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非遗扎染,传承中华文化
为了深入探索与积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扎染的魅力,7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党史小课堂实践队团队,走进乡村、非遗工坊和博物馆,通过亲身体验扎染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扎染技艺:古老而独特的艺术
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实践队员们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对扎染有了一定的了解: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一种染色艺术。它以其独特的色彩变化和图案纹理,被誉为“东方的艺术瑰宝”。
扎染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它不仅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传承和发展扎染技艺,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学习扎染:细致入微的技艺
7月23日,实践队员们来到了曲阜市的东鲁学宫,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展开了对扎染的学习。
踏入扎染工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灰与蓝靛的气息,这是扎染独有的味道,也是历史沉淀的味道。工坊里,各式各样的工具整齐排列:细长的竹针、柔软的棉线、古朴的木板,每一样都承载着扎染匠人的智慧与汗水。
扎染的第一步是捆扎。这一步骤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创意与耐心。实践队员们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布料折叠、扭曲、打结,创造出各种形态。有的如绽放的花朵,有的似蜿蜒的河流,还有的则像神秘的图腾。每一道捆扎的痕迹,都预示着未来图案的轮廓。
捆扎完成后,便是浸染。实践队员们将捆扎好的布料浸入盛有蓝靛染液的大缸中,随着染液的渗透,布料逐渐变得深蓝。这个过程中,温度、时间、染液的浓度等因素都至关重要,它们共同决定了最终的颜色深浅与图案效果。实践队员们轮流搅拌染液,确保布料均匀上色,同时也体验到了传统工艺的严谨与精细。
浸染结束后,布料需要放置一段时间进行氧化,使颜色更加稳定。随后,便是冲洗环节。实践队员们用清水仔细冲洗掉布料上的浮色与杂质,直到露出清晰的图案。这一刻,原本平凡的布料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当我看到那片被我亲手捆扎、浸染的布料在水中逐渐展现出清晰的图案时,我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成就感。”一名实践队员感慨地说道,他表示这不仅仅是一件扎染作品,更是实践队员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的体现。通过这次实践,让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也更加坚定了要为传承与发扬这些宝贵文化遗产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非遗课堂: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的种子
“党史小课堂”实践队在东鲁学宫也开设了非遗手工扎染课程。实践队员们将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分成几组,每个人负责不同的孩子,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式教学,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折叠、捆绑布料,每一道工序都充满了认真与期待。当色彩斑斓的染料缓缓渗透进布料,一幅幅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逐渐呈现。
一些孩子完成后,兴奋地举起自己的作品向大家分享,并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和赞许的目光。一名孩子面带微笑,用稚嫩的声音向大家介绍起了自己的作品:“这是我做的扎染,我特别喜欢蓝色,因为它像天空一样宽广。我希望以后能学到更多非遗技艺,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孩子们围在一起,互相欣赏、交流着彼此的作品,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会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青年力量:传承与创新并重
在扎染制作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不仅学到了技艺的精髓,更深刻体会到了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他们发现,尽管扎染技艺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但并不意味着它应该一成不变。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扎染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的需求。
他们认识到,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积极投身到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中去。他们将通过组织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社区非遗文化节、开展非遗文化产业调研、举办非遗文化沙龙与讲座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爱上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
同时,他们还将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之路,用科技的力量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插上翅膀。有的实践队员在捆扎时融入了现代图案的设计理念;有的则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染液进行套染或拼色;还有的则利用AI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扎染作品进行后期处理以增强视觉效果。这些创新尝试不仅让扎染作品焕发出新的活力,也让实践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的决心。
青春织梦,非遗传承:实践中的文化接力
在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实践队员们展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传承与创新”的深刻内涵,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秉持这份初心与使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33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