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讯(通讯员 文国红 冯新新 周馨)炊烟从门店小摊里袅袅升起,路边的衣服摊、杂货摊、蔬菜水果摊看得人眼花缭乱,背着背篓的人熙熙攘攘,一幅独特的湘西赶集民俗画卷徐徐拉开。7月9日,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星心助翼”社会实践团带着满腔热情,来到乾州农贸市场展开主题调研活动。志愿者通过实地参观和人物采访等形式了解湘西人对背篓的独特情怀,体会湘西赶场的烟火气息。
志愿者们穿梭于摊贩之间,他们发现乾州农贸市场的背篓种类丰富多样。有传统的竹制背篓,透气性好,适合运输蔬菜和水果;有耐用的尼龙背篓,便于清洗和重复使用,通常用来承载重量较大的货物;还有一些使用塑料材料制成的背篓,轻便且防水,适合携带易碎或湿润的货物。
不同类型的背篓有各自独特的用途和特点。农贸市场的摊主在志愿者采访时说道:“儿背篓和装菜背篓是不一样的,这里头可有讲究了”。儿背篓设计上呈长筒形,做工十分精细,是专门用来背小孩的。这种背篓在形状和结构上考虑到了孩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通常具有较为柔软和贴身的设计,以便母亲在劳作时能安全地携带孩子。装菜背篓用于装载物品,如蔬菜、粮食等。一般具有较大的开口和容量,以便能够容纳更多的物品。装菜背篓的设计更注重实用性和耐用性,采用较为粗糙和结实的材料,以承受较重的负荷。两种背篓在制作工艺、材料选择和使用功能上都有所区别,反映了湘西人根据实际需要对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创新。
图为 儿背篓(左)和装菜背篓(右) 曾赟 摄
小小的背篓装着大大的民生。志愿者在调研过程中观察到农贸市场内有许多地摊旁边都会有一个老旧的、放满货物的背篓。志愿者们遇到了四位老人,老人们刚刚收摊,背起背篓,准备回家。老人们告诉志愿者她们是乾州农贸市场附近的村民,有很多像她们这样的村民会将自家的蔬菜用背篓背到乾州农贸市场进行售卖。当志愿者询问她们为什么会选择背篓来装菜时,她们毫不犹豫的回答说“方便”。老旧的背篓,背着老人的辛酸与艰难,也背着老人的欢乐与丰收。背篓在湘西人的生活中扮演了多重角色,从日常生活的劳动工具到文化传承的载体,背篓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承载着湘西人独特的情怀。
图为 四位背着背篓的老人 周馨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34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