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支教运动会科普:心灵的唤醒与飞翔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作者:毛琴清

在参加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前往石码头社区支教的时光长河中,每一次与孩子们的互动都是一颗璀璨的星辰,而7月25日的运动会科普课程则如一轮明月,照亮了他们探索运动世界的道路,也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且难以磨灭的印记。

当我踏上支教的征程,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和对孩子们成长的期待,我从未想过运动会科普课程会成为如此独特且意义非凡的经历。起初,我只是将其视为知识的传递,然而,随着课程的展开,我深刻地领悟到,这不仅是关于运动知识的传授,更是点燃孩子们对运动热爱之火的契机,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和健康生活理念的重要途径。

来到支教的学校,我发现这里的孩子们对于运动会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表面的竞技和娱乐。他们对运动项目的规则、运动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缺乏系统的认识。这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也促使我精心设计了这一系列的运动会科普课程。

在课程的筹备阶段,我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教学资源的有限,学校缺乏相关的教材和多媒体设备。但这并没有让我退缩,我通过网络搜索、请教专业人士以及自己的深入研究,整理出了丰富而生动的教学资料。同时,为了让课程更具吸引力,我还亲手制作了简单易懂的图表和模型。

课程开始时,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好奇和期待的眼睛给了我无尽的动力。我从最基础的运动分类讲起,向他们介绍了田径、球类、体操等不同类型的运动,并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各种运动的魅力。孩子们惊讶地发现,原来运动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不仅仅是他们在操场上常见的跑步和跳绳。

接着,我深入讲解了运动中的力学原理。例如,在讲解跑步时,我会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起跑时要采取蹲踞式,为什么跑步时手臂的摆动很重要,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步伐和呼吸来提高跑步速度。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看着他们积极思考的样子,我感到无比欣慰,因为我知道,他们正在逐渐打开科学的大门,用新的视角去看待熟悉的运动。

在讲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时,我通过真实的数据和案例,让孩子们了解到运动对于身体发育、心肺功能、免疫力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向他们强调了运动过度可能带来的损伤以及如何预防。孩子们开始意识到,运动不仅仅是为了玩耍和比赛,更是为了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我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操场上,我们一起测量步幅和步频,计算跑步的速度;通过投掷小球,感受力量和角度对距离的影响;进行简单的体能测试,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我也不断地从孩子们身上获得惊喜和感动。有一个平时比较内向的孩子,在一次关于运动损伤预防的讨论中,勇敢地站起来分享了自己曾经因为运动不当而受伤的经历,并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安全。还有一个孩子,在课后主动找到我,说他想成为一名体育科学家,研究如何让运动员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这些瞬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科普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它们必将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通过这次运动会科普课程的教学,我也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力量和意义。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兴趣、培养思维、塑造品格。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如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科学概念,如何引导孩子们积极思考和探索。每一次看到孩子们恍然大悟的表情,每一次听到他们充满创意的想法,我都能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和幸福。

此外,支教的经历也让我对教育公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些孩子生活在相对偏远的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丝毫不亚于城市里的孩子。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回顾这段支教的日子,运动会科普课程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我和孩子们的心灵,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共同探索、共同成长。它让我明白,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引导,他们都能在自己的天空中闪耀出最璀璨的光芒。

未来,无论我身处何方,这段宝贵的经历都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激励我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科普之光必将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让他们在运动的世界里健康、快乐地飞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31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高知退休人才返乡 助力乡村振兴——“桑榆启春”项目探寻智力返乡新路径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的号召下,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推进。而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正迎来新的…… 常悦娴 张晶淼 周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智’力返乡——开辟人才“返乡”新路径

近几年,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地位日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让“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常悦娴 赵珺 陶成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桑榆启春”,智力返乡——退休不褪色,“返乡”助发展

时至今日,乡村振兴一词愈发频繁进入公众的事业。乡村振兴,靠的是人才。党的20大报告中有36次提到了人才,可见人才于乡村振兴之可贵。乡村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高知人群的供给如何落实,…… 常悦娴 顾栩维 沈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匠心独运,精雕作品
近日,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传统手工艺传承的责任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咸宁分队决定下乡学习木雕技艺。于7月8日清晨在湖北省咸宁市畈中村《通山木雕》代表性传…
古韵今风共存,非遗精神永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瑰宝,其价值和意义不容忽视。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增进国际理解与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加快,许多…
二师学子三下乡 三下乡志愿者竹皮河之行
本网讯(通讯员罗传奇)今天的三下乡活动总结如下:-上午,我们进行了思维游戏——数字填空活动。这项活动不仅考验了学生们的数学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大家分组进行比赛,互相协作…
雨润心田,支教情深
今天是7月25日,是我们支教的11天,天气预报说这几天基本有雨,今天早上洗漱的时候天气特别阴沉,然后上午没有下雨,但是天气闷热,特别灰暗。虽然天气变化无常,但是一天的课程还是要如期进行。上午,四年级…
武汉学子三下乡:点亮运动梦想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5日电(通讯员毛琴清)走,我们下乡支教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奔赴仙桃开展第九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7月25日,“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
淮北市庆相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发展现状调研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7月23日,笔者走进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的庆相桥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实地参观、深入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对该服务站的运营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庆相桥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辖区居民享受基本医疗…
二师学子三下乡:探寻舞蹈奥妙,向着快乐出发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5日电(通讯员谭倩)为了加强同学之间的凝结力,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提高身体素质,7月2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张沟镇先锋村点位志愿者,在党员活动中心开展…
启程!三下乡!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的志愿服务队前往黄冈市浠水县丁司垱镇丁司垱中心实验小学,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
二师学子三下乡:学做漆扇,绽放光彩
二师学子三下乡:学做漆扇,绽放光彩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25日电(通讯员李周婷)7月25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第九期麦田守望者赴仙桃市志愿服务队风吹麦浪小队在湖北省仙桃市剅河镇谢场村带领小朋友做漆扇,共…
百家争鸣进校园,志愿者助力小学生传承历史文化
在安阳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百家争鸣知识课堂正在进行。来自汽院的志愿者们纷纷化身为历史的使者,向小学生们传授着古代思想家的智慧与理念。活动伊始,志愿者们用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