观之后,我们意识到夏衍旧居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的红色文化遗址,其文化教育功能和社会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加强对夏衍旧居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其文化教育功能和社会影响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4.3 团体合照 拍摄:苏晨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30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秘制药前沿,实践书写青春

【导语】初春三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创新绿动未来”社会实践队走进武汉多家知名药企,开展为期一周的参观实习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生物产业基地……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制药zy2302团支部施洋烈士陵园志愿清扫活动顺利开展

2024年12月5日,满怀敬意的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班志愿者队伍走进施洋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打扫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志愿者们……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知识润心田,奉献镌初心
知识润心田,奉献镌初心随县7月23日电(李杉杉)蝉声阵阵,二师学子不忘初心,继续行走在支教路上。日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对随州市随县厉山镇安徒生阅读馆的支教历程顺利结束。此次支教活动不…
青春耕耘乡村梦,梦想璀璨照现实
在党旗的庄严引领下,我们矢志不渝,将忠诚镌刻于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无限热爱与坚定追随,为党的事业贡献青春力量。7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赴仙桃市开展“三下乡”…
二师学子三下乡:一纸一剪承古韵,千丝万缕传匠心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5日电(通讯员董玉辉)乾坤泱泱华夏,文化历久弥新。团花剪纸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以刀为笔,红纸为媒,一纸一剪绘就千年文化传承。“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
红色传承团队在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的学习之旅
随着历史教育的深入推进,青年学生对国家历史的了解和认知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加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淮海战役的理解,并传承红色精神,由淮北师范大学9名成员组成的“红色传承团队”在暑期期间前往徐州淮海…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暑期三下乡:“砼”筑民族和谐路,畲韵传承非遗情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砼”筑民族和谐路,畲韵传承非遗情社会实践团队,在宁国云梯畲族乡政府的帮助下,开展为期三天的关于民族团结与非遗传承社会调研。7月12日下午,团队到达…
乡村振兴的足迹:农村面貌的蝶变之旅
乡村振兴的足迹:农村面貌的蝶变之旅襄阳7月25日(作者陈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前往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李楼镇鲍河村展开调研。随着时代的浪潮涌动,乡村振兴的蓝…
二师学子三下乡:趣味舞蹈汇聚童心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5日电(通讯员郝洁怡)为锻炼孩子们的肢体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7月25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张沟镇先锋村点位的志愿者们开展了一堂趣味十足的舞…
英雄不朽,精神永续
英雄不朽,精神永续为进一步学习革命文化,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发出的伟大号召,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7月21日来到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莱芜战役纪念馆,瞻仰烈士遗迹,铸造青…
农业新风尚,振兴小洲村
湖北学子三下乡:农业新风尚,振兴小洲村(作者刘念)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稳步实施,乡村的发展被摆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乡村振兴成就美丽中国。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
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长沙恒达社区举办非遗文化活动——传承缠花与绒花艺术
7月21日,在盛夏的阳光下,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院实践团队走进长沙恒达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宣传活动。缠花与绒花,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璀璨明珠,其精湛的工艺与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