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星心助翼”社会实践团:湘西人的“背篓”情怀

来源: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文国红 冯新新 周馨

7月9日讯(通讯员 文国红 冯新新 周馨)炊烟从门店小摊里袅袅升起,路边的衣服摊、杂货摊、蔬菜水果摊看得人眼花缭乱,背着背篓的人熙熙攘攘,一幅独特的湘西赶集民俗画卷徐徐拉开。7月9日,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星心助翼”社会实践团带着满腔热情,来到乾州农贸市场展开主题调研活动。志愿者通过实地参观和人物采访等形式了解湘西人对背篓的独特情怀,体会湘西赶场的烟火气息。

志愿者们穿梭于摊贩之间,他们发现乾州农贸市场的背篓种类丰富多样。有传统的竹制背篓,透气性好,适合运输蔬菜和水果;有耐用的尼龙背篓,便于清洗和重复使用,通常用来承载重量较大的货物;还有一些使用塑料材料制成的背篓,轻便且防水,适合携带易碎或湿润的货物。

不同类型的背篓有各自独特的用途和特点。农贸市场的摊主在志愿者采访时说道:“儿背篓和装菜背篓是不一样的,这里头可有讲究了”。儿背篓设计上呈长筒形,做工十分精细,是专门用来背小孩的。这种背篓在形状和结构上考虑到了孩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通常具有较为柔软和贴身的设计,以便母亲在劳作时能安全地携带孩子。装菜背篓用于装载物品,如蔬菜、粮食等。一般具有较大的开口和容量,以便能够容纳更多的物品。装菜背篓的设计更注重实用性和耐用性,采用较为粗糙和结实的材料,以承受较重的负荷。两种背篓在制作工艺、材料选择和使用功能上都有所区别,反映了湘西人根据实际需要对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创新。

图为 儿背篓(左)和装菜背篓(右) 曾赟 摄

小小的背篓装着大大的民生。志愿者在调研过程中观察到农贸市场内有许多地摊旁边都会有一个老旧的、放满货物的背篓。志愿者们遇到了四位老人,老人们刚刚收摊,背起背篓,准备回家。老人们告诉志愿者她们是乾州农贸市场附近的村民,有很多像她们这样的村民会将自家的蔬菜用背篓背到乾州农贸市场进行售卖。当志愿者询问她们为什么会选择背篓来装菜时,她们毫不犹豫的回答说“方便”。老旧的背篓,背着老人的辛酸与艰难,也背着老人的欢乐与丰收。背篓在湘西人的生活中扮演了多重角色,从日常生活的劳动工具到文化传承的载体,背篓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承载着湘西人独特的情怀。

图为 四位背着背篓的老人 周馨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34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党徽闪耀映初心,共筑中国梦前行
(通讯员:何佳颖彭烨)在湘龙村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一场关于资深党员入党历程及新时代担当的采访交流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今天,我们有幸采访了一位具有多年党龄且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争中存活下来的…
微光聚炬映红船,支教筑梦照阳天
这次支教之旅不仅让我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更让我深刻理解了思政教育的真谛。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思政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我将以此次支教经历为契机,不断提…
红船之行,启迪心灵
当看到孩子们眼中的那份敬仰与感动时,我深知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红色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记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让他们了解到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更加…
学习景德红色,缅怀先辈英魂
2024年7月25日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千年古韵,盛世华章”乡村发展成就观察团前往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事迹,弘扬革命精神,厚值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队员们抵达革命烈士纪念碑时…
红船之旅圆满结束
在这片质朴的土地上,我们与孩子们共度了数周充满教学与欢笑的时光。7月19日,随着三下乡支教活动的结业仪式落下帷幕,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我们带来了知识,收获了成长;传递了理念,也感受到了纯真。我为…
VR穿越时空,探寻八角楼的红色记忆
在江西省井冈山市的茅坪镇,一座承载着深厚革命历史的八角楼静静矗立,络绎不绝的游客前往八角楼参观感受红色文化。当今时代,科技快速发展,为增加文化自信,科技与文化不断融合相互促进。江西财经大学井冈…
青春足迹踏红土,红色基因起新篇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天,淮北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以“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进五年再起新篇”为主题,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他们的目的地是安徽省潜山县烈士陵园,一个承载着厚重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以手造物,以物寄情
7月24日,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专注能力、让学生掌握用手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的方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来凤县大河镇中心学校开展了一堂趣味手工课。课上,老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春风化语普润乡村”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暑期 社会实践纪实(三)——
(通讯员:侯嘉锐摄影员:罗文清)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24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春风化语普润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抵达红旗村开展实践活动。村委会给予实…
二师学子三下乡:观察小蚂蚁,欣赏世界
二师学子三下乡:观察小蚂蚁,欣赏大世界盛夏七月,热浪滚滚,武汉的酷暑仿佛与无尽的热情一同涌向了仙桃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带着对留守儿童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