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习非遗扎染,传承中华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徐文宇 “党史小课

学习非遗扎染,传承中华文化

为了深入探索与积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扎染的魅力,7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党史小课堂实践队团队,走进乡村、非遗工坊和博物馆,通过亲身体验扎染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扎染技艺:古老而独特的艺术

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实践队员们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对扎染有了一定的了解: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一种染色艺术。它以其独特的色彩变化和图案纹理,被誉为“东方的艺术瑰宝”。

扎染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它不仅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传承和发展扎染技艺,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学习扎染:细致入微的技艺

7月23日,实践队员们来到了曲阜市的东鲁学宫,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展开了对扎染的学习。

踏入扎染工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灰与蓝靛的气息,这是扎染独有的味道,也是历史沉淀的味道。工坊里,各式各样的工具整齐排列:细长的竹针、柔软的棉线、古朴的木板,每一样都承载着扎染匠人的智慧与汗水。

扎染的第一步是捆扎。这一步骤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创意与耐心。实践队员们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布料折叠、扭曲、打结,创造出各种形态。有的如绽放的花朵,有的似蜿蜒的河流,还有的则像神秘的图腾。每一道捆扎的痕迹,都预示着未来图案的轮廓。

捆扎完成后,便是浸染。实践队员们将捆扎好的布料浸入盛有蓝靛染液的大缸中,随着染液的渗透,布料逐渐变得深蓝。这个过程中,温度、时间、染液的浓度等因素都至关重要,它们共同决定了最终的颜色深浅与图案效果。实践队员们轮流搅拌染液,确保布料均匀上色,同时也体验到了传统工艺的严谨与精细。

浸染结束后,布料需要放置一段时间进行氧化,使颜色更加稳定。随后,便是冲洗环节。实践队员们用清水仔细冲洗掉布料上的浮色与杂质,直到露出清晰的图案。这一刻,原本平凡的布料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当我看到那片被我亲手捆扎、浸染的布料在水中逐渐展现出清晰的图案时,我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成就感。”一名实践队员感慨地说道,他表示这不仅仅是一件扎染作品,更是实践队员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的体现。通过这次实践,让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也更加坚定了要为传承与发扬这些宝贵文化遗产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非遗课堂: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的种子

“党史小课堂”实践队在东鲁学宫也开设了非遗手工扎染课程。实践队员们将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分成几组,每个人负责不同的孩子,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式教学,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折叠、捆绑布料,每一道工序都充满了认真与期待。当色彩斑斓的染料缓缓渗透进布料,一幅幅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逐渐呈现。

一些孩子完成后,兴奋地举起自己的作品向大家分享,并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和赞许的目光。一名孩子面带微笑,用稚嫩的声音向大家介绍起了自己的作品:“这是我做的扎染,我特别喜欢蓝色,因为它像天空一样宽广。我希望以后能学到更多非遗技艺,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孩子们围在一起,互相欣赏、交流着彼此的作品,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会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青年力量:传承与创新并重

在扎染制作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不仅学到了技艺的精髓,更深刻体会到了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他们发现,尽管扎染技艺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但并不意味着它应该一成不变。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扎染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的需求。

他们认识到,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积极投身到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中去。他们将通过组织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社区非遗文化节、开展非遗文化产业调研、举办非遗文化沙龙与讲座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爱上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

同时,他们还将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之路,用科技的力量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插上翅膀。有的实践队员在捆扎时融入了现代图案的设计理念;有的则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染液进行套染或拼色;还有的则利用AI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扎染作品进行后期处理以增强视觉效果。这些创新尝试不仅让扎染作品焕发出新的活力,也让实践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的决心。

青春织梦,非遗传承:实践中的文化接力

在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实践队员们展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传承与创新”的深刻内涵,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秉持这份初心与使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33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作风建设,3月27-28日,文法学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为期两天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在读书…… 程潇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赴周口开展招生宣传工作

3月27日至28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长助理李帅军的带领下,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松梅及辅导员代表崔征、牛科伟组成招生宣传工作组,赴周口开展高考招生宣讲活动。在周口市淮阳区实验中学,该…… 牛科伟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筑牢作风建设根基——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 郝鑫蕊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四党支部开展学习教育会议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2025年3月27日上午,…… 张欣茹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罗艳娟一行赴平顶山学院考察交流

3月26日,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罗艳娟带队,率学院教师代表一行4人赴平顶山学院文学院考察交流,重点围绕师范专业认证、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及实验室建设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冯莉娟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文心悦读|探索心灵奇旅,共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为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养,培养阅读习惯,打破社交壁垒,实现自我成长,和悦·心语辅导员工作室于3月26日晚7点在综合实验楼520活动室成功举办“文心悦读”文化沙龙。本次活动以经典心理学书……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青协志愿者走进树德外国语小学开展“法律知识小讲堂

为深入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理念,助力构建平安校园,3月27日下午,青年志愿者协会文法学院分会携手树德外国语小学,为四年级一班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知识小讲堂”主题课堂……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大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举办招新面试

为进一步完善宿舍管理工作,营造和谐美丽的宿舍环境,提高宿舍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宿舍管理委员会的榜样作用,切实提升学生宿舍环境与生活体验,文法学院于3月26日在学院楼B-213举办大学生宿…… 刘雨欣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最新发布

二师学子三下乡:趣味漆扇初体验,感受非遗之魅力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4日电(通讯员陈露)7月24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三伏潭镇三伏潭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点位的志愿者们带小朋友们上了一节非遗漆扇体验课,让小朋友们更加深…
二师学子三下乡:非遗传承从我做起,科学普及麦苗牢记
二师学子三下乡:非遗传承从我做起,科学普及麦苗牢记大学生网报仙桃市7月25日(通讯员高洋)为了拓展“希望家园”同学们的知识储备,7月2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奔赴仙桃市陈…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文化,赓续中华火种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文化,赓续中华火种中国青年网青州7月23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它承载了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和文人墨客,更塑造了我们民族独…
物电学院|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繁荣
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吁社会共同为“三农”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助力农村繁荣发展,推动农村与城市的共同进步,物电学院“汇聚青春智慧,共筑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服务队于7月9日至12日在枣庄市滕…
倾听历史回想,追寻红色记忆
倾听历史回想,追寻红色记忆为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脉络、重要事件、关键转折点和伟大成就,加深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对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以及让实践队员们亲身感受革…
云梦伍洛镇:咏红色诗歌 传革命精神
通过学习红色诗歌,小朋友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历史,认识到党的伟大历程和中国革命的艰辛付出。这有助于他们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保持对党的忠诚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因此,7月25日,…
安徽学子三下乡:厚植爱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
安徽学子三下乡:厚植爱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中国青年网安徽马鞍山7月11日电(通讯员:牛全赵星辰)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决心,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电学院|助力乡村发展潮,共写乡村新乐章
为更好地推动农村各项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物电学院“助力乡村振兴梦,共绘乡村新篇章”社会实践服务队于7月9月至12日在枣庄市滕州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在当地村支部书记带…
桑榆余晖映养老,温情满园心相照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挑战,这一趋势不仅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也对传统的养老模式提出了严峻考验。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推动养老院设施的完善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历史文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学子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历史文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学子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中国青年网青州7月17日电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强国教育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殷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